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陳強演的老電影(86年國產老片陳佩斯主演)
2023-07-03 03:20:48 1
近日,陳佩斯在《人民日報》發文,談及喜劇創作者不僅要表演精進,更要關注文本,喜劇是引人發笑的藝術,但內核是擺脫困境。
陳佩斯,在喜劇上的成就,基本上可以對標周星馳了,他的「二子」系列,開創了內地小人物喜劇,引領了一個潮流。
「二子」系列,也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系列,一共5部:《父與子》(1986)、《二子開店》(1987)、《傻冒經理》(1988)、《父子老爺車》(1990)、《爺兒倆開歌廳》(1992)。
整個系列從陳佩斯飾演的二子準備高考開始,然後是高考失敗進行一系列的嘗試,他如何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定位,陳強陳佩斯父子應該說代表了當時大部分平民的謀生狀態,同時也反映了很多時代矛盾。
當下正值高考,第一部《父與子》對現在的學生和家長有著很深的教育意義。
01、「望子成龍」
電影的矛盾建立在父子衝突上,父親一心希望兒子考大學,將來有個好出路,有時候怕他出去亂竄,將他關在屋裡學習。
兒子呢,自知不是學習的料,經常和父親鬥智鬥勇,跑出去談戀愛,和女友看電影;騙老爸工廠找他,自己帶朋友鄰居看球賽;趁老爸上班的空檔,偷跑出去和兒時的好友順子做起了賣服裝的生意。
故事後半段,父子之間短暫和解,二子頭懸梁,徹夜讀書,長期的奮戰,神志不清醒,最後高考在考場上睡著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結尾老頭子用板車拉著考場上睡著的兒子回家,令人無限唏噓,隨著陳強一曲《拉車難》的響起,看著父親的背影,讓人看著看著就心酸起來。
結局鄰居的孩子出生了,老頭子無可奈何地說了一句:「笑吧,笑吧,將來有你哭的時候」。
影片通過父子關係推動劇情,製造戲劇衝突,同時穿插一些80年代的社會矛盾和價值觀碰撞,有對知識的渴求,還有對金錢、時尚的期盼,涉及了個體戶、南下、未婚生子、迪斯科等話題。
一部喜劇片,卻能結合當時的時事,拍得如此深度,內核充滿了悲劇,父母一廂情願為子女籌劃未來,望子成龍的殷切期盼,最後卻適得其反,放到現在也不過時。
不得不誇讚陳強陳佩斯這對父子,倆人太有才華了。陳佩斯比較熟悉,但對於陳強,年輕點的影迷可能有點陌生。
陳強,人民的表演藝術家,銀幕上第一反派,他是《白毛女》裡的黃世仁、《紅色娘子軍》中的南霸天,塑造的反派角色是中國電影難以跨越的高峰。
早期,陳強老師塑造的反派角色遭到很多人恨,後期他的喜劇人見人愛,他一直秉承著壞就壞到透,樂就樂個夠,表演上來去自由。
令人遺憾的是,老爺子2012年不在了,享年94歲。
02、沒有電影廠願意拍《父與子》
陳強陳佩斯為什麼會拍「二子」系列,有幾個原因:
第一,1983年《夕照街》的大獲成功,開創了平民化喜劇電影模式,父子倆決定把電影中的形象「固定化」;
第二,受到日本寅次郎故事的啟發,父子倆想著外國電影都有,咱們自己也做一個系列;
第三,當時的電影人都喜歡拍藝術片,玩深沉和黑暗,他們想通過喜劇,為人民多送去一些歡笑。
80年代初期,拍電影都是計劃拍攝,電影廠找劇本,然後找編劇潤色,之後再分配導演以及幕後工作者,基本上屬於領導讓拍什麼就是什麼。
陳強陳佩斯的《父與子》屬於平民喜劇,在當時不是主流,根本沒有電影廠願意拍,據說陳佩斯曾拿著劇本到西影廠找吳天明,也就是那個提攜第五代導演的大佬。
他當時都沒有見陳佩斯,只是派一個副導演對陳佩斯說:西影廠主要拍藝術片,這類電影我們不做。
無奈之下,陳強陳佩斯父子決定自己拍,並找到一家民營公司投資,中間拍攝一半的時候,電影局前來警告,說必須掛靠電影廠,私人不能拍。
陳強老爺子畢竟資歷老,人緣廣,電影局後來也沒有追究,所以《父與子》成為了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沒有廠標的電影。
拍完了,但沒有人敢買,老爺子脾氣上來了,直接到電影局拍桌子,最後電影局讓中影公司一次性收購,簡單點來說就是成本收購。
《父與子》意義非凡,這是內地電影脫離體制,走向獨立製作人的一大步,當時許多人不理解陳強老爺子的用心良苦,說他掉錢眼裡了,但他就是這麼「軸」,只要為了中國電影好,他就去做。
03、兩位女演員
除了陳強陳佩斯以及《大宅門》三老太爺劉佩琦之外,兩位女演員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是妞子的扮演者於莉,另一位是三丫的扮演者劇雪。
妞子活潑大方,在電影中不斷換裝,儼然成了一場時裝秀。
早期於莉出演過《今夜有暴風雨》、《愛與恨》、《十五的月亮》等影片,她的美貌和落落大方的氣質,連張藝謀都誇讚過。
90年代初,她前去香港影壇發展,雖然演過《衝擊天子門生》、《猛鬼入侵黑社會》、《刀劍笑》等作品,但香港影壇美女眾多,內地女演員某種程度上又會受到排擠,自然是不溫不火。
90年代中期,於莉轉戰電視圈,在出演《新包青天之俠骨神算》時,和馬景濤產生了感情,不過這段感情只維持了2年。
許多同學對她最熟悉的一個角色應該就是蘇有朋版《絕代雙驕》的邀月宮主了,是評價最高的一位,將邀月的高貴和冷豔拿捏得穩穩地,演活了這一角色。
劇雪,《父與子》是她的第一部電影,本色出演二子的妹妹,陳強都誇讚她有表演天賦。
她笑起來很純淨甜美,容易讓人過目不忘,和葛優合作《上一當》,演過馮小剛的《永失我愛》,憑藉《鳳凰琴》感動了萬千觀眾,在90年代紅極一時,經常登上雜誌封面。
電影領域開花,電視劇領域同樣成績斐然,《親情樹》中蘇雨欣一角斬獲飛天獎視後,同時還演過胡軍版《朱元璋》的馬皇后、《茶館》的張秀英。
她和導演何群曾經有過一段婚姻,兩人分開後沒有吐槽,只有維護對方,遺憾的是,導演何群2016年就不在了,而劇雪也一直是單身狀態。
《父子情》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父親用板車拉兒子回家,這是最經典的一個鏡頭,也是一個時代的記憶。
其實放到當下的話,陳強老爺子代表的不正是在門外等待孩子高考的父母嗎?他們「望子成龍」的意願絲毫不弱於陳強飾演的老奎。(撰文: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