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開掛電影新高度(印度電影為何一路開掛)
2023-06-02 00:12:23 2
印度開掛電影新高度?又一部印度電影火了貓眼點映評分高達9.3,被評價「刻骨銘心」,「超越[調音師]」,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印度開掛電影新高度?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印度開掛電影新高度
又一部印度電影火了。貓眼點映評分高達9.3,被評價「刻骨銘心」,「超越[調音師]」。
這就是[無所不能]。
[無所不能]從卡司上就已經顯露出了優勢,男主演赫裡尼克·羅斯漢是印度天王級巨星,他有著健美的肌肉,性感的相貌及紮實的舞蹈功底,被稱為「史泰龍、布拉德·皮特、麥可·傑克遜的結合體」;女主角亞米·高塔姆曾主演印度版「戰狼2」[烏裡·外科手術式打擊]—印度史上最賣座的電影之一。
這部電影在豆瓣和IMDb上的評分都在7 ,在印度票房達8565萬人民幣,赫裡尼克·羅斯漢還憑藉出色演技在第63屆印度電影觀眾獎獲得了最佳男主角提名。
要知道,印度電影觀眾獎可有「印度奧斯卡」之稱。
印度電影一向以題材大膽、故事性強著稱,[無所不能]再次發揮了印度電影的優勢,同時又打開了新的現實主義電影大門。
這次,[無所不能]將社會現實題材融入進復仇故事中,又用懸疑動作片的方式講述出來。
▼
印度電影善於寓教於樂,往往越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片子,越有教育意義。[無所不能]聚焦的便是印度聞名於世的「強姦」問題,在2018年被評選出來的「全球對女性最危險的國度」中,印度位居榜首。
在首都德裡,平均每分鐘發生22起強姦案。
最可怕的是,印度民眾普遍認為強姦案的原因在於女性穿著暴露。尤其是強姦犯,不僅無悔過之心,反而認為錯在受害者方。本來就在印度社會中處於弱勢群體的女性,在成為了強姦受害者後,所面對的除了身心傷害,還有名譽上的壓力。
[印度的女兒],豆瓣8.5
印度女性自殺數量佔全世界總數的36.6%。
[無所不能]就是將話筒遞給了弱勢群體,替受害方發聲。本片中的受害者比一般受害者處境更為弱勢,因為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對盲人夫妻。
羅漢是一位盲人。雖然眼睛看不見,但他的生活完全自理,還因為有超乎常人的聽覺與模仿能力,擔任了配音演員的工作。
他的妻子蘇皮莉亞也是盲人。和羅漢一樣,蘇皮莉亞獨立且自信,有一份鋼琴師的體面工作。二人相識後便墜入愛河,攜手走進婚姻殿堂。
影片的前半部分都是浪漫美好的。主人公盲人身份的設定,使這份甜蜜格外「好看」。
當然,盲人的「加成」是等量的,前面有多甜,後面就有多虐,多燃。
影片對男女主角盲人身份的設計很有意思。
在現實意義上,盲人身份將主人公從受害者角度、平民角度、及身體殘疾角度,放置在了絕對的弱勢群體中。這對夫妻所承受的災難和復仇,是影片為弱勢群體發出的悲鳴與吶喊。
在《看電影》專訪中,男主角赫裡尼克·羅斯漢談到對角色的理解,他認為「他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很正常,很有力量的人。直到他遭遇到了不公的待遇,這時他才覺得自己身為一個盲人是無助的,是弱小的。」
在電影層面上,盲人的身份設定就是個「神助攻」。印度復仇題材電影有很多,上個月在國內上映的[一個母親的復仇]同樣是強姦—復仇題材。希裡黛玉所飾演的母親,一改人們心中對「女子柔弱」的印象,完美詮釋出什麼叫做「為母則剛」。
[一個母親的復仇],豆瓣6.7
藉助「母愛」這一大家感同身受的主題,講述復仇故事,伸張了正義的同時賺足了眼淚。
[無所不能]比[一個母親的復仇]更會講故事。首先,盲人會激起同情心;生活積極的盲人會引起敬佩;當盲人與受害者劃上等號,而他們所面對的罪犯還是權貴,就更讓觀看者和盲人統一戰線。盲人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觀看者的神經與情緒。
除了故事更有感染力,盲人的身份設定還使得重頭戲—復仇情節不落窠臼,驚險刺激。
拋開盲人身份,本片的敘事也很嚴謹,結構緊湊巧妙。復仇的關鍵與前面鋪墊的細節相關,典型的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讓人看得既驚訝,又感到合理,可謂伏線千裡。
▼
復仇電影有很多,強姦-復仇電影也有很多,如[我唾棄你的墳墓]、[復仇戰姬]、[看見惡魔]都屬於這種題材。
強姦-復仇類型片[我唾棄你的墳墓]豆瓣6.2、[復仇戰姬]豆瓣5.9、[看見惡魔]豆瓣7.7
但這些電影都是個人的故事,[無所不能]是一整個社會的故事。和[看見惡魔]一樣,[無所不能]也是為妻復仇;和[看見惡魔]不同的是,[無所不能]的復仇者,在力量上和女性一樣屬於弱勢群體,他面對的也不是一個惡人,而是惡勢力。
這使得影片的主題更為宏大,關注的是印度社會的強姦問題。
赫裡尼克·羅斯漢說:「我們應該更多地去關注身邊的人,關注我們的法律,關注一個人活在這個社會裡是否真的開心。然後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發揮自己微弱的力量,力所能及地為社會做出一點自己的貢獻,使得我們的社會真正成為充滿人文關懷的生存空間。」
印度不缺關照現實的影人,阿米爾·汗是,赫裡尼克·羅斯漢也是。正因如此,印度的現實題材電影很發達。在中國內地上映過的[三傻大鬧好萊塢]、[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都反響很好,[摔跤吧!爸爸]更是創下了12.95億票房神話。這些電影都以社會現實問題為主題,有很濃的人文關懷色彩。
[三傻大鬧寶萊塢]豆瓣9.2
[無所不能]和這些電影一樣,都是講社會現實問題,並且故事講得都極好。
中國的傳統敘事文學、戲劇也是如此,同時注重現實性與故事性。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中國文學有著現實主義傳統,話本小說三言兩拍、戲曲《竇娥冤》,甚至像《石壕吏》這樣的詩歌,都兼具娛樂性與現實意義。
但是卻罕見全民性的現實主義電影。我們的現實主義作品不少,只是以藝術片居多。去年的[我不是藥神],票房突破30億大關,算是開創了全民性現實主義電影的先河。
[我不是藥神]豆瓣9.0
既然是社會題材,當然要引起全社會的關注。這樣的電影需要夠好看的故事,無需太高的藝術性。印度電影現實題材 類型片的模式,值得中國影人借鑑。
[無所不能],再一次突破了用電影承載社會現實問題的方式,用又甜又虐又燃的故事,帶人們感受了愛情的甜蜜、美好被摧毀時的痛苦、及復仇的快感。讓印度公眾在緊張刺激的劇情中,反思強姦問題。
拋開印度的社會問題,這種復仇故事本身也是全世界都愛看的,緊張氛圍與感動情緒也是所有人都能感觸到的。
對我們而言,如何拍出好看又有現實意義的影片,是最應該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