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的產業調整發展到哪裡(三線城市高端產業集結號)
2023-07-04 07:42:40 1
發達國家經濟體系的核心是用服務業對財富進行再分配,而被分配的財富則源於中產階級。中產階級主要來自於高端製造、科技、網絡、金融、國際貿易等高端產業創造的高薪崗位。不管服務業佔比有多高,發達國家的基石永遠是佔比可能更少的「高端產業」。
過去十年,以及未來,中國最大的任務就是擴大「高端產業」規模,擴大中產階級規模,打造經濟「第一驅動力」。
經過十年發展,大部分省二線以上城市都建立了一定規模的「高端產業」,但三線城市仍然以中低端產業為主。未來城市之間的競爭將從規模向質量轉變,只有那些能打造出「高端產業聚集」的城市才有未來,而無法實現產業升級的城市將走向沒落。今天談談那些正在形成高端產業集群的「明日之星」。
一、洛陽
裝備製造、機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石油化工
洛陽工業實力雄厚,三線建設時期組建了十多家部級科研院所,工業體系完備,是中國裝備製造的領導者之一,蛟龍號、墨子號、天眼等重大工程都有洛陽的參與。目前洛陽形成了四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分別是裝備製造、新材料、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石油化工。此外,洛陽在新能源、軌道交通、電子信息等領域也有較強的實力。當然,洛陽最高端、最有前途的產業還是文化旅遊業,作為四大古都之一,洛陽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有5A景區5個,4A景區25個,A級景區82個,旅遊資源堪比一省,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未來旅遊將成為洛陽第一大產業。
二、襄陽
汽車、新能源、新材料、裝備製造、生態農業
汽車:襄陽是二汽最大生產基地,擁有汽車全產業鏈,年產值超2000億。
生態農業:年產值2000億左右,以「中國有機谷」為平臺打造現代生態農業,襄陽牛肉麵、襄陽高香茶、農業旅遊、農業電商都具有了較高知名度;
裝備製造:形成了軌交裝備、航空航天裝備、農機裝備、環保裝備、智能裝備為核心的高端裝備製造業,擁有七家上市公司,年產值超千億;
新能源、新材料、醫藥化工、電子信息等產業也都達到了數百億的規模。
三、贛州
新材料、裝備製造、現代家居、生態農業、電子信息
贛州有三大傳統產業:第一大產業是稀土和有色金屬冶煉,年產值在千億元以上;其次是家具製造,產值也已突破千億;第三是生態農業,水果、生豬、生態旅遊,尤其是贛南臍橙,天下聞名。
贛州近年高新產業發展迅猛,電子信息、家電製造、裝備製造等產業聚集度也達到了一定規模。2020年新開工項目總投資超5000億,重點投資領域有:氫燃料電池、鋰電池、光伏電池、汽車電子、新能源汽車、高端電機、環保家居、智慧家居、醫療器械、數字經濟、印刷電路板、LED半導體、5G設備、智慧型手機、新材料、電子元器件等。這些產業未來每年將為贛州帶來1200億以上產值。
隨著高科技產業迅猛發展,贛州未來會不會成為新的高科技城市?讓我們拭目以待。此外,贛州還是客家文化中心,文化旅遊也是贛州重要的發展方向。
四、蕪湖
汽車、電子電器、新材料、網際網路、文化娛樂
蕪湖是三線城市中高新技術產業最齊全的城市,也是紮根網際網路最深的三線城市,湧現了37、三隻松鼠、中公教育等優秀的網際網路品牌,說蕪湖是三線城市網際網路第一城應該沒有異議。而在製造業領域,蕪湖也高端盡顯。
這份工業品產品表單,質量之高,規模之大,技術之強,甚至可以讓一半的省會城市自嘆弗如。
五、濰坊
裝備製造、電子電器、海洋化工、生態農業
濰坊有三大強勢產業:首先是生態農業國內第一,無人能敵;其次是柴油發動機,能效比做到了全世界第一,年產值超2000億;第三,電聲元器件世界第一。
濰坊正在培育的千億級產業集群還有: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海洋化工、電子元件等。從工業實力看,濰坊不遜色大部分二線城市。
六 、柳州
汽車、冶金、軌道交通、現代建築、裝備製造、現代食品
柳州是廣西第一大工業城市,工業實力在三線城市中首屈一指。傳統的汽車、鋼鐵產業自不必說,新興產業也漸次崛起:1、柳東新區的新能源汽車和軌道交通;2、柳北的智能電網、機器人和裝配式建築;3、柳江區的智能家電;4、魚峰區的生物醫藥;5、柳城的冶金、精細化工等。
此外,柳州招牌美食螺螄粉近年也異軍突起,熱潮席捲全國,網紅李子柒專門跑去柳州建設生產基地。柳州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商機,柳南區創建了以螺螄粉產業化為核心的現代農業產業園,今年產值有望突破100億,未來市場空間甚至可達千億。
七、保定
汽車、新能源、裝備製造、智能電網、生物醫藥
保定是河北重要工業城市,擁有1個國家級開發區,22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工業建設面積達500平方公裡。目前重點培育汽車、智能電網、生物醫藥、智能裝備、環保工程、文化旅遊六大產業集群。保定有高等院校17所,在校大學生22萬,院士工作站34個。雄安新區迅速推進,大批高科技企業宣布入駐,而保定是雄安科技產業化的舞臺。
我認為,保定未來是一座充滿想像的城市!
八、株洲
軌道交通、航空航天、裝備製造
軌道交通是株洲的名片,早在2015年就產值過千億,成為中國首個千億級軌道產業集群,也是三線城市中較早擁有千億級產業的城市。此外,株洲在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生豬養殖等產業上也有較強實力。
除上述城市,臨沂的食品、建材、醫藥,連雲港的醫藥,寧德的新能源,滄州的化工等,也有很強的實力。總之,未來三四線城市要想崛起,僅靠傳統工業已經難以實現,必須向更高端、附加值更高的產業進軍,並形成規模效應。
歡迎關注猴軍集,地理、城市、經濟、文化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