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讓6億人落淚(真人真事改編電影風雨哈佛路)
2023-07-03 23:09:29 1
《風雨哈佛路》(Homeless to Harvard: The Liz Murray Story)是根據Liz Murray真人真事改編的勵志電影。
來自貧民窟的美國女孩麗茲有著不幸的家庭和不靠譜的父母,捉襟見肘到了麗茲需要出門找剩飯剩菜的地步。
這樣一個家庭原因導致經常曠課的女孩,竟然逆襲考上了世界名校哈佛大學。因為她做到了這四個「不」,同時這也是觀眾們從電影中得到最寶貴的建議。
一. 不抱怨麗茲攤上這樣的爸媽,她從沒抱怨過。她一直渴望一個完整的家庭,但她沒想過換掉她的父母,或者出生在不一樣的家庭。
她理解母親因為疾病所承受的痛苦,和面對自己時的愧疚。她也稱讚過爸爸有思想,「我愛我的爸爸,我愛我的媽媽。」是麗茲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試想現在身邊的人,不抱怨的人有多罕見。家境富裕的孩子,抱怨父母不陪伴;普通家庭的孩子又埋怨父母給不了想要的生活;家長也偶爾吐槽一下,看看人家孩子成績怎麼那麼好。
不管是出於真心還是發洩,抱怨的話說出口,負能量已經在心理生了根。不抱怨不是不表達,不爭取,而更多的是一種陽光的心態,一種助人前進的正能量。
二. 不服輸當人們說著「命中注定」的時候,意味著放棄了抵抗,你已經認輸了。而哈佛女孩麗茲卻從不認輸,她不想自己重蹈媽媽的覆轍。
母親的離世對她打擊很大,沒有錢為媽媽安葬也讓麗茲十分難過。當她的朋友哈裡斯邀請她賺點容易錢的時候,麗茲拒絕了。自己的生活已經夠慘了,向命運低頭只能一直墮落下去。
麗茲的成績一直不錯,這是因為她利用碎片時間,從未放棄學習。即便是那樣的家境,即便是流浪的日子,麗茲從未遠離書本。而這樣的不放棄,也為她今後的成功打下基礎。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而準備好的人是從未放棄的人。有時候咬咬牙堅持一下,就會看見曙光。
麗茲從未隱瞞自己的過去和經歷,她將劣勢變優勢,也正是因為她勇於面對自己。不抱怨和不埋怨都體現了麗茲的不自卑的端正心態,能讓她將自己的經歷分享出來,感染她人,也讓她得到了想要的機會。
麗茲本人
比如在申請大學的時候,麗茲的成績固然不錯,但她太需要這個機會了。她的故事讓她脫穎而出,她成功地進入學校學習。
在紐約時報獎學金最後一輪的論文答辯上,麗茲選擇的課題與自己關聯性很強。在面試的時候,她大方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最終成功獲得了獎學金,並成為了那個勵志的哈佛女孩。
每一年考上哈佛大學這樣高等學府的學生有很多,但有麗茲經歷的人不多。麗茲的故事的確很典型,逆襲的故事總是被人津津樂道。
麗茲有天賦,就算曠課也考100分;即使環境惡劣,也堅持讀書;即便不被看好,也決定靠知識改變命運。
麗茲
麗茲的故事讓來自普通家庭的孩子有距離感是肯定的,「我不是她,我也無法成為她。」
的確,成功很難複製,甚至說無法複製。但從電影中我們學習的是精神、是建議。學會這四個「不」,一定會在自己奮鬥的路上取得好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