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兒莊電影首映式(電影九蘭今起全國公映)
2023-07-03 22:24:53
由導演朱丹執導的電影《九蘭》,9月16日在位於北京悅薈廣場的首都電影院舉行首映禮。電影基於新中國成立初期十三陵水庫建設的真實事件創作,以「初心未改志不移,九蘭花又開」為主題,傳達出「九蘭精神」所代表的「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現實意義。其中,塵封半個多世紀的珍貴彩色影像資料,也首次通過大銀幕和觀眾見面。
電影《九蘭》劇照。受訪者供圖
大量珍貴歷史素材首次亮相
十三陵水庫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一項重大國家工程,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親臨現場參加義務勞動。北京40萬民眾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160天建成十三陵水庫的壯舉,曾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廣泛關注。由九個姓名中都帶「蘭」字的年輕姑娘組成的「九蘭組」,是十三陵水庫幾十萬建設者中的傑出代表。
如今的十三陵水庫,已經發展成為一座集防洪、保障十三陵蓄能電廠發電用水於一身的綜合水利設施。新時期更是在休閒旅遊健身等產業方向上取得迅猛發展,成為首都 「菜籃子」和生態果園,為群眾提供休閒旅遊勝地的同時,十三陵水庫還建成了專業比賽場地,為鐵人三項奧運比賽及諸多國內外賽事提供服務。
電影《九蘭》以修建十三陵水庫時「九蘭」的事跡為原型,由三代水庫建設者文化和思想觀念的衝突,呈現為祖國建設而薪火相傳的無私奉獻精神以及新時期年輕建設者們如何不忘初心勇於奉獻的新風貌。「十三陵水庫建設過程中,無數個『九蘭』身上發揚的『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精神,成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建設者們拼搏奮鬥。正因如此,才有了祖國今天的繁榮富強。」電影《九蘭》的導演朱丹表示。
十三陵水庫建設者中的「九蘭組」合影。受訪者供圖
影片創作階段,劇組走訪了健在的「九蘭組」老人們,搜集整理出大量從未面世的珍貴歷史素材,通過藝術創作的手法,將「九蘭精神」再次挖掘出來。現年已經83歲高齡的金淑蘭就是其中一位,首映禮當天,金淑蘭老人回憶了當年水庫建設的艱辛,也感慨如今日新月異的發展,「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為現場觀眾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想教育課。
由「九蘭」後人創作的國畫《中華九龍松》也在首映禮現場亮相,象徵著「九蘭精神」根植於全國建設者精神世界當中。中國文聯原副主席、著名導演丁蔭楠肯定了影片「通過三代人的家庭故事,傳承自強不息精神」的結構,期待能夠獲得更多年輕觀眾的認可。
片場真實還原了「水庫建設現場」
電影《九蘭》拍攝過程中,得到了北京宣傳文化引導基金會、北京市昌平區委宣傳部、昌平融媒體中心等各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導演朱丹率領電影《九蘭》主創團隊,力求在敘事結構和藝術水準上進行創新和突破。
電影對當年的水庫建設現場進行了真實還原,建設過程中的打夯比賽、「勞動號子」對歌等場景也融入其中。受訪者供圖
劇組尋找到60多年前的施工設備和極具時代特點的服裝、場景等素材,對當年的水庫建設現場進行了真實還原。早已成為古董的推土機、傳送帶等,都基於十三陵水庫博物館的實物素材進行設計。建設過程中的打夯比賽、「勞動號子」對歌等富有時代氣息的場景,也都融入到了故事當中。如今十三陵水庫周邊的秀美風景、屹立在水庫路上的十三陵水庫紀念碑,也被設計進了電影情節裡。
此外,為了再現十三陵水庫建設的宏大場面,電影《九蘭》劇組動員1.2萬人次群眾演員參與拍攝。
電影中,諸多老藝術家參演,陶玉玲、謝芳、袁霞、李文玲等當年都參與過十三陵水庫的義務勞動,飾演曾經的偶像——老年時期的「九蘭」姑娘,在塑造上情緒更具感染力、富有藝術性。著名表演藝術家張勇手,實力派演員常戎、杜旭東,昌平籍著名史學家紀連海,青年演員高岫楠、楊磊、梅儷兒等都參加了演出。
首映禮之前,十三陵水庫建設者、「九蘭」原型金淑蘭老人重返水庫大壩,與到場媒體和嘉賓分享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記憶,並現場演唱「勞動號子」,再現當年建設者的勞動精神。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趙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