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道德規範(不願突破道德底線)
2023-06-14 12:19:23
何勇海
三名「00後」女孩與某公司籤訂《網絡主播經紀合作協議》,使用公司提供的短視頻帳號進行直播,一個月後均提出辭職。據介紹,該公司要求女主播私下去各大社交平臺結識「大哥」,與之以「男女朋友」相處,否則將被視為「不合格」而被罰款。三名女孩表示「不喜歡這樣的工作,有些內容已經突破我們的道德底線」。三人被公司起訴「違約」並索賠,近日四川南充嘉陵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該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
近年來,網絡直播平臺大量湧現,網絡主播數量快速增長。在這一行業,一些平臺及其網絡主播法律意識淡薄、價值觀念扭曲、道德底線淪喪,傳播低俗庸俗內容,誘導非理性消費和大額打賞,傳播散布虛假信息,不負責任地炒作社會熱點和敏感話題,傳播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乃至「讀書無用」「顏值即正義」等錯誤思想觀念,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這些違法違規問題時有發生,有的主播甚至多次出現問題,且屢教不改,嚴重擾亂行業秩序,影響行業健康發展,汙染社會風氣。
在這樣的背景下看待上述三名「00後」女孩「不願突破道德底線」,就具有強烈的積極意義。她們不願意按經紀公司要求,去社交平臺結識「大哥」(主播對直播間觀眾的統一稱呼);不願意採用經紀公司教授的聊天話術,與「大哥」以「男女朋友」相處甚至「聊出感情」;不願意將直播團隊提供的一些女性暴露、性感的照片或視頻,轉發給直播間的「大哥」;也不願意在直播間接受所謂的玩遊戲「懲罰」,以吸引「大哥」動惻隱之心,為主播「一擲千金」……這些都是應有的「人間清醒」。
具備「人間清醒」的主播理應多些、再多些。前不久,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文化和旅遊部印發了《網絡主播行為規範》,開篇就提出,「網絡主播在傳播科學文化知識、豐富精神文化生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肩負重要職責、發揮重要作用」。既然作用如此重要,其身不正,何以正人?何況如今,網絡主播的工作內容幾乎包羅萬象,遠超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的內容範圍,必須強化角色意識,修煉職業道德,強化社會責任,規範從業行為,樹立良好形象,包括對經紀公司的過分要求說不。
三名女主播在這起官司中自曝行業內幕也表明,淨化網絡直播行業,既要抓住網絡主播,也要抓住主播背後的經紀公司。《網絡主播行為規範》提出,網絡主播應當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應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應當堅持健康的格調品位,應當引導用戶文明互動、理性表達、合理消費……該《規範》還列出了網絡主播不得出現的31條行為清單,為網絡主播從業行為劃定清晰的底線和紅線。然而,當網絡主播遇到「逼良為娼」的經紀公司,又該怎麼辦?
對於主播經紀公司,有人早就建議,一旦有違法違規主播出現,應倒查其經紀公司是否依法合規提供經紀服務,有沒有唆使、逼迫主播突破法律紅線、道德底線、倫理下限,進行醜陋、惡俗、違規違法的直播。比如上述三名「00後」女孩,每天要被公司公開檢查聊天記錄,如果在跟「大哥」聊感情、談戀愛中表現不合格,將被處罰。這樣的經紀公司理當被處罰。相關部門除了為網絡主播劃定清晰的從業底線和紅線,也應針對經紀公司建立嚴格的行為約束機制,以及對於良好表現的激勵機制。
總之,淨化直播行業,網絡主播及其經紀公司的法治素養、審美素養、社會責任感都不可或缺,相關部門應對行業中的多個主體加強監管。事實上,隨著網民越來越成熟,依靠顏值和話術吸引「大哥」的「戀愛型主播」早有失寵跡象,以素質和技能為重的知識型主播越來越走紅,直播間「知識經濟」的興盛,早已超過「荷爾蒙經濟」。因此,直播行業應多一些「人間清醒」,共同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有序、和諧清朗的網絡空間。漫畫/陳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