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青春文學小說書籍推薦(記憶先於生命死亡)
2023-06-06 11:21:12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25日電(記者 上官雲)清瘦、戴著一副眼鏡、一頭剛剛蓋住耳朵的短髮,這就是作家蔣韻。她從二十多歲時開始寫作,並在2006年,憑藉《心愛的樹》獲得魯迅文學獎。
她對故事情節的敘述細緻入微,追求獨具特色的語言風格,擅長藉此塑造不同類型的女性形象。在她不久前完成的新書《你好,安娜》中,依然如此。而這部作品,不僅是一部暌違五年之作,也是蔣韻獻給母親的一部小說。
一部獻給母親的小說
在《你好,安娜》之前,蔣韻其實已經有五年時間沒有寫過小說。
作家蔣韻。受訪者供圖
「在2014年,我的母親得了阿爾茨海默症。」當時,她的丈夫也在住院。山西的醫院住著父母,北京的醫院住著自己的丈夫,蔣韻只得來回跑,幾乎跟文學失掉了聯繫。
那段時間,文學也仿佛離她很遙遠。蔣韻的母親78歲時發病,到82、83歲時病情已經比較嚴重,「她失去了記憶,失去了吞咽功能、語言功能……我經常回去,有時候特別害怕面對病床上、我叫作母親的那個人。」
後來,蔣韻逐漸從母親身上意識到一點:記憶很可能先於生命而死。「我害怕被記憶拋棄,只給我留下一個生命的空殼。所以我就覺得好像應該寫東西了,也想把它獻給我的母親。」
於是,便有了這本《你好,安娜》。在23萬字的篇幅裡,蔣韻以閨蜜之間的糾葛為契機,書寫了一個時代,以及時代中的人們如何面對各自命運的故事。
「小說的女主人公叫素心。幾個女孩同時愛上了一個男青年,因為人性的弱點、由於嫉妒,一系列故事由此而生。」蔣韻說,「我想表達,有時青春的殘酷性難以預料,這某種意義上則是因為人性的弱點所導致的。」
互為第一讀者的「作家家庭」
有趣的是,《你好,安娜》完成後,第一讀者不是評論家或者蔣韻的好友,而是她的女兒。
蔣韻作品《你好,安娜》。花城出版社出版
實際上,蔣韻一家三口都是知名作家。她的丈夫李銳曾獲趙樹理文學獎,女兒笛安的代表作「龍城三部曲」《東霓》《西決》《南音》,則是80、90後共同的青春記憶。
當被問及「一家三口都是作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時,蔣韻說,他們是彼此作品的第一讀者,然後會提意見。
蔣韻在文學語言運用上也有著獨特追求:她的小說語言以極具詩意的短句為特點,辨識度較高,「我喜歡比較意象化的語言,但這個意象不想顯得那麼做作。而是要比較簡單卻回味無窮。」
「目前我對小說語言的把控力尚好,但也會有重複的時候,這都是在下一部作品中需要注意克服的。」蔣韻解釋道。
「我所有的糾結,都在我的小說裡」
1979年,24歲的蔣韻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迄今已出版、發表小說、散文隨筆等近300萬字,著有長篇小說《隱秘盛開》、《閃爍在你的枝頭》等作品,也獲得魯迅文學獎等多個重要獎項。
蔣韻。受訪者供圖
曾有人問過蔣韻,寫了這麼多作品,有沒有覺得自己與哪位人物相似?她想了想,以《你好,安娜》舉例,「我與『素心』最為相似。我可能會一個過錯糾結一生,表面上,我比較平和,但是我所有糾結都在我的小說裡。」
「我是那種生活能力比較差的人,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太強。」蔣韻樂呵呵地承認,「在生活中,我就是一個家庭主婦,是妻子也是母親。以前寫作在我生活中所佔的比例很大,現在用來寫作的時間少了。」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蔣韻在逐漸遠離文學、遠離創作。在《你好,安娜》完成後,她又開始構思下一部作品,「我有點想寫這個:在醫院裡的生和死。你會看到各種各樣的東西,觸目驚心。」
「必須承認,寫作從來不是我生活中的點綴,它對我的意義之長大,等同於再生父母。」蔣韻鄭重地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