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妲己結局(被小說和影視劇給誤導)
2023-06-03 13:35:01 3
自古有一種說法叫"紅顏禍水"。特別是帝王身邊的美女,總是能成為一種亡國的徵。
《封神演義》是明朝末年的作品,算得上是一部非常經典的著作。這部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各路神仙打鬥的精彩場面。如果留意過書中的細節,不難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幾乎所有的打鬥都離不開一個關鍵的人物—妲己。
妲己劇照
在《封神榜》中妲己無惡不作,勾引紂王,最後致使紂王成為亡國之君。也正因為如此,妲己被世人扣上了一頂狐狸精的帽子。
但是蘇妲己再怎麼強大也只是一個弱女子而已,一個女人真的有這麼大能耐讓一個國家滅亡嗎?真實的妲己真的是這樣嗎?
一、妲己只不過是一顆棋子對蘇妲己的最初印象還是停留在《封神演義》中。
看這部劇的時候最先被妲己的美貌給吸引,當時不得不驚嘆妲己確實是劇中最美的角色,怪不得能夠吸引紂王呢。但是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你就會覺得蘇妲己只不過是一個被別人玩弄的棋子罷了,她也是一個非常可憐的人。
影視劇中的妲己
《封神演義》中有過這麼一個情節,紂王曾到女媧宮進香,怎想這個時候一陣怪風颳來,吹開了帳幔,紂王也在這一瞬間瞥見了女媧的容貌。
紂王一下子就被女媧的容貌所吸引,本來就好色的紂王竟對女媧起了色心,一時間詩興大發,便趁興在女媧宮提詩一首:
鳳鸞寶帳景非常,儘是泥金巧樣妝,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帶雨爭嬌豔,烵藥籠煙騁媚妝,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
這首詩單看前半部分是讚美女媧的美貌,然而後半部分卻詩風突變感慨女媧如果是活人的話想把她娶回宮中當自己的嬪妃。
影視劇中的紂王
女媧看到這首詩氣不打一出來,決定給紂王一點教訓。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女媧想找紂王算帳,但是商朝的氣數並未盡,女媧沒辦法對其下手。
無奈之下女媧又想到一個辦法。她命人招來軒轅三妖,分別是千年狐狸,九頭雉雞和玉石精。招來這三個妖怪的目的就是讓她們化身人行,託身宮院,蠱惑紂王以加速商朝的滅絕。
得到女媧的指令後做千年狐狸精便附身在了妲己身上。
從這個角度去看不難發現蘇妲己只不過是千年狐狸的一個替身而已,而千年狐狸又只是女媧的一個棋子。
二、妲己的所作所為並不真實妲己接近紂王后憑藉其美貌深得紂王的歡心。為了讓妲己高興,紂王荒廢朝政,讓人特意的打造酒池肉林,還在池子周邊的樹上掛滿肉,並且還讓宮女們脫光衣服在池邊追逐,而紂王和妲己則喝酒欣賞。
妲己不但心狠還喜歡濫殺無辜。大冬天的妲己和紂王一同來到湖邊打獵。無意間她看有人光腳在冰上走路(其實是因為鞋底太滑的緣故),而蘇妲己則一口認定這個人腳的構造和平常人不一樣。她下令讓人把這個人的腳砍下來,研究這雙腳不怕凍的原因。
妲己與紂王
更為殘忍的是妲己看見一個孕婦一時來了興致,便拉著紂王來個比賽,看誰能猜準孕婦腹中胎兒的性別。後來為了驗證是否正確,妲己便叫人刨開孕婦的肚子一探究竟,最終使這對母子喪命。
這樣看蘇妲己確實是罪惡滔天,但是這裡面很多情節都是從《封神演義》這部劇中看到的,這部劇把妲己的兇狠殘暴展現的一覽無餘,影視劇終歸還是影視劇,劇中的情節與真實的歷史多少有點差距的。
三、歷史中真實的妲己人們腦海中的蘇妲己主要來自於《封神演義》的構思,但是這部小說有很多地方都是跟歷史不相符的。
其實歷史上確實存在蘇妲己這個人,不過她可不是《封神演義》上人神共憤的狐狸精。千百年來就因為封神演義這部小說,狐狸的形象都被人們給醜化成「淫亂」的代名詞。
國語中有這麼一句話:有蘇氏女,妲字己姓也.......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
通過上面一段話的記載我們不難看出一個非常常識性的錯誤,妲己並不是姓蘇,蘇妲己只不過是後世的誤傳而已。她更不是女媧派遣下來懲罰紂王的,而是紂王討伐有蘇氏的一個戰利品。
妲己與紂王
至於為什麼人們都說妲己是狐狸精,可能與有蘇氏部落的傳統習俗有一定的關係。有蘇氏部落把狐狸當作聖物,以九尾狐的圖案作為圖騰,可能是出於這個緣故後世才有妲己是狐狸精附體這一傳說。
結語:妲己可以說是非常悲催的存在,莫名的背上了一個狐狸精的罵名。了解完真實的歷史我們不禁感嘆道:妲己真的是比竇娥還要冤枉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