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指的二線城市是哪些城市(最新34個二線城市名單)
2023-06-16 16:04:40 7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全國幾百個城市也被分為了好幾個層級,目前一線、二線、三線的分級模式逐漸得到了國人的廣泛認可,但在具體的城市分級和排名方面,可以說是爭議頗大。每一份城市分級名單公布後都會引發熱議,當然這種議論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這本身也是城市分級的目的之一,適度討論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在目前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下,一線城市經濟發達、知名度高,是城市體系中的頂層,數量較為稀少,無論在哪個機構的榜單中數量都是最少的。從長遠來看,一線城市的發展已經到了由量變轉向質變的階段,未來發展以穩健為主,相比之下作為新生代的二線城市群體,城市數量比一線城市更多,整體發展勢頭更為猛烈,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相對更大一些。
對於二線城市來說,城市之間的競爭比一線城市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因為二線城市中除了少數幾個老牌城市外,大多為新興的、正在強勢崛起的城市,發展勢頭猛烈,進取心十足,前面的爭取躋身一線,後面的爭取二線前列,都在以飽滿的熱情大幹快上。
2022年初城市百強峰會上發布的2021—2022年度中國大陸地區城市百強榜中,一線城市為18個,二線城市為34個,三線城市為48個,今天就來聊一聊34個二線城市的排名情況。
分級及排名標準:基礎設施指數、科研教育指數、綜合經濟指數、民生福利指數四大維度。
從34個二線城市的具體情況來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合肥、瀋陽、濟南、廈門
這四個城市領排名二線前四,可以說是毫無爭議的,但從整個百強城市榜單來看,還是有一定爭議的。合肥、濟南在持續的強省會之下,這幾年可以說是實力暴漲,兩市的GDP均高於位列一線的西安、大連,正在逐漸逼近無錫、鄭州,如果說西安強橫的綜合實力擺在那裡無法超越的話,那麼超越大連就是綽綽有餘了。
合肥、濟南的基礎設施指數、民生福利指數或許不如大連,但科研教育指數、綜合經濟指數卻是遠超大連的,當然客觀來說合肥、濟南的確距離一線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反而是後面的廈門更有資格去換下大連來,廈門的綜合經濟指數或許略低於大連,但其他三個方面可以說都是完勝大連的,而且廈門的發展趨勢穩健向上,而大連相對來說長期緩慢前行。
第二層次:東莞、佛山、福州、哈爾濱、石家莊、南昌
東莞、佛山作為普通地級市中的佼佼者,城市實力雄厚,特別是東莞的發展尤為不錯,作為一個區劃簡單的直筒子市,東莞雖然面積很小,但是實力很強,「世界工廠」的美譽至今仍不過時,而且東莞目前的經濟也在穩步向高科技、高創新方面發展,在高端製造業方面的優勢非常明顯,加上地處廣州、深圳之間的巨大地理優勢,都讓東莞在發展方面如虎添翼,2021年東莞也如願躋身GDP萬億俱樂部,發展勢頭非常不錯,就是珠三角的無錫。
福州、哈爾濱、石家莊、南昌四個省會城市中,福州GDP超過萬億經濟實力最強,但科研教育實力明顯不如哈爾濱,甚至或許也不如南昌,城市綜合實力的話與哈爾濱不相上下,但發展趨勢持續向上,而哈爾濱作為一個老牌城市,在目前經濟轉型的階段發展勢頭較為低迷,但雄厚的底蘊還是不容忽視的,石家莊能夠領先南昌的或許也就在於經濟層面的優勢了。
第三層次:太原、常州、南通、昆明、南寧、徐州、泉州、煙臺、長春、溫州、珠海、唐山
太原、昆明、南寧、長春是我國現階段發展比較一般的幾個省會城市,即使在二線城市中也未能排名前十,基本符合目前的發展狀態,其中太原、長春兩市的底蘊和實力明顯又要強一些,長春或許不如昆明,但從各方面來看還是要強於南寧的。南寧作為廣西首府,雖然也進行了一些強省會措施,但是目前來看效果並不明顯,南寧的發展明顯還是偏慢,甚至不如近幾年的貴陽,當然單論2021年表現的話,南寧還是比貴陽好了不少。
南通、泉州作為兩個萬億GDP城市位列二線城市中遊,堪稱是萬億GDP城市中墊底的所在了。南通雖然經濟實力雄厚,但其經濟發展質量即使在江蘇省內也是爭議很大,被說成是一個養老型城市,經濟全靠建築公司,雖然有些言過其實,但也可以看出南通的發展的確是略顯畸形的。泉州的問題就比較簡單明顯了,泉州城市部分的發展並不出色,精華部分更多地在下面的縣域部分,比如晉江市、南安市、石獅市。
第四層次:襄陽、宜昌、紹興、貴陽、嘉興、湖州、烏魯木齊、蘭州、金華、洛陽、蕪湖、九江
襄陽、宜昌、洛陽這是中西部地區非省會城市中經濟實力最強的三個城市,當然2021年冒出了一個榆林,只不過榆林雖然經濟實力強但其他方面都比較一般,與這三個城市相比還是明顯有差距的。
襄陽、洛陽作為全國著名的古城、古都,近些年經濟發展也非常給力,城市綜合實力並不輸於貴陽、南寧等省會,相比之下宜昌則是一個比較年輕的新興城市,從表面上來看與襄陽、洛陽還是有一些距離的,其唯一的優勢就在於年輕、活力強、發展趨勢好。
貴陽、烏魯木齊、蘭州是二線城市中排名後列的三個省會城市,也是全國範圍內發展最不理想的幾個省會城市之三,與紹興、嘉興、湖州、金華四個浙江的地級市排名不相上下,基本也沒有什麼大問題,至少在經濟層面還不如四個地級市。但作為西部省份的省會,其優勢還是不容忽視的,尤其是貴陽近些年的發展非常高速,在大數據等新興產業的發展方面甚至處於全國前列。
蘭州作為曾經的西北第二大城市,如今已經在很多方面被烏魯木齊超越,這是不爭的事實,未來大概率會被烏魯木齊越甩越遠,城市綜合實力不斷下滑,存在感日低。
對於34個二線城市的排名,你如何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