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巖山龍巖寺免費景區(這座藏於粵北深山的千年古剎)
2023-06-09 02:57:04 3
粵北。
韶關,乳源,雲門寺。
「雲覆大千界,半是青松半白雲,門傳不二宗,幾許桑田幾滄海」,一副對聯說盡了這座古寺的前世今生。
(雲門寺)
粵北韶關,是廣東的佛教聖地,這裡有「嶺南禪林」的雙子星-南華寺和雲門寺。可能很多人已經去過了南華寺,但是因為位置偏僻,去過雲門寺的人應該不多,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
(南華寺)
雲門寺,位於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的雲門山下,這裡離乳源縣城5公裡,10分鐘的車程。
雲門寺由雲門祖師文偃於五代時期創建,是一座源遠流長的千年古剎。寺廟的規模宏大,佔地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000多米,寺裡辦有佛學院,它是中國佛教禪宗「雲門宗」的發祥地。
去年十一期間,我們去了雲門寺,當時秋高氣爽,天氣晴朗。由於寺廟遠離都市,這裡的遊人不多,商業氣息並不濃厚,來這裡燒香拜佛的以本地人居多,顯得清幽靜謐。
雲門寺依山而建,黃牆綠瓦的寺廟在深山之中顯得莊嚴雅靜,格外醒目。山寺以門、廳、殿、堂、舍為主線,跨步進入寺廟大門,主要建築一字排開,沿途有山門、天王殿、小西天、大雄寶殿、法堂、鐘樓、禪堂、齋堂、功德堂、延壽堂、紀念堂,舍利塔等,逛完需要二個小時左右。
佛門乃清淨之地,沿著寺院走一圈,四周樹木掩映,綠意盎然,令人身心放鬆。其中新建造的釋迦牟尼塔總高60米,共9層,是一座仿唐建築。佛塔巍峨莊嚴、磅礴大氣,聳立在青山翠谷之中,接受著四方眾生的頂禮膜拜。
釋迦牟尼塔
佛塔周圍栽種了1250棵精心挑選的珍品羅漢松,以象徵佛經中記載的常隨佛陀的「千二百五十」「大阿羅漢」,同時也表達了四眾弟子對佛陀的永恆思念和永遠追隨之心。
經過舍利塔園的時候,正好看到一群信男信女在交流心得。我聽到旁邊有一個遊客在感慨:「人的一生就是一個輪迴,前半生為功名所累,是個做加法的過程,後半生參透了世事似浮雲,就開始做減法了」。
我突然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人的一生中,很多東西得到又會失去,只有活在當下,把握現在,才是最好的狀態。不是嗎?
雲門寺是國家5A景區,寺外配有大型的免費停車場,5元的門票還免費送3支香,真的實惠又接地氣。
地處粵北山區,韶關在歷史上經濟一直落後。但是經濟困頓的韶關卻是廣東的佛教高地。由於經濟落後,文化水平不高,當地人們對於大自然的敬畏和源於神靈庇佑的虔誠,比其他地方更加深刻。
乳源瑤族自治縣位於廣東省北部,從地圖上看,鑲嵌於清遠的英德市、韶關的樂昌市和湖南的宜章縣之間。這裡遠離廣東的經濟腹地,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縣和經濟欠發達地區,它也是廣東省3個少數民族自治縣之一。
乳源的必背瑤寨
當我們走進乳源的必背瑤寨,大山深處到處都是特色的吊腳樓,跟雲貴湘鄂一帶的少數民族寨子沒有什麼區別,根本看不出經濟第一大省的繁華痕跡。
而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叢林,佛教卻有著良好的發展基礎。說起韶關嶺南禪林的雙子星,不得不提及中國近代第一高僧虛雲和尚。
虛雲(1840-1959),禪師承五宗禪門,是中國近代禪宗大師。在他的世紀人生中,他目睹了近現代的歷史變革,目睹了上百年的風雲變幻,他一生尋師訪道,參禪見性;復興名寺古剎,弘揚佛法,深受佛教徒及社會人士的尊仰與欽敬。他活了120歲,是當時世上最長壽的人。
1936年,96歲的虛雲來到南華寺,他幾歷艱辛,籌積款項,前後經歷7年,終于于1943年重建了曹溪的千年古寺。
1943年,在修葺好南華古寺之後,103歲的虛雲到來雲門寺,看見古寺年久失修,殘破不堪,竟又發願重興雲門祖庭。
在虛雲大師的努力下,從1943年至1951年,歷時8年,先後修建了殿堂樓閣300餘間,雕塑佛菩薩聖像100餘尊,使雲門寺得以鐘鼓重鳴,宗風重振。此時的虛雲大師已經高達111歲的高齡。
可以說,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名僧虛雲不知垮過多少道門檻,踏破了多少雙芒鞋,他憑藉自己的名望和一己之力,靠著一簞一缽而重振起粵北的兩座千年古剎,這種人間大愛和信仰力量,樹立起了宗教領域的一個豐碑,而他本身也是一個生命的奇蹟。
1953年起,虛雲法師的弟子佛源繼任雲門大覺寺方丈,他繼承師道,實行農禪並重,以寺養寺。這種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的方式讓雲門寺在缺少經濟來源的山區裡可以自給自足,最終保持香火不斷。如今雲門寺外仍有大片鬱鬱蔥蔥的農田,在深山綠野中勾勒出一幅養眼的風景。
深山藏古剎,往事越千年。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