四川最偏城市(最不四川的四川城市)
2023-06-23 06:16:39 5
四川省的地級市中,有座城市可以說是最不四川,它的原址只有七戶人家一棵樹,地無三尺平,現在還有許多地名可以佐證,如瓜子坪,棗子坪……。當初起市名都叫渡口市,一個小小擺渡的渡口而已。交通道路可以說沒有,只有兩條腿的人和四條腿的毛驢。
就是五十多年過去了的今天,從省會城市成都坐火到這個市也要13個小時。全國少有世界少有。6~70年代這裡的企業沒有名稱只有代號,如二號信箱,四號信箱,34附I……,這些代號下面的編制有營、連、排、班。因為這裡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為了當時國際形勢的需要,國家需要大量鋼鐵,六十年代這裡聚集了數十萬從全國各地抽調來的幹部、工人、工程技術人員、民工。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三線建設」。
1971年獅子山萬噸大爆破(來源網絡資料)
1971年獅子山萬噸大爆破(來源網絡資料)
這時開始建市,市名叫「渡口市」。縱觀四川沒有哪個城市是這樣建起來的,這只是最不四川的一個方面。
從民族構成方面來看,我國有56個民族,而這座城市就有44個民族。四川沒有哪個城市一開始就有這麼多民族。
最不四川省,最奇芭的還是語言和生活習慣生活方式。這座城市有44個民族就有44種語言文字,生活習慣,這且不說。中國地域遼闊,各地區不同,說話口音也不同,東北人說我是東北人,「俺是東北人」,上海人說我是上海人,「阿拉上海人」,廣東人說我是廣東人,「餓是廣東人」,四川人最直接,「老子四川人」。要在這種環境下生活,彼此進行交流,便衍生出了四川普通話、上海普通話、廣東普通話、湖南湖北普通話、雲南普通話……。有時對方一開口說話我們便知他是哪裡人。當時為了暢暢快快說說話,天天都盼星期六和星期天,能能和老鄉一起聚聚。
飲食方面就不說了,天南地北無所不有,幾十年過去了,我的胃也適應了,由單一的四川胃變成了複合胃。
幾十年彈指一揮間,回憶過去幌如隔世。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座最不四川的四川城市怎麼樣了。哦,這座城市現在叫攀枝花市。
當年萬噸大爆破的獅子山已不復存在。
產業轉型礦山迎來了新一輪朝陽。
這就是當年地無三尺平現在攀枝花市主城區
這座移民城市的興起,是新中國建設和發展史上的一大奇蹟。也是我為之流血流汗幾十年,現回憶起來仍感到自豪的一件事。
註:有2張照片來自網絡資料,如有侵權將刪除,其餘版權勻為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