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可以看到歐美連續劇和電影啊(刺激啊這都能上映)
2023-07-03 21:46:57 4
影壇有一個小夥子,名叫丹尼爾·雷德克裡夫。
童星出身,年少成名,火遍全球。
然而很多人聽到這個名字也許都會一臉懵逼,當提到「哈利波特」時才恍然大悟,哦,原來是他!
畢竟這個世界的人類應該分為兩種:看過《哈利波特》的人和聽說過《哈利波特》的人。
而在眾人印象中,他一直是那個戴著萌萌噠圓框眼鏡,騎著掃帚自由自在地飛的小孩子。
殊不知,「哈利波特」成為了一個魔咒。
無論蛋妞長多大,這個角色強大的魔法攻擊,讓全世界人民覺得他永遠是個戴眼鏡的小正太。
於是,他和小李子一樣。
最大的執念,就是證明自己。
全裸,剃光頭,甚至在《瑞士軍刀男》裡全程飾演一具屍體,而且還會時不時放連環屁。
尤其是當他放著屁奔向大海,竟然直接變成了人形噴氣式混合動力賽艇。
真·眼界大開。
看得出來,蛋妞為了證明自己,真的拼了。
時隔多年,一直混跡於獨立電影的他又變成了我們認不出來的樣子,一個瘋狂越獄的鬍子拉碴男。
這一次,他玩得就是心跳,上演了一場真·阿茲卡班的囚徒——
《天才計劃》
影片原名《逃離普利托利亞》,因為要在國內院線上映所以改成了《天才計劃》。
海報上鬍子拉碴的蛋妞,再也不是我們記憶中的哈利波特。
臉上每一處髒兮兮的痕跡,都能看出他想要轉型的野心。
還有他的眼神。
那是一種想要逃出監獄的極度瘋狂與勢在必得。
於是有人說,這是繼《肖申克的救贖》以來,看過最好的越獄電影。
故事的背景,設置在1973年的南非。
這是一個戰火紛飛,極不人道的地方。
白人警察肆意屠殺黑人,射殺小孩子就像打獵一樣簡單,沒完沒了的種族衝突,讓當地的一半黑人備受鎮壓。
而白人呢?
要麼悠閒地在沙灘衝浪遊泳,那么喝著冰鎮果汁享受人生。
簡直一面天堂,一面地獄。
男主角蒂姆·詹金出生在一個自由的家庭,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他向來看不慣這樣的作風。
更何況,他還有一個黑人女朋友。
於是,詹金和另一個白人同志史蒂芬·李都加入了一個叫做「非洲人國民大會」的組織,目的就是為了建設一個沒有種族歧視,實現民主自由的南非。
但可想而知,組織的秘密活動有多艱難。
不是被白人視為敵人,就是遭到警察的迫害和監視。
在一次街頭髮炸彈傳單的過程中,詹金和史蒂芬不幸被警察抓獲,並且分別喜提牢飯12年和8年。
關押他們的這座監獄,叫做「普利托利亞」。
這裡沒有罪大惡極的搶劫犯,也沒有喪盡天良的強姦犯,更沒有十惡不赦的殺人狂魔。
反而更多的是一些倡導自由的良心犯。
但待遇,卻比其他的監獄要差很多了。
不許帶筆,怕這些人會寫下什麼,不讓聽收音機看報紙,怕他們聽到外界反暴政的吶喊,不讓互相說話,怕他們互相宣傳自由的理念。
囚犯們每天的日常,就是在獄警的監視下完成吃飯,幹活,洗澡,睡覺等一系列活動。
稍有異動,殘酷無情的獄警便會在囚犯身上射滿窟窿眼。
尤其是對黑人囚犯,手段就更慘無人道了。
被打,被罵,被虐待,甚至被索套活活勒死,根本不當人看的。
但蒂姆就不一樣了。
作為機械天才的他,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技多不壓身」,他從剛進入監獄就開始認真打量這裡的每一處。
用強大的大腦構思該如何逃出去。
於是,在他的奇思妙想中,本片還給出了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越獄方式——
配鑰匙。
然後從監獄大門走出去,堂堂正正地追逐自由。
好傢夥,影史上越獄片千千萬,大部分都是通過一點一點挖隧道,或者找下水道漏洞越獄。
但如此直白不做作的方式,閱片無數的廠長還真是第一次見。
也許,這也和影片的主題有關吧。
確定了越獄手段,詹金就開始實施行動。
他白天接受著一遍又一遍的高壓檢查和繁重的體力勞動,晚上躺床上便開始頂盯著鎖孔苦思越獄之道。
在戒備森嚴的監獄裡,到底該用什麼做鑰匙呢?
直到第23天,他終於從一百種方法中總結出了最有可能實現的那一種:用木頭。
於是,在獄友的幫助下,一個環環相扣,默契合作的作戰計劃就誕生了。
白天獄警在的時候,獄友就假裝咳嗽,或者故意把餐盤掉在地上,儘可能多地引起獄警的注意。
然後蒂姆就趕快趁機觀察腰間的鑰匙。
等到了晚上,憑藉大腦中的記憶,一點一點畫出來。
別看這麼一把小小的鑰匙,但只憑藉記憶複製,且比例要達到分毫不差,可是一項大工程。
就這樣白天看,晚上畫。
足足有50天,蒂姆才成功做出第一把鑰匙,並在夜裡成功打開了自己房間的一道鐵門。
但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因為他發現牢房最外面的一層鐵門只能從走廊上外側開啟,而且要想走出監獄,還不知道有多少扇門在等著他們。
困難一重接著一重。
但每次,蒂姆都會想出巧妙的應對策略。
為了躲避搜查,他們將製作好的鑰匙藏在監獄的各個角落,所有的獄友仿佛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大家在獄警的眼皮子底下默契十足,共同完成同一個目標。
有人說,這部電影也可以叫做「哈利波特在監獄配鑰匙的日子」。
沒有魔法,沒有特效,沒有金手指。
只有強大的意志和嚮往自由的決心。
電影全程都是讓觀眾屏氣凝神的緊張氣氛,甚至大氣都不敢喘一下,生怕隔著屏幕驚動了獄警。
其中有兩個萬分驚險的瞬間,讓廠長印象最為深刻。
一個是詹金想辦法打開單側門這場戲。
他利用木質的掃帚把兒,製作了一個「超長鑰匙」,通過鐵柵欄從內側打開鐵門。
然而就在成功的那一刻,鑰匙突然從木棍上掉下來。
廠長的心瞬間和詹金一樣,懸在了嗓子眼。
好在聰明如他,馬上將泡泡糖粘在木棍的頂端,一點一點將走廊地上的鑰匙粘起來。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直到他小心翼翼地將鑰匙拿到手,這顆心才徹底放在肚子裡。
還有一場,因為晚上工作量過於繁重,導致詹金直接睡過頭。
暴走的獄警瘋狂砸他牢房內的東西,忽然從他牙缸裡發現了一塊製作鑰匙的木頭廢料。
那一刻,蛋妞的演技簡直達到了本片的最巔峰。
渾身冷汗,嘴唇緊閉,滿目驚恐。
而這一切的緊張情緒,他還強忍著不能表現出來。
他故作鎮靜地向獄警解釋,木塊是自己製作的照片支架。
等到對方將信將疑地走出牢房,躲過一劫的詹金瞬間癱倒在地,剛才的一切玩得就是一個心跳啊!!!
講真,越獄這種事,真的太考驗心理素質。
而值得注意的是,本片是根據真實的歷史故事改編的,片中的每一位人物均有原型。
原型本人蒂姆·詹金,還參與了電影劇本的創作。
這讓廠長更加佩服這位意志力超強的勇士。
入獄404天,15扇門,他做了39把鑰匙,這也許是史上最直接,最有創意,最高難度的越獄方式。
不然,我們也看不到今天這部劇全程無尿點的影片。
當三位主角成功逃出普利托利亞,坐上計程車離開南非,互相激動親吻大笑的那一刻。
廠長忽然想起了Beyond曾唱給曼德拉的那首世界名曲——
今天只有殘留的軀殼,迎接光輝歲月,風雨中抱緊自由。
一生經過彷徨的掙扎,自信可改變未來,問誰又能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