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昊解謎第1447期(數智觀察蟹天蟹地)
2023-05-26 03:14:42 4
立秋後,菊香蟹肥,正是吃海鮮的最佳時節。湛江開漁後,蝦蟹價格飆升,但仍供不應求,皮皮蝦一斤80元也不愁賣。中餐講究不時不食,在秋高氣爽,海鮮正肥美的季節,舌頭著實應該沉浸在蟹黃膏肥的美好中。
天眼查大數據顯示,近些年,隨著市場消費能力和養殖產量的同步發展,海鮮產業規模呈逐年上漲態勢,我國現有超21萬餘家海鮮相關企業。其中「蟹」企超2.8萬家,佔整體海鮮相關企業的13.3%。
蟹:不止營養價值高 科技含量也逐步增高
從行業分布來看,海鮮相關企業主要分布在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兩者佔比超過96%,其中批發和零售業最多,佔57.60%,住宿和餐飲業佔38.65%。這說明,零售渠道依然是海鮮銷售的最重要渠道。相比在餐廳就餐,人們還是習慣在外買了海鮮,自己回家做著吃。
相比整體海鮮類企業,「蟹」企的產業化程度更低。「蟹」企分布數量最多的行業是農、林、牧、漁業,佔64.54%,其次才是批發零售業,佔29.26%。值得注意的是,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是「蟹」企分布第三多的行業,佔比為2.39%。
「蟹」科技類公司,大都為農業科技、漁業科技、水產科技公司,且經營範圍同時涵蓋蟹養殖、銷售及農業或水產養殖技術開發等。不少企業還擁有相當數量的「蟹」相關專利信息。
僅以「大閘蟹」為例,「一種淡水大閘蟹養殖方法」、「鑑別陽澄湖大閘蟹的方法及試劑盒」、「柔性自適應大閘蟹抓取夾具與自動抓取裝置及使用方法」等這些都是與大閘蟹相關的專利信息。
從如何養殖、鑑別到抓取、包裝、運輸,毫不誇張地說,「大閘蟹」走向消費者餐桌的每一步,都帶著一種智慧財產權。
江蘇大閘蟹橫行世界 遼寧海鮮低調有實力
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省的海鮮相關企業數量最多,共2.7萬家,佔全國12.86%;其次是山東省,有超2.5萬家相關企業,佔比12.07%。另外,擁有超萬家海鮮相關企業的地區,還有遼寧、福建和江蘇三省。而「蟹」企分布最多的前三個省份是江蘇、安徽、遼寧。
值得關注的是,江蘇是「蟹」企最多的省份,海鮮相關企業數量也排在全國前五。因為水網密布,江、湖、河、庫、塘,五水並存,江蘇大閘蟹產量一直佔據著全國的半壁江山。中國市場上的大閘蟹品牌眾多,但只有來自江蘇省蘇州市境內的「陽澄湖大閘蟹」知名度最高。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河蟹市場2017年大閘蟹總銷售額為778億元,其中,陽澄湖大閘蟹約為300億元,佔比40%。可以說,大閘蟹雖小,但早已經成為撬動江蘇地方經濟發展的「大槓桿」。
除此之外,說起海鮮大省,除了江蘇省,遼寧省也不容忽視。不管是海鮮,還是蟹相關企業的數量,遼寧省都位居前三。
遼寧省海域廣闊,遼東半島西臨渤海,東臨黃海,是我國緯度最高的海域,較低的水溫使得海產的生長周期長,能夠積累更多蛋白質、脂肪和胺基酸等營養物質,因而,海鮮品種繁多,口感也鮮甜肥美。在遼寧海鮮中,不僅遼參、鮑魚享譽全國,梭子蟹、皮皮蝦、鮁魚等,也都是國內海鮮中的精品。
立秋過「蟹」登場 節日經濟助力海鮮市場增長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國內消費水平的提高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海鮮越發成為常態化的用餐選擇,消費者蛋白攝入結構中的水產蛋白佔比不斷提升。
近十年來,我國海鮮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數量也以15%左右的年增速,持續穩步上漲。「蟹」企變化與整體海鮮市場變化趨勢基本保持一致,但波動幅度更大。去年受疫情影響,海鮮市場稍有下滑,蟹企波動幅度較大,同比增速,已從兩位數降至個位數。
今年以來,海鮮市場開始逐步恢復。相信以「蟹」消費為主的節日經濟熱潮將會促進海鮮市場迎來新一波增長。
此外,隨著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消費品種的優化和消費理念的轉型,以及國內銷售渠道和網絡的不斷開拓,未來,我國整體海鮮消費市場還擁有較大增長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