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80年代的經典邵氏電影(邵氏電影經典反派)
2023-06-16 22:54:02
在邵氏電影裡除了武功高強、嫉惡如仇的俠客,風姿卓越、亭亭玉立的絕色佳人之外,還有十惡不赦、令人聞風喪膽的反派角色。
在邵氏電影的全盛時期,出演過反派人物的演員不計其數。他們飾演的反派也是各有特色,有道貌岸然的、有窮兇極惡的、有陰險狡詐的,是邵氏武打電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我們就來盤點幾位具有代表性的經典反派。
第一位 「山東狂人」王龍威
王龍威自小學習傳統武術,在他十五歲時英國諜戰片《007》風靡全球。他受其影響開始練習剛柔流空手道,並在五年後達到黑帶段位。但王龍威認為空手道的實戰效果一般,而泰拳招式直接凌厲狠辣,素有「最強搏擊術」之稱。
於是王龍威開始研究泰拳,甚至還成為了當地的黑幫武術教練,紮實的武術功底也為他之後進入演藝圈打下基礎。此時邵氏影業的發展正如日中天,偶然之下, 王龍威看到張徹在招收武打演員,他自認身手不錯便決定去碰碰運氣。粗獷的外形、強健的體格,一看就是反派人物的不二人選。
1974年王龍威在《少林五祖》中飾演一名打手,這部影片也奠定了他的演藝之路,自此在電影裡飾演的始終是反派人物。除了邵氏電影,王龍威與其他導演也有過合作。1979年他參演了劉家良所指導的電影《爛頭何》。而片中最經典的片段,當屬王龍威與劉家輝的那場對決,武打動作硬橋硬馬,堪稱一場視覺盛宴,
之後王龍威與劉家良多次合作,在電影裡逐漸有了一席之地。他的反派身份得到提升,戲份也越來越多。而王龍威最經典的打戲,是在電影《武館》中。他飾演的角色不再是打手,而是一名北方武師,與劉家輝有一場精彩的巷戰。武打動作行雲流水、拳拳到肉,看得觀眾酣暢淋漓。
除了武打功夫電影,王龍威在很多武俠片中也有精彩表現。到了八十年代中期,邵氏電影被迫停產,王龍威開始嘗試做導演拍攝動作片。可他拍的電影除了血腥暴力之外,沒有其他亮點;所以上映後反響並不大。
在擔任導演期間,王龍威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老本行。他參演了洪金寶的《富貴列車》,成龍的《A計劃續集》與《雙龍會》等經典影片。到了90年代中期,香港電影逐漸走向沒落。王龍威也陷入事業低谷,參演的電影大多都是爛片,往日盛名早已蕩然無存。如今他已淡出影壇多年,但觀眾會一直記得他所塑造的經典。
第二名 鹿峰
七十年代香港影視業蓬勃發展,有武術功底的鹿峰自然不願放過這個機會。但他剛入行毫無演技經驗,只能從武行做起。幾年後他憑藉一身真功夫得到了張徹的賞識,在動作片《八道樓子》中飾演「王潤波」一角。雖然戲份不多,但他的演技也算可圈可點。
於是鹿峰再次獲得機會,參演了電影《少林寺》。在片中他飾演「固山貝子」,戲份與上一部相比有了明顯提升。鹿峰在電影裡的打戲乾淨利落,一招一式極具觀賞性,這也是張徹重用他的原因。但兇悍的長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鹿峰的戲路,這導致他飾演的角色大多都是反派人物,戲份不多很難被觀眾記住。
鹿峰第一次擔任主角是在功夫片《五毒》中,他飾演五毒門大弟子「湯山魁」。打戲行雲流水、拳拳到肉,足以證明他實力強悍。電影上映後票房大賣,張徹趁勢沿用原班人馬拍攝了武俠片《殘缺》。鹿峰也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一躍成為邵氏當紅打星。之後參演了《南少林與北少林》、《賣命小子》等一系列功夫片,為觀眾奉獻了不少經典角色。
在拍攝期間鹿峰經常向大師學習,積累了很多武術指導方面的經驗,為之後轉行做導演奠定基礎。1979年鹿峰憑藉電影《城市英雄》,榮獲「第二十五屆亞洲影展動作片演技最突出男配角獎」,而這也是他演藝生涯中唯一的榮譽。
說起鹿峰最經典的角色,當屬《上海灘十三太保》裡的「羅虎」。與片中其他刺客不同,羅虎武功平平但謀略過人,在對戰時能夠準確找出對手破綻輕鬆制敵。拍完這部電影後,邵氏功夫片已不勝昔日輝煌,鹿峰也逐漸轉戰幕後做導演。
當年火遍大江南北的《還珠格格》,與《新白娘子傳奇》的武術指導均是鹿峰,還有膾炙人口的《包青天》也是他的作品。在擔任導演期間,鹿峰也塑造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角色。很多演員在香港電影沒落之後都想著轉型,但能夠成功的卻寥寥無幾。從龍套到知名打星再到金牌武指,鹿峰無疑是做到了完美蛻變。
第三名 谷峰
谷峰是邵氏電影的黃金配角,演技出神入化令人折服,曾兩度衛冕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在邵氏時期他參演的影片高達上百部,可以說是演什麼像什麼,從未出現過一個爛角色。
在塑造英雄豪傑這樣的正面人物時,他浩然正氣、俠肝義膽,令人敬畏。在塑造反派人物時,他霸氣凌厲、陰險狡詐。將角色演繹得惟妙惟肖,讓觀眾恨之入骨;素有「邵氏第一反派」之稱。
而谷峰具有代表性的反派角色有很多:如《雙俠》裡的黑道高手萬天奎,《新獨臂刀》裡道貌岸然的「大俠」龍異之,《冷血十三鷹》裡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越西鴻。
作為大導演李瀚祥與張徹的御用男配角,他不斷出現在各類型影片中,塑造了無數令人膾炙人口的經典角色。憑藉邵氏武俠片成功在香港影視圈佔據一席之地。
到了90年代谷峰開始與星爺合作,在電影《九品芝麻官》中,飾演水師提督「常昆」一角。賄賂官員、知法犯法,簡直就是貪官汙吏的典型代表。另外谷峰還參演了不少黑幫題材影片,例如《龍之家族》、《龍在江湖》、《洪興仔之江湖大風暴》等。
而讓他真正走進內地觀眾視野的,卻是電視劇角色。鹿峰在陳小春版《鹿鼎記》中,飾演的「海大富」一角。面色蒼白卻透著陰險,眼神空洞卻充滿殺氣,精湛的演技受到無數觀眾的青睞。隨著年齡的增長,谷峰漸漸退出演藝圈,可他塑造的經典至今仍無人超越。
第四名 羅烈
1962年羅烈考入南國訓練班,憑藉「亦正亦邪」的長相,獲得邵氏當家導演張徹的賞識。在訓練班畢業後,他出演由張徹執導的電影《蝴蝶杯》。可惜羅烈的演技太過青澀,影片上映後反響平平。
可張徹並未放棄培養羅烈的想法,便讓他陸續出演自己執導的作品。可《金燕子》、《飛刀手》、《鐵手無情》,這些與當紅打星合作的影片並未讓羅烈大火。因為他飾演的都是一些嫉惡如仇的正面角色,沒有亮點根本無法吸引觀眾的目光。
於是羅烈開始接拍其他導演的電影,並在裡面飾演反派角色,很快他便迎來事業巔峰。1972年電影《天下第一拳》,一經上映便引起巨大轟動。好萊塢的一家製片商,看到了這部電影的商業價值,便買下了電影版權。
誰知《天下第一拳》在美國爆火,成為當年全球十大賣座影片之一。隨後美國電影公司邀請羅烈拍戲,這讓他成為70年代第一個在好萊塢闖蕩的香港影星,也為武打電影走出國門奠定了基礎。
大紅大紫之後羅烈的身價水漲船高,找他拍戲的人前僕後繼。而羅烈也找到了自己在電影裡的準確定位,將反面角色演繹得出神入化、入木三分。自此成為邵氏電影不可或缺的奸角演員,一度與谷峰齊名。
到了80年代香港電影開始走起下坡路,羅烈選擇離開邵氏拍攝臺灣武俠片。幾年後他再次回到香港發展,但此時的港圈早已更新換代,羅烈只能飾演一些戲份不多的小角色。之後他漸漸退出演藝圈,最終在2002年因心臟病去世,享年64歲。
除了以上幾位,還有哪些經典的反派角色讓你印象深刻?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讓我們下期再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