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小說排行榜完結的(小說有聲化之後)
2023-06-06 02:00:15 3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日前,當代作家格非的《江南三部曲》有聲書上線喜馬拉雅App。2015年,格非憑藉《江南三部曲》以最高票獲得茅盾文學獎。該書講述了一個從清末民初直至當下、跨越百年的家族故事,被譽為「中國版《百年孤獨》」「江南版《白鹿原》」。
當自己的小說被「有聲化」之後,作家本人怎麼看?
最近,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作家格非表示,他非常看重有聲書。「我慢慢地開始希望聽一些東西,不完全是看了。過去無所謂用眼,今年我非常珍惜眼睛,不太敢看手機了。」
格非覺得,人當把好時光應用到看書上。「如果不能看書或者受限地看書,那很困難,所以我會對有聲書有很好的期待」。
格非說,自己對好的聲音很著迷,因為聲音裡包含的「秘密」有時候可能比原文字的信息量更大。「人類最老的秘密都在聲音裡。我們說話,不見得把一個話表達得很清楚,但聲音首先告訴人們:我喜不喜歡你?你喜不喜歡我?你這話什麼意思?這些都不是通過語言信息表達的,而是直接通過聲音傳達的」。
《江南三部曲》有聲書邀請了知名演播人楊晨、商虹聯袂播講。格非笑言,這兩位老師都屬於專業人士,經驗豐富。他此前也聽過其他人朗誦自己作品,有的聲調過分「戲劇化」,導致他坐在臺下「如坐針氈」,而此次《江南三部曲》有聲書「氣場非常舒服,不焦躁,沒有過分表演化」。
不過,對於有聲書,格非還有更多期許和心願。他提到,有些他「很願意讀的書」,在現有的有聲書平臺可能是很「難讀」的。
比如哲學書《判斷力批判》。「那多美啊!我任何時候都可以利用一段時間聽哲學,這個當然需要有哲學家來朗誦——需要有哲學素養」。又比如《莊子》,朗讀者很難讀出註解,這在一定程度可能會影響聽眾的理解。
格非希望,隨著科技的發展,能夠開闢出一些如他所願的有聲書。「我覺得這個範圍越廣越好,選擇的餘地越大越好,因為我的趣味肯定很小眾,我希望選一些我想讀的書。這些書可能比較冷門,但是也不見得那麼難。比如《神曲》《浮士德》完全可以聽;《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這種小說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尤利西斯》可能比較難,要還原現代主義」。
作為老師,格非覺得年輕人所掌握的知識和資訊,已經超乎了他的想像。「絕對不能看扁今天的年輕人。他們有非常好的訓練,不管是他們的敏感性、直觀性、學術訓練還是語言能力都超強,每個時代都不缺乏優秀的年輕人。」
「年輕人可能也會看一些非常通俗、消費性的作品,但是在他一生的經歷當中,總有一天他會碰到那些真正偉大的作品,認真地看進去,也會被感動。」
《江南三部曲》有聲書由喜馬拉雅的文學廠牌「書島」在喜馬拉雅123狂歡節與新經典文化聯合出品。此前,「書島」已推出一系列「有聲化」文學作品,包括魯迅作品全集、莫言長篇小說集、蘇童作品集、林語堂作品精華集等名家作品;廠牌「回聲劇場」推出由張國立演繹的《紅樓夢》全本有聲劇、上譯廠曹雷演繹的《復活》精品有聲劇等。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