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慶檔最適合全家觀影的電影(周末適合一家人去看的電影)
2023-06-01 18:19:48 1
這個國慶檔最適合全家觀影的電影?如果有一部電影,既有對孩子的教育,又有對年輕人的共情,還有對中老年人的治癒,那這部電影到底是什麼樣呢?,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這個國慶檔最適合全家觀影的電影?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這個國慶檔最適合全家觀影的電影
如果有一部電影,既有對孩子的教育,又有對年輕人的共情,還有對中老年人的治癒,那這部電影到底是什麼樣呢?
這部電影就是由爾冬陞導演執導的《海的盡頭是草原》,故事背景發生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那時候的中國因為自然災害影響,物資短缺,導致人們流離失所,這就是「三千孤兒入內蒙」的歷史背景,也是國家回憶裡的溫暖筆觸。
很多表現這段歷史的影視作品是多年前拍攝的,因為年代原因很少有年輕觀眾,小孩子了解這段歷史,目前正在影院熱映的這部電影用青年演員和壯美的草原景色將這段歷史故事搬上了大銀幕。加之其中有幼年、青年、中年、老年的演員,讓每一個年齡段的人看都有一定的代入感。
這部電影適合全年齡段的觀看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電影的核心講述的是愛與家庭的故事。
片中女孩杜思珩,年幼時聰明伶俐。她的親生母親因為客觀環境無法再繼續養育她,把她送進了福利院後隨著北上的火車來到了內蒙古草原,她從起初的不接受,到因為草原家庭的愛開始慢慢融入草原,也是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
小孩子看杜思珩會有一定的共情——她哭,她鬧,卻總有家人對她的耐心與寬容,這讓小孩很快就明白了什麼是愛,同時也理解了那段歷史。
年輕人看這部電影無疑是從一個新角度了解到國家的歷史與過往,特別是初為人母的年輕父母,看到上海的年輕媽媽迫不得已將孩子送入福利院那一段盡顯了一個年輕媽媽的無奈與悲傷,也會共情。
在草原上,杜思珩加入了新的家庭。有額吉薩仁娜、阿爸伊德爾、哥哥那木汗,在這個家庭看來這個孩子是淘氣的,不服管的,但是他們並沒有對這個女兒進行 「打罵教育」,而是用耐心接受這個孩子的逃離。
他們相信愛可以改變一個孩子,對一個幼童教育,沒有說教,只是本能的用堅實的肩膀來呵護這個脆弱又倔強的女孩。這是否對新手父母有一些啟發,草原家庭的尊重式教育一定會打開新的教育視角。
成長到少女的杜思珩也和其他年輕人一樣,有想要去追尋的答案。她想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被「遺棄」?是自己不好嗎,是因為自己是女孩嗎?也許外人看來無法理解,但對於她來說這有事十分重要的事情。這關乎到她到底是誰,是個怎麼樣的人。
她的媽媽雖然難過,但卻又理解女兒的心事,告訴哥哥那木汗「如果她要回去,就讓她去」。他們真的很溫柔,一句話就闡述了愛的含義:是寬容和理解。
正在叛逆期的少年們看到這一段,是否會理解父母的原諒和寬容不是「放任」,真正的愛無需提醒,自己就能走回家。
老戲骨陳寶國老師在這部電影中也貢獻了精湛的演技,他飾演的尋親老人杜思瀚,從踏上草原開始就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除了需要找妹妹,他還有一段隱藏在自己心中的秘密需要當面告訴妹妹,才能完成這次「救贖之旅」。
有什麼更讓人終生難忘的呢?我想就是「年輕時候的遺憾」,這種遺憾會隨著年紀的增長,像一顆爬山虎一樣爬滿心牆。這種細緻的情感是很私人的,但陳寶國老師演的入木三分。他用幾個表情就展現了這個老人的心結:
第一個是他做夢驚醒時,夢境內容是妹妹和媽媽在風雨中的緊緊相擁;第二個是進入草原之後不停地用相機記錄妹妹可能生活過的地方;第三個是面對內蒙古兄弟分歧時他的表達。雖然電影前半段沒有和盤託出他心底的秘密,但觀眾會隱隱感覺這個老人總有一種欲說還休的沉默。
相信很多中老年觀眾是懂得這種情感的,每一個人的一生都值得被書寫,都有動人之處。
人生在世, 無論貧窮還是富有都不會捨棄對內心充盈的追求,而這種內心和精神上的滿足每個人的標準不盡相同。但不管正處在怎樣的人生階段,提到家人平安,家庭和睦都會讓人感到溫暖。這就好像深夜回家時,家人為你留的一盞燈,一碗清粥小菜,這並不難,卻能在黑暗裡點亮我們的心。
《海的盡頭是草原》就是一部這樣的電影,他用娓娓道來的方式點亮了每個家庭成員的心。它是一部適合全家人一起觀看的電影,推薦給大家。如果你還沒有看,那麼,接下來的周末,真的推薦全家一起去觀影!這將是一次最貼心的親情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