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雄超級城市群(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怎麼建)
2023-05-26 06:35:03
京津雄超級城市群?古來燕趙地,今日京津冀自元代以來,京津冀地區就是政治經濟發展中心,今日這裡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也是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吸納人口最多的區域之一,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京津雄超級城市群?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京津雄超級城市群
古來燕趙地,今日京津冀。自元代以來,京津冀地區就是政治經濟發展中心,今日這裡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也是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吸納人口最多的區域之一。
2016年,我國「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2017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對《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的批覆中再次明確:發揮北京的輻射帶動作用,打造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被正式提上了日程。
曾經,世界上有著名的五大城市群: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倫城市群、歐洲西北部城市群。這些區域內,城市高度密集,人口規模巨大,城市間具有建立在分工明確、各具特色、優勢互補基礎上的密切的經濟聯繫,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最活躍、最重要的區域。
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廊坊、石家莊等城市在內的京津冀城市群,一經提出就鎖定了「世界級」的目標。2014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中首次提到「京津冀城市群」,並明確其目標是「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將其與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並列,視為「國民經濟重要的增長極」。
「天津、北京兩個超大城市群擁有4000多萬人口,產業結構互補、地緣相近,擁有世界級創新中心、全球知名大港、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有可能在我國首先形成世界級城市群的都市連綿帶。」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劉秉鐮表示。
國家頂層設計的謀劃從來少不了來自智庫的「超級大腦」們的支持。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不斷推進,學界關於其系統性理論解釋和科學的政策設計也不斷完善。一直以來,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依託985人文社科基地、2011協同創新中心,圍繞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研究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劉秉鐮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在世界級城市群評價與空間結構、區域協同機制、區域產業分析等方面積累了一批研究成果。
在此基礎上,2017年4月,南開大學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院揭牌成立,並定下了自己發展的「小目標」:打造中國頂尖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智庫,國際一流的區域協同發展理論創新高地和高度國際化的區域政策交流平臺。劉秉鐮出任該研究院院長。其帶領的團隊為破解「京津冀世界級城市圈怎麼建」積極建言獻策。
自成立以來,研究院積極發揮區域經濟學的學科優勢,對於區域協調發展、城市群研究、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理論研究和比較研究。
「京津冀協同發展不僅僅涉及三地經濟社會發展,對我國長期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總體空間布局也將產生深遠影響。」劉秉鐮認為,當前,我國正處於由大國向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推進將成為中國形成新的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支點。
政策的制定需要大量詳實的數據支撐。2017年,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院成立了中國區域經濟應用實驗室,建設了具有高度學術價值、社會價值的中國城市發展指數平臺,包含城市生活質量、城市營商環境、房價走勢、城市薪資水平、城市創新和生產率、城市協同發展六大指數,通過大數據計算分析來評價區域經濟發展狀況。
南開大學區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蘭冰告訴記者,目前,該指數平臺還正在建設當中,指數數據每三個月更新一次,目前涵蓋全國85個城市,共搜集了12大類、200多項數據。
「關於具體指數評價結果預計今年上半年可以對外公布,相關數據將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研究提供有力支撐。」李蘭冰說。
2019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從全局的高度和更長遠的考慮來認識和做好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這一重要講話,推動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
劉秉鐮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提出五年來,取得了很多成果。首先是完成了這一重大國家戰略的頂層設計,解決了幹什麼、誰來幹、怎麼幹、在哪兒乾等關鍵問題;其次提出了雄安新區建設的千年大計;再次,隨著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和功能完善,解決北京大城市病、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進入快車道;最後,三地協同發展機制逐步落實。
五年過去了,從表面上看,人們並沒有看到想像中的全面開工建設的圖景。然而,湧動在暗流之下,京津冀三地卻漸漸心向一處。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用五年的時間,進行科學論證和認真準備,完成了『選準方向、搞好設計、打好基礎、形成機制』,這是最重要的成績。」劉秉鐮說。(記者 段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