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第66章開啟感知術(第八十九章感知結構)

2023-05-27 06:48:10

感知及感知結構──感知就是感應屬性的層次化或結構化產物。因為感應本來是同一個動機(或曰「觸機」)的兩個方面,即在原始意義上,「感」的瞬間同時就是「應」的實現,「應」的實現同時就是「感」的過程。隨著自然存在從「一」到「多」的分化發展,亦即體現為感應者自身的複雜化感應對象的繁複化,感應過程已不能通過一個動機一點觸機完成,於是「感應」漸次裂化為「感」、「知」、「應」,同時又必須對這種裂變反應予以整合,是為「感知」。【不過,一旦言說「感知」,我們其實已經將「應」人為地分割在外了,「應」就此轉化為精神中的「意志」、觀念中的「實踐」和現實中的「行為」。然在自然程序上(即在主觀運作的客觀規定上),實踐活動(同時體現著「意志」與「行為」的「應」的總和)依舊不能與感知活動相分離──即實踐過程就是認知過程,認知過程只能貫穿在實踐過程中一併進行──足見感應同源的自然規定終究不可背離;而且,從一點觸機發展為系列活動,還暴露出物的能動化過程(「體質」硬體屬性)與物的感知化過程(「精神」軟體屬性)亦存在著某種內在同源聯繫。】(1)

即是說,出於簡約原理或曰「代償閾限」的制約,感應的一觸式完成感知的系列化動作並不能在原感應載體上直接實現,由此演成感應屬性載體結構的同步進化規律。這種「同步演化律」被如此強硬地一貫到底:

a.如果感應載體在某一結構代償閾限的允許範圍內尚有繼續發展的餘地,則從感應到感知的演動必與感應載體自身的分化和結構化過程相一致。【譬如,高等動物的感知能力是建立在低等生物的感應能力的一系列基礎上的,雖然像胚胎組織或非神經組織那樣一些處於較低分化層級上的半原始細胞對營養物質的感應代謝過程盡可以不被高度分化的感覺器官和腦組織所感知。】

b.如果感知載體進而發展到機體分化和結構化代償的自然閾限之極致,則該物種感知屬性的繼續演進就必須藉助於某些體外性狀的支持方可實現。【所以,人類知識上的進步必與其工具上的進步相一致,從這一角度出發,可以而且應該將人類的一切物質生產及其工具分化統統視為自然演化代償進程的必然繼續,即視為有機物質序列之感應性狀的自然延伸。(詳見卷三)】(2)

以上所談僅僅涉及實存載體虛存屬性之間的結構分化關係。實際上,虛存屬性本身(此處特指「感知屬性」)亦有其「軟體」內部的結構分化,而且,這種「軟體結構」才是本章所謂的「感知結構」之內涵。按照衍運進程的先後次序,大致可以借傳統上的排列方式非傳統地演示如下:

感性層級──如原始單細胞或機體低分化細胞的物質交換和代謝,以及從具有神經網的輻射動物開始,直至具有外向型感受器和高級神經中樞的人類等一切多細胞後生動物的所有感覺經驗活動;【意思是說:發生在細胞膜高分子結構上的粒子、離子或分子感應(譬如原始生物的「趨性」反應以至「動趨行為」〈Kinesis〉等),其實就是亞原子電磁感應(以及物理學或量子力學上的其他種種作用力)的代償性擴展,而發生在「感官─中樞反射」結構上的感性經驗無疑又是對「細胞分子學感應」的進一步代償,如此一往,以至下列。】

知性層級──如脊椎動物(僅作為代表而不是作為限定範圍)之識辨選擇行為的全過程,包括應激本能、行為邏輯、後天學習以及造用工具等等;【注意:既往總是傾向於將知性、邏輯、學習行為、造用工具等晚近生物的感知或感應方式視為人類所獨有,現已證明絕非如此。從演化過程的本質而不是從其現象形態上講,我尊奉「自然界裡沒有飛躍」的古老信條,所以,在全書中,我儘量不去人為地劃分自然演化的具體界線──或為便於讀者理解而僅限於極粗略地劃分之──因為至少在目前,這還不是一件可以精確標定的事情。】

理性層級──如人類超感官、超時空的抽象思維邏輯運動。【此處之「抽象」一詞仍沿襲既往的狹義概念,即「抽取共相」似乎只是理性思維特有的能力。然而正是由於這種誤解才導致「共相」的涵義自柏拉圖以來迄今無解。實際上,一切感應或感知過程都是某種抽象過程,或曰「主客體之間對應屬性的抽象觸媒」過程,故此,一切感知中的表象和一切語言中的實詞均是某種「抽象的呈現」,所不同的只是在哪個層級上抽象,或對「抽象素材本身再加以抽象化處理亦即簡約化處理」而已。此言雖簡,其意已盡,只要讀者尚能記得:感應的根本規定就在於「揚棄客體而抽象對象」即可釋然。所以,作為對象的「萬物」(即「殊相」)皆乃「共相的集合」(即「可感要素的分別抽象與再集合」),柏拉圖的困惑其實不是對「共相」本身的困惑,而是對「共相如何在不同的感知代償層次上演動為具體的殊相」的困惑。】(3)

顯然,「感知結構」是個過大的題目,後文中的討論均可看作是對它的繼續闡發。(4)

注釋:

(1)感知系統是一個隨著物演分化進程而逐步趨向於複雜化和結構化的系統。越後衍的主體所需要依存的前衍分化物就越多,其感知系統自然越來越複雜:從最初點狀的感應一體的理化感應逐步分裂為層級越來越多的包括了感性、知性、理性的感知系統,最後才能完成有效的「應」,即依存實現。但在實際的自然存在中,前一個層級的「應」是後一個層級「感」的基礎,後一個層級的「感」必以「應」的落實為導向和目的。如生物進化的過程中,感知能力的每一點滴的變異積累,都是「應」(即特定生存結構下生物特定的一切生存行為)下「感」的變化;而「感」的每一點滴的變異積累,都是為了生物更好地「應」的實現,即依存或生存實現。如人類大腦新皮層的誕生,包括腦容量的增加都是人類在生存競爭中越來越依賴於能締造工具的智力之緣故,而智力提升(即感知能力的提升)的目的就是維護人類的競爭求存。如人類文明進程中,不同階段的人類社會有著不同的文化,一方面,文化(即人類社會的「感」)是特定人群特定生存結構(即人群生存行為的總和,即「應」)下產生的,另一方面,文化本身的目的也是維護此特定人群的生存實現,並實現為特定的生存結構。也就是說,「感」(即「意識」,對人類社會而言即文化)和「應」(即「意志」,對人類社會而言即社會意志)同源同構,最終目的都是達成感知主體最後的求存之「應」。所以,前述的感應分裂是就最後同層級的感與應在縱向上相對於前衍層級的感與應而言的。若整體視之,則「感」、「應」同源同構,須臾不可分,即「實踐過程就是認知過程,認知過程只能貫穿在實踐過程中一併進行」。這裡的「實踐過程」可以理解為整個自然的結構化進程,只不過在人類文明階段,人類有了自我意識下的反思能力,思想的自覺使人類有了最強的能動性,人類把最後的自覺的活動稱為實踐,而把自覺的思想稱為理論。這裡的「認知過程」可以理解為感應屬性的發展進程,包括從理化感應、感性、知性到理性的整個感知系統的分化發展。說到底,「實踐過程」和「認知過程」是不可分割的同一進程。整個社會實踐達成的結構化質態正是通過思想文化來實現的。如思想家對於人類整體而言,是純粹的務虛者,代表「感」,但人類的整體行為都依賴於思想家的思想奠基,所以,人類的整體行為離不開特定思想奠基或特定文化之「感」。而對於思想家而言,務虛是他的工作,同時也是社會分工中的一項,個人的讀書、思考本身也是個人意志導向或社會分工選擇下的行為,在這個層面上也可視之為「應」。故,我們日常而言的務虛和務實、理論和實踐以及感和應都是相對而言的;事實上,無論個體還是整體,感與應都是須臾相伴的。「應」是主體結構化的依存實現,任何存在都是結構存在,而任何結構的達成都依賴於「感」的聯結。正是層級化的複雜的「感」才搭建成了層級化的複雜結構,即「應」的實現。作為實體結構的「應」的實現和作為虛體感應屬性的「感」其實就是自然存在的結構代償和感應屬性代償的兩個不同側面的分別表達,歸根到底是一回事,一個過程。(這部分內容的詳盡解讀和理解需要結合一百零三章以後的章節,到時候再進一步加深理解,這裡理解不了可以暫時放過。)

(2)換句話說,感知是感知載體的感應屬性,整個物演進程中,感知的分化與其載體的分化是同一進程,是同步的,我們把「感與應」(即「知和在」)的一體性稱之為「同步演化律」。須知,最早的原始理化感應就是感應一體的,主客體是可換位的定位依存。而後,隨著物演繼續分化,後衍主體的前衍依存條件增多,導致感應越來越分離,即感的程序越來越多,最後的依存(即「應」的實現)越來越難。當然,感和應也有不同層級,只是我們把感性、知性、理性整個廣義邏輯都視為「感」,把「應向」、「意向」、「志向」整個意志都視為「應」,只不過每一層級的「感」都是簡約原理下以求存(即整體的「應」)為導向的,而「應」(即依存實現)是所有「感」的目的;所以,「感」、「應」須臾不分、同源同構(後面章節的內容)。如人類的一切實踐活動都是「應」,而一切實踐活動都是以「感」(即認知)為前提的,而人類的一切認知都是以更好地活著為目標的。所以,二者是一個整體。這也是王陽明說知行合一的合理所在。這時,「應」或「實踐」直接展現為整個「在」的衍存進程,而「在」的「知」正是在者的感應屬性代償,所以感應一體也展現為「在」和「知」的一體關係,即「在者」同時也是「知者」,「在」與「知」同步演化,只不過「在」的演化比較容易從實體結構代償上得到理解,「知」的演化則因為是虛體感應屬性角度的代償更難以理清和說明罷了。

而且,理解「同步演化律」可以根據演化的特定分為兩個階段:

a、當感應載體的結構代償尚有餘地,即還沒有達到體質分化的盡頭以前,萬物的感應屬性分化與體質分化(即載體結構分化)同一。從先天生理層面看,按照海克爾的「胚胎重演律」及人類基因學說中越後衍的生物與人類基因同型率越高可以確切證明「從感應到感知」、「從單細胞生物到多細胞乃至人類有機體」的感應屬性分化與體質分化同步的全過程

b、當感知載體的結構代償已達到自然閾限之極致,即體質分化走到盡頭,感知載體結構的繼續代償或分化是通過智質分化締造出的工具來實現的,智質分化與工具分化同一。這是指當人類社會中個體的體質分化走到盡頭,人類社會的繼續分化就只能通過智質分化(即人類的文化或人類社會的感應屬性分化,在現代落實為人類的科學發展)重塑智質載體(即人體加工具,即類體質)來完成。也就是說,從單細胞、多細胞到人類,自然態的廣義邏輯變革(即從感應、感性、知性到理性形成的分化過程)是通過基因突變完成的,此階段人類以體質性狀求存;人類文明化以後即從現代智人開始,邏輯變革不再以基因突變為前提,而是通過工具來延伸體質性狀,如顯微鏡、望遠鏡是視覺的延伸;電話是聽覺的延伸;電腦是腦力的延伸;所以工具可視為類體質,而類體質性狀就是智質性狀的表達,也就是說,人類文明階段的分化發展是以智質的分化來繼續既往廣義邏輯的分化和變革。(體質性狀、智質性狀的概念,包括更詳盡的解讀和理解需要結合卷三的相關章節)

而且,按照海克爾的「胚胎重演律」的角度拓展開來看,完整的「成人化過程」恰好是整個宇宙演化進程的微縮重演:從粒子、原子、分子到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是胚胎細胞得以形成的生物微觀代謝前提;從受精卵(單細胞)發育到囊胚期(多細胞融合體)、再歷經類似於魚、蠑螈、龜等具有鰓裂和尾的胚胎前期階段、以及類似於豬、牛、兔等較高等陸生動物的胚胎中期階段、最終發育成具有種種體智潛能的嬰兒(或曰「具有諸多潛在屬性的載體」),是為海克爾「重演論」所觀照的生物史全程;而後,體智性狀的後天成型過程則完全是沿著社會化過程的軌跡運行,即幼年期生存於親緣結構的類中級族群組織中,成年期躋身於超親緣結構的晚級社會組織中,且其間必須逐次經過馬斯洛所描繪的生理、心理乃至理性精神的重重門檻,臨末終於被這一「歷盡滄桑的社會化成長過程」弄得形神俱異,以至於發展到自己都不認識自己是何種東西的程度(見卷三第一百七十九章)。這個過程更大尺度地表達了結構代償過程和感應屬性代償過程的同一,它暗含著社會化進程,尤其是人類的文明進程也遵循同樣的「同步演化律」。

事實上,在卷一講五條衍存律時,我們就已經說明了五條衍存律的一體關係,其中包括結構繁化律和感應泛化律,此處再次強調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精神存在和結構存在的關係,從而更好地理解精神存在,尤其是人類社會結構下作為精神存在的智質是如何與社會結構一體分化的(當然,這部分的具體解讀更多的還是靠卷三完成)。換言之,正如感知系統的結構化(即感知分化或感應屬性增益,包括智質分化)離不開實體系統的結構化(即實體結構的繁化,包括人類文明階段社會結構藉助類體質的繁化而繁化),實體系統的結構化實現也依賴於感知系統本身的結構化。

(3)上述所談的是感應載體分化(即作為「硬體」的實體結構存在的分化)與感應屬性分化(即作為「軟體」的虛體精神存在的分化)的關係,但卷二的重點是感應屬性分化,即精神存在的結構層級。它整體上表達為從感應、感性、知性到理性的不斷層級化以及理性自身的層級化,如人類理性認知的結果從前神學、神學、哲學到科學隨智質分化程度的不同而不同。據此,我們把感知結構粗分為三個層級:

a、感性層級。感性指無需選擇和判斷,僅靠感性本身就能完成識辯、達成依存的感知狀態,這是感性的最原始概念。任何在者的感知層級都是由其存在度決定的,如扁體動物代償出感性視覺而沒有代償出知性和理性,是因為感性足以建立起它的識辯系統,滿足其生存的需要。也就是說,扁體動物只能看到與它依存相關的東西,即它視覺能看到的都是能吃的。這屬於感知層級的純感性階段。又如蜜蜂能看見紫外線是因為花粉對紫外線的折射率最高,蜜蜂並不是在尋找花粉,而是在它的視覺世界裡只有花粉,這種狀態叫感性。當然,後續人類的感性經驗是人類意義上的感性,但因為廣義邏輯的貫通性,正如人類的知性不可能是純粹知性(即是有後天理性沉澱後的混合知性),人類的感性也不可能是純粹感性,而是有理性、知性影響下的感性。越前衍的感知層級越基礎,後衍的感知層級既是對前衍感知層級的繼承和發展,也反過來壓抑或影響前衍感知層級。如在以小腳為美的社會裡,男子會自然覺得小腳美麗可愛,而在現代社會,現代人看到小腳只感覺到畸形與可怕。當然,往前推的話,人類的感性還應包括神經網、植物神經系統建構起來的機體內部的調解系統。總之,後衍層級的感應屬性代償以一切前衍層級的感應屬性代償為基礎,並包括了所有前衍層級的感應屬性代償,只不過簡約原理下不自知,即僅對切近的感知需要保持鮮明性。如人類醫學上確定死亡是以腦死亡為標誌的,當確定了患者腦死亡(即不可逆的腦部功能喪失,包括最基本的腦幹區域的自主呼吸功能)以後就不再救治。而事實上,當人腦死亡的情況下,通過呼吸機等各種儀器是可以維護某些患者的生命體徵的。植物人是腦部沒有完全死亡,至少還有腦幹的自主呼吸功能,從而還有希望恢復腦部功能,所以予以救治。這充分說明了後衍感知層級的功能喪失,不影響前衍感知層級的功能;而前衍感知層級的功能喪失,則後衍感知層級的功能不復存在。只不過,對於代償到智質階段的人而言,植物人般的存在喪失了作為社會人的存在價值和意義,等同於社會人的死亡。

b、知性層級。知性是指感知對象由一變多而主體在單位時間內只能依存一個對象時,必須對感知對象加以篩選從而做出判斷即判別求斷的過程。需要注意的是,此處的知性是狹義的知性,是人類感知系統中作為特定感知層級的知性;而既往哲學中,把知性視為對人類理智的總稱,這時候的知性是廣義的知性。大致在生物進化到脊椎動物時,開始有了知性,這時的知性是純粹知性,繼續進化到人類以後,人類的知性難免摻雜著後天理性的沉澱,所以,人類的知性都是混合知性。而且,正因為廣義邏輯的發生發展是個連續的進程,是一個貫通的體系,所以,嚴格來說,任何劃分都是武斷。而劃分的目的,也僅僅是為了幫助理解這個過程。

c、理性層級。當對象分化為無數,主體已經無法直接判別求斷,就必須把眾多對象概念化,用概念推導,即在邏輯(指狹義邏輯)上虛演,然後推導出判斷的對象再做出行為。主體的這個思想過程叫做理性。概念即分類,故也可以說,把對象通過狹義的抽象後排序、分類,在類的基礎上一層層推導過程就叫理性。這表明理性載體此時已經處於高度迷惑的狀態。

狹義的「抽象」僅僅指理性的抽象,但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包括感性、知性在內的一切感知都是「抽象」,「抽象」與虛擬、模擬、耦合等,是一回事,都是指以主體的感知屬性(理性階段指先驗的理性邏輯規定)與客體的可感屬性耦合。耦合的層級不同即抽象的層級不同,結果自然也不同。這時候的抽象指廣義的抽象。

換句話說,感知即廣義的抽象,即屬性耦合,中國人最擅長的具象思維或整體取象如類比、取類比賦等雖然屬於理性直覺下的知性邏輯,但在這個意義上也是「抽象」,只不過抽取的是整體結構上的共性或共相而已。因為理性直覺(即混合知性或後天知性)雙向來源於固有的感性經驗和思想認知,是潛意識層面的綜合觸發,所以,要理解直覺或靈感所得,不能靠純粹的理性或感性。而且,理性結果的知性化或感性化說明以及知性結果或感性結果的理性化說明都是最難的,需要對理性思境和感性經驗都有同樣深刻的體察才行。由此也決定了人與人之間交流,尤其是深層次思想交流的困難,因為無論文字交流還是口語交流,隨著文字的分化和每個人的模型依賴的習慣,包括表達的習慣,如果不是長期相互了解和理解,是很難的。

關於「抽象」可以複習第五十一章、第八十五章及其注釋幫助理解。

所以,「共相」即不同層級的耦合結果。感知層級的分化正是物演進程中主體需要感知的對象越來越多的層級化的結果。根據第八十八章的現象與本質的理解,哪怕針對同一客體,感性階段的「共相」只是感性直觀表象,知性階段的「共相」則是知性辨析表象,理性階段的「共相」則是理性模型表象。所以才說,柏拉圖的困惑其實不是對「共相」本身的困惑,而是對「共相如何在不同的感知代償層次上演動為具體的殊相」的困惑。用書上的話說就是:不同的表象(即「殊相」:包括「萬物」,因為「物象」即「表象」)是不同「共相的集合」(即可感要素的分別抽象與再集合)。當然,根據八十八章我們很清楚,客體可感要素與主體感應屬性的對象性是隨著客體本身的演化和主體的後衍程度的後移而愈發複雜化地拓展著。

也所以,一切表象都是主客體感知耦合後的結果,即都是感知抽象下的結果,只不過抽象的層級從簡單到複雜,從單個對象到復多對象,從對象間的簡單關係到複雜關係……。當然,根據第五十三章所表述的「『存在』表現為結構存在,『物性』表現為物性相關」,我們可以把一切「物」視為結構和關係,也可把一切結構和關係視為「物」。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把人類社會結構也視為一種存在,或一種「物」。只不過,通過實體固化的關係和結構是硬關係、硬結構,是固定的「物」,一切實物、動物、人物都是這樣的「物」,而相對不穩定的、未固化的關係和結構是軟關係、軟結構,如社會結構;精神存在則更是抽象的結構(包括作為社會結構感應屬性的文化結構)了。總之,人類的一切感知結果都是抽象的結果,都是結構化或關係化的感知或抽象,區別只是抽象的方法與抽象的層級不同,以及由此造成的結構、關係的複雜度不同。

西方科學導致的問題不是抽象的問題,而是抽象的方法問題以及抽象後沒有耦合的問題,概念的層層抽象會在最後只剩下概念的空殼,離本真的存在越來越遠、越來越失真,而且,只分化不耦合的結局把人類社會快速導向失存,如人類最早的宇宙觀模型一定是時空物一體的,因為人類那時正是通過物的變化來認識時間和空間的,而時間、空間一旦從時空物一體的宇宙觀模型中分化出來,就再也沒有耦合成一個整體。因為耦合需要回到概念的最底層,消解所有概念武斷下的是矛盾,並找到概念推導的邏輯關係之外的萬物之間的依存關係和衍存關係,即依存結構和衍存結構而非邏輯結構,而且,正是萬物之間的依存關係和衍存關係決定了主體感知中的邏輯關係,而非主體感知中的邏輯關係決定萬物之間的依存關係和衍存關係,即依存結構或衍存結構決定邏輯結構,而非相反。須知,整體的規律才是本質,局部的規律都是現象,本質決定現象,而喪失了整體的局部認知越是精細反而越是偏頗和狹隘,彰顯為理性有餘而知性不足的一葉障目,即細節越豐富,整體越錯誤。

東方的整體性思維(即直覺性思維)下,面對對象,只有整體性的屬性關係的劃分,其優點是不會人為地加速智質分化,降低人類社會的存在度,但缺點也是這個,智質分化不成功,是中國無法突破馬爾薩斯陷阱並在西方入侵以後顯示出代償不足的根本原因。事實上,代表著東方整體思維的中醫千百年來發展不大,且內部很多說法自相矛盾,就在於其知性有餘而理性不足,彰顯為整體認知正確下的細節不足。但對於複雜系統而言,整體正確永遠優先於細節正確,所以西方的抽象思維下,複雜系統方法論的探討始終沒有進展,而東方整體思維(即直覺思維、具象思維)面對複雜系統有著天然的優勢,這在中醫的慢性病治療過程中充分得以表達。

(4)面對感應屬性分化下的整個感知結構,我們會在接下來的章節中,分別針對感性、知性、理性予以具體的闡發。

註:上一章中,我們通過現象與本質的說明,理解了本質不過是對層級化的現象邏輯整頓後的結果。換句話說,本質和現象是感知層級化以後的不同層級處理的結果。本章則繼續針對這個層級化的感知(即感知結構)開始予以全面的闡發,並在後續章節中更詳細地針對不同的感性層級、知性層級、理性層級分別論述。

附:本章重要概念:

一、「廣義邏輯」(見概念注釋)

我的定義是:含感性邏輯、知性邏輯與理性邏輯在內的整個感知系統之總稱,甚至還應該將理化感應邏輯設為基層。因為理化感應運動也是有反應步驟與格式規定的(如強、弱作用力與電磁感應等),它構成感性感官反應以及感官中樞反應的基礎(如質膜離子極化反應及生物電反射弧等);而感性過程當然是有其潛在的格律規定的(譬如把眼器官感光反應轉化為視覺圖像等),只不過它並不在顯意識層面被表現被體會罷了;至於所謂知性,無非是指對逐漸繁複化了的多種感性對象或多態感性表象加以歸類與分別的判斷反應,它下與簡捷感性反應直接相連,上與複雜理性範疇暗通款曲,其介於潛意識和顯意識之間的動態格律規定即知性邏輯規定一目了然;最後,隨著依存對象的進一步分化以及感知屬性的進一步代償,以將對象轉化為概念,再用範疇分類的概念進行推理的所謂理性邏輯才應運而生;這個相互繼承且一體貫通的從感應到感知逐級演化而來的識辨擴展系統,就是「廣義邏輯」之大觀。

(文中配圖來自網絡)

…………………………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