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各季節時間表(快速掌握時間及日期計算)
2023-06-19 03:37:45 2
想當年就是因為數學不行才學的文,沒想到,碰到地理這個小妖精。這時區劃分、區時計算、還有日期,一直搞不清到底是該加還是該減,是前一天還是後一天。
你知道11月3日北京是早上8點的時候,紐約是幾號幾點嗎?類似的題目你是否感到頭疼?你也被它繞糊塗了嗎?沒有關係,今天我們就來啃下這個硬骨頭。(我們無所畏懼)
一、時區劃分
要知道時區是咋劃分的,首先我們應該了解地球的經度,從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東西各劃分180°。從地球自轉方向看(自西向東),東經度逐漸增大,西經度逐漸減小。
全球分為24個時區,每隔15°為一個時區,並且地方時相差一小時(比如:90°E的地方時為12:00,則105°E的地方時為13:00)。
同樣,時區也分東時區和西時區。以7.5°W—7.5°E為中時區,往西為西時區,往東為東時區。(要記住哦,往後的計算中用得到)
二、區時
1、區時概念
了解了時區,那麼我們接下看看區時是怎麼回事,事實上,因為每一個經度上的地方時都不同(1°經度相差4分鐘),所以為了方便大家的生活,選用區時作為標準時間。
每個時區的區時都是這個時區最中間的經線的地方時(比如,我國的統一用時為東八區的區時,即120°E的地方時)
2、區時計算
那麼,知道了一個地方的區時,用什麼方法可以知道另一個地方的區時呢?這時候就要用到一個公式了:所求區時=已知區時±時區差,不明白啥意思,來來來,聽我慢慢解釋。
首先,±號用法(重點)
同在東時區(或西時區)則遵循東加西減原則,即所求地在已知地東側,則用 號,在已知地西側則用-號在不同時區時,要記住,東時區永遠比西時區時間早,所以,若已知東時區時間,求西時區,則用-號(因為早,多了那麼些時間,要減去);已知西時區時間,求東時區則用 號說完±號的使用,來看看時區差的計算方法
同是東時區(或西時區),則用大的數減去小的數(比如,東八區與東四區的時區差為8-4=4)一個是東時區,一個是西時區,則二者相加(比如,東八區與西八區的時區差為8 8=16)我們來實戰一下:還記得開頭的題目嗎,11月3號北京早上8:00時,紐約幾號幾點?首先我們來看看時區差,115°E÷15°≈7.6,則北京在東八區;74°W÷15°≈4.9,則紐約在西五區,時區差為8 5=13
3、但是要注意,我們不能簡單的用8:00-13得到-5:00,這是錯誤的喲,它還涉及了日期換算:國際日界線(180°經線,作為「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別暈,這個很簡單,看圖就明白
由於全天採用24小時制,所以計算結果若大於24小時,要減去24小時,日期加一天,即為所求的時間;計算結果若為負值,要加24小時,日期減一天,即為所求的時間。
那麼,讓我們回到上面沒解完的題目,上面說過11月3號8:00的北京在東八區,而紐約在西五區,那麼8:00-13 24=19:00,是11月2號的19:00哦。
三、地方時計算(Hold住,最後一個了)
先拋個公式吧:所求地方時=已知地方時±兩地經度差×4分/1°。來來來,讓我們把最後這個公式幹掉。(應該都知道先算乘除再算加減吧)
1、±號,和區時一樣啦,我就直接複製一下前面的,畢竟區時就是中央經線的地方時
同在東時區(或西時區)則遵循東加西減原則,即所求地在已知地東側,則用 號,在已知地西側則用-號在不同時區時,要記住,東時區永遠比西時區時間早,所以,若已知東時區時間,求西時區,則用-號(因為早,多了那麼些時間,要減去);已知西時區時間,求東時區則用 號2、兩地經度差
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同在東經或同在西經,則:經度差=經度大的度數-經度小的度數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不同在東經或西經,則:經度差=兩經度和(和小於180°時),或經度差=180°-兩經度和。(兩經度和大於180°時)3、4分/1°的意思是1°經度相差4分鐘,可以看成1分之4,就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