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陽樓景區概況(嶽陽樓從路邊老舊建築到國家5A景區)
2023-07-03 06:24:50 2
「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嶽陽樓作為三大名樓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及三大名樓中唯一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歷代文人騷客來此,留下眾多名篇。北宋範仲淹寫下《嶽陽樓記》後,更使之著稱於世,它不僅是嶽陽人注目的焦點,還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目光。然而,它也經歷過曲折歷程,在新中國成立後,才得以逐漸再現輝煌。
□嶽陽晚報記者 馮剛
最初可隨意出入
後被保護起來
「新中國成立初期到上世紀70年代初,嶽陽樓、點將臺等都很破舊,沒有圍牆,沒有被保護,也不收費。」嶽陽市民陳凱說。
陳凱,57歲,嶽陽樓旁的老居民,他見證了嶽陽樓從未被保護,到拆樓大修,再到如今成功擴建的全過程。在其七八歲時,他和小夥伴常常到嶽陽樓玩耍,那時,嶽陽樓就像路邊一個很隨意的古老建築,無人管理,幾乎任何人均可隨意進出樓內,導致樓體破舊情況嚴重。
進入上世紀70年代,嶽陽樓被保護起來,啟動門票收費制,周邊加了圍牆。最初的圍牆沒有如今高,調皮的孩子會悄悄翻越圍牆入內玩耍。那時,生活條件普遍偏低,也未實行計劃生育,一家四五個,甚至六七個孩子的情況比比皆是,飯菜尚且難以吃飽,哪敢奢望花錢去玩。而此時,嶽陽樓門票定價為2分錢,這是嶽陽樓最早的收費標準。
「原先樓體沒有一根釘子,後來加了木釘。」陳凱說,不久,嶽陽樓開始大修,樓體被拆除進行修整,不少木料出現腐化、蟲蛀等問題,經大修後,加上木釘的樓體更加堅固,嶽陽樓從此煥然一新。
擴建嶽陽樓
古貌添新姿
說到嶽陽樓的開發與保護,離不開一個人,就是畢生從事文物保護工作的鄒律資。他介紹,自清代以來,嶽陽樓多年未經大修,飛簷上的琉璃瓦多處脫落、雜草叢生,四根擎天柱已被白蟻蛀空。
1982年,嶽陽樓及其公園交予文化部門管理,從解決管理體制問題入手,直接推動嶽陽樓大修。
當時,作為文保入門新手,鄒律資間接參與了嶽陽樓的大修,此次大修嚴格按照「修舊如舊」原則進行。1984年5月1日,嶽陽樓大修竣工並對外開放。
1988年1月,嶽陽樓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以嶽陽樓為核心修建沿湖風光帶的景區建設工程,正式納入城市建設的工作重點並著手實施。2007年5月1日,嶽陽樓新景區擴建後舉行開園儀式,同年9月6日,嶽陽樓新景區舉行竣工慶典暨汴河街開街儀式。
在嶽陽樓景區擴建的同時,君山愛情島主題景點同心湖、愛情園、有緣橋也相繼驚豔面世。2011年9月26日,嶽陽樓-君山島景區順利晉級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短短30年,見證了嶽陽經濟的飛速發展,這也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人民安居樂業後力量的積澱。」對此,鄒律資感到無比幸運。
繼往開來護城樓
醉心於文物保護的鄒律資,對嶽陽樓始終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
2004年,鄒律資邀請黃鶴樓、滕王閣、蓬萊閣、鸛雀樓、大觀樓「樓主」來到嶽陽,舉行名樓結盟籤約儀式,並籌建中國歷史文化名樓保護協會,鄒律資被推薦為中國名樓協會會長。此次結盟,成就了嶽陽樓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樓中的領銜地位,影響著中國文化名樓的文物保護、文化研究和經營合理利用。
鄒律資不斷深度挖掘嶽陽樓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特色,開發嶽陽樓文化旅遊等系列項目。經他領銜參與和設計操作,巴陵勝狀、五朝樓觀等一批文化景點相繼建成,《情系嶽陽樓》《嶽陽樓神韻》等文化展覽相繼展出。
與時代同行,攜夢想前進。近年來,嶽陽樓在實際工作中始終貫徹「文物保護優先」的工作方針,科學護樓,依法護樓,使天下名樓的保護工作邁上新臺階。
「嶽陽樓制定了已通過國家文物局組織專家評審、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實施的嶽陽樓文物保護規劃,我們將依法依規對文物進行管理和保護。」嶽陽樓景區相關負責人說。
今日嶽陽樓,神奇更壯美。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歷屆嶽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文物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的悉心呵護,以及廣大幹群的擁護。未來,仍需要市委、市政府的高瞻遠矚、英明決策,仍需要廣大幹群的共同謀劃、共同奮鬥。如此,才能讓嶽陽人民乃至全國人民的精神家園更加熠熠生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