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免費文物鑑定(打造文物市場高質量發展的)
2023-07-03 19:38:22 4
市文化旅遊局介紹,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文物藝術品交易若干規定》經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於10月1日起施行。這是全國首部社會文物領域地方性法規。該法規將通過設立上海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易服務中心、支持文物藝術品保稅展示交易等舉措,打造文物藝術品市場高質量發展的「上海標準」「上海方案」。詳見↓
推動轉型升級,優化文物市場發展模式
圍繞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文物拍賣經營活動,在嚴格遵守《文物保護法》等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前提下,創新服務模式,推動文物市場提質增能。
一是設立上海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易服務中心。為文物拍賣經營活動和藝術品交易提供場所、設施、鑑定等服務,並對通過服務中心開展文物拍賣經營活動的拍賣企業實行名單制管理。
二是推動文物藝術品市場數位化轉型發展。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通過電子商務新業態、新模式,開展文物藝術品在線展示、交易、定製服務等活動。對文物拍賣企業開展的在線文物拍賣活動,通過「一網通辦」、告知承諾等方式,簡化拍賣標的審核流程,提高審核效率。
健全管理機制,夯實文物市場發展根基
圍繞提升社會文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建立健全社會文物領域相關管理機制,形成開放、活躍、誠信、有序的文物市場新格局。
一是建立服務中心監管機制。針對創設的服務中心,後續將通過上海市文物局制定的服務中心管理辦法和服務中心制定的相關交易規則,加強交易主體和交易活動的有效監管,形成政府管服務中心、服務中心管拍賣企業的監管模式,實現服務與管理相結合。
二是建立文物鑑定專業人員培養機制。《若干規定》針對文物商店、文物拍賣企業缺乏鑑定人才和現有人員專業適配度低等問題,明確由上海市文物局制定文物鑑定專業技術人員培訓、考核、懲戒管理辦法,指導社會文物行業協會定期舉辦文物鑑定專業技術培訓,對考核合格的人員頒發合格證書。市場主體在申請文物商店設立許可或者文物拍賣許可證時,取得合格證書並達到相應專業技術能力的人員視同符合條件的文物博物專業技術人員。
三是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文物市場新型監管機制。《若干規定》明確,要搭建全市統一的信用信息監管平臺,制定信用分級分類管理辦法,根據企業許可、備案、日常監督檢查結果、違法行為查處以及企業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等情況,評定其信用等級,並作為實施差別化分類監管的依據,讓守信者「降成本、減壓力」,讓失信者「付代價、增壓力」。
支持創新實踐,激發文物市場發展活力
圍繞集聚資源、便利交易、提升效率,在社會文物管理綜合改革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實踐創新、制度創新。
一是實施文物臨時進境「6個月×N」制度。「6個月×N」制度是國家文物局在社會文物管理綜合改革試點中,授權上海實施的全國唯一的自貿區保稅區內文物進出境創新制度,即可以6個月為單位連續申請文物臨時進境延期復出境。實施一年多來成效顯著,上海已成為國內外知名企業辦理文物進出境的首選口岸。後續將進一步完善監管制度,滯留時間每累計滿二年再次申請延期復出境時,須增加一次實物審核。
二是支持文物藝術品保稅展示交易。提升保稅展示交易整個流程的便利程度,方便保稅狀態的文物藝術品參與國內交易性展會,推動形成文物藝術品保稅展示交易新模式。
稿件來源:「上海發布」微信公眾號、「樂遊上海」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