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話粵語大結局(粵語中唯一的北佬詞彙是什麼)
2023-05-26 12:33:39 3
//
瘋狂粵語 | S2E06
張衛健帶來的一股新風
//
1999年的夏天,音樂老師要求所有小朋友學一樣樂器——豎笛。雖然時至今日我也不太清楚這一要求除了增加豎笛銷量外還有什麼特殊用意,但那段時間,小朋友們下課就不再嘻哈玩鬧了,而是切磋技藝。其中有部分吹得好的人,不僅完成能把書上的曲子,還能在看電視的時候把沒有樂譜的曲子一個音一個音地試出來。現在想想都有點好笑,那一根塑料做的破笛子,怎麼會有那麼大魔力呢?
自此我才知道了張衛健版的《西遊記》,直到現在我還記得「全花果嶺中一帶獨霸一個洞」那句要怎麼吹。
雖說深圳是個北方城市,但還是有很多說粵語的小朋友,於是這首豎笛曲從六班傳到五班又傳到全年級,接下來就是全年級又重新看了一遍這部劇(我也想不到我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見證了挖墳這種現代人才有的生活樂趣)。然後有兩個字就開始病毒般地流行。
「跌渣(需配合手勢)!」
當時我只能聽得懂「渣」這個字,但是知道不是在罵「人渣」之後,我也就沒care。直到兩個星期以後,我突然心血來潮,問了一個普通話還不錯的本地同學:
「那個跌渣是什麼意思啊?」
「就是電視劇裡的一句詞啊。跌就是掉的意思。」
「不是吧!為什麼要用掉渣這個詞啊?」
「這個詞形容帥啊!」
「不是啊,這個詞明明是形容土啊!我們都會說一句話,叫:土得掉渣!」
「哈哈哈,你已經夠土了,還說別人土得掉渣?」
「對啊!比我們土的人,我們才說他是掉渣!你們居然用來說人帥?」
最後這句回擊,我憋了兩分鐘才想到,從此我和他也很少交流了。
「跌渣」出現的前十年,流行詞彙大多是南學北漸,再「大普通話主義」的北方人民,也知道「埋單」、「炒魷魚」、「打工仔」和「灑灑水」(最後這個詞上過春晚,不要問我為什麼,反正它就是上過)。
但除了「跌渣」這個詞,就似乎真沒有北學南漸的詞彙,直到移動互聯時代,不知道為什麼有些詞會被網友推火,最後廣東人民也一起用了。大概也算是一種北學南漸吧……
我第一個知道這樣屬性的詞是「深井冰」,第二個是「蛇精病」。當我真的看見有廣東朋友操著廣普用這兩個詞溫柔地互噴的時候,我忽然想起了我那位普通話還不錯的同學。
他大概不知道,即便「北方人」也不是鐵板一塊。說「深井冰」的是天津人,那可是帝都的護衛,洋氣得很;說「蛇精病」的是陝北和甘肅的老鄉,那是真·土得掉渣!
//
作者 | 耗叔
配圖 | 西遊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