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為什麼要用神話結尾(神話愚公移山的真正結局)
2023-07-03 13:02:19 48
尾生抱柱,至死方休。
愚公移山,排除萬難。
前一個是可歌可泣的悽美愛情故事,河水過梁,尾生為堅守與女子的信約,最終抱著梁柱死去。
後一個是大智若愚激勵人心的神話寓言,所念隔山海,山海也可平,一世無法踏平,那就生生世世。
通過這兩個故事,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身上堅守信約,堅持不懈的品格。
也有人會覺得尾生很傻,水來了不知先走,非要原地等死,但是我們不能用今人的眼光去看古人,在古人的信念裡,有一些堅守與我們是不一樣的。
而愚公移山的故事,更是婦孺皆知,但今天為何要說這個故事,因為小主在讀民國文存裡的中國神話時,講到的愚公移山,與我們小時候在教科書裡的結局略有不同。
我們先看看書上愚公移山的故事。
取自《湯子列傳》,且說在冀州的南面,河陽的北面,有兩座巍峨高大的山,一叫太行一叫王屋。
北面的愚公,已經90歲了,耄耋之年,他住在山下,覺得這兩座山阻礙在他們面前,出入十分不方便,就帶著全家的人要去移山,先挖山上的土,投入到渤海裡去。
這時候住在河曲的智叟看不下去了,嘲笑他說:
「你已經是90歲的人了,盡你一生之力,也不能撬動這山的一毛一發,你何必空廢力氣呢?」
愚公堅定的說:
「不要出此言論,我雖垂垂暮年,但我死了以後還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盡也,只要年年不停挖山,而山是不會生長的,這樣終有一天,會被移走!」
尋常的「愚公移山」故事,說到這裡就已完了。
而在《湯子列傳》裡,大家知道是因為愚公感動了天神, 命令大力神誇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那兩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
但是神話裡是這麼說的,可能要打破大家的認知了。
因為自從愚公和智叟說了這話之後,他並沒有動手開始移山。
到了第二天起來一看,那兩座山都沒了,他的門前就成了一大片平地。
原來愚公和智叟談的話,被那山上住的操蛇之神聽見了。
操蛇之神,就是神話中的山神,手裡拿著蛇,所以叫操蛇之神。
他想了想,愚公竟然有這樣的決心,太行山和王屋山是遲早會被填到渤海中去的,到時候他就沒有居住的地方了,不如早做打算,來與其對抗。
操蛇之神打定主意後,決定向天帝求救,就把愚公要移山這事告訴了天帝。
天帝告訴他:
「這事不難,只要吩咐誇娥氏二子,把這兩座山搬到別處去,你也一同搬過去,就沒什麼事了。
愚公只是想移山嗎,並不是為了和你作對,他看見山沒有了,並不會追究啥。」
誇娥氏,就是神話中力氣很大的神。
操蛇之神聽了天帝的話,很高興的回到了山中,天帝就吩咐兩位力氣很大的神來移山了,這兩位都是誇娥氏的兒子,他們一人背著一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部,另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
在極其短暫的時間內,就把這兩座山移的遠遠的。
第二天,愚公開門一驚,太行與王屋兩座高山在眼前消失了,家門前面一片平坦,他還沒搞清楚這是什麼原因。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看過《湯子列傳》你愚公移山的朋友,大概已經知道了這與民國文存中記載的神話寓言並不一樣。
列傳中,是因為天神被愚公堅韌不拔,不畏艱難的精神所感動,最後命兩位大力神移走了山。
而神話中主要是因為天帝為了操蛇之神的居住之地著想,才下令讓大力神搬走了山。
但小主更喜歡列傳中移山的原因,它代表著一種美好積極向上的精神,表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信心和毅力。
也讓我們聯想到另一個美好的詞語:大智若愚。
所以只要有恆心毅力的人,必定山海可平,有舟可渡!
感謝閱讀,敬請關注!
資料來源:《民國文存29 中國寓言與神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