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富城2022有新電影開拍嗎(完全消失在八佰的鋒芒裡)
2023-06-12 19:49:05
疫情之後,中國電影市場逐漸回暖,前有管虎的《八佰》狂卷30億票房,後有國慶檔《奪冠》、《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三大片雲集,頭部效應十分明顯,在幾部大製作影片的裹挾下,有不少影片因為無法迴避鋒芒而紛紛落得一個票房慘澹的結局。但在這些落敗的影片中,有一部港片《麥路人》被我們低估了。
《麥路人》上映時,《八佰》風頭正勁,觀眾們的吸引力都被《八佰》吸了去。作為文藝片《麥路人》根本沒有掀起大的浪花,就被埋沒了,上映首日票房不足200萬,可謂十分慘澹。
那麼《麥路人》真的那麼差嗎?如果影片真的一無是處,就不會在幾個電影節上獲得極大的關注了,去年的香港金像獎榜單上更是獲得了10項金像獎提名,那麼,為什麼被專業人士看好的影片,在內地卻不受待見呢?
首先,影片講述的故事發生在香港,關注的是香港底層普通人的生活疾苦,這對於內地觀眾來說,不甚了解,代入感不強。
其次,文藝片本來受眾就小,香港的文藝片關注度自然更低。
最後,關於「麥路人」這個群體,我們關注的太少了。生活節奏如此快捷的現代人,多會關注自己的命運,對於邊緣人的生活狀態,了解很少,這個話題也太沉重,人們總喜歡避重就輕。
其實,影片有不少亮點值得一提。
首先就是影片藉助「麥路人」這個生活群體,來展現現代生活的一個側面,是一個比較獨特的視覺。
「麥路人」指的是底層那些無家可歸,晚上到24小時快餐店休息的人。他們往往從事著低下卑微的工作,沒有穩定收入,沒有固定的住所。
白天,他們活躍在破舊貧困的巷子裡,晚上到24小時快餐店借宿,說是借宿,其實不能躺著,只是坐在餐椅上,趴在餐桌上睡,天一亮就離開,不能耽誤人間做生意。也有快餐店不接納他們,比如影片中也有一段麥路人被驅趕出的片段,場景很是心酸。
其次,影片的導演名不見經傳,但演員陣容卻實力十足,不但有郭富城、楊千嬅擔當主演,更是有萬梓良、鮑起靜、張達明、劉雅瑟傾力加盟。他們也在影片中奉獻了出色的表演,特別是張達明憑藉此片還獲得了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獎。
郭富城在劇中的表現很不錯,他飾演的博哥,曾經是投資界的大佬,後來因為虧空公款而鋃鐺入獄,出獄後,不願意面對母親和妹妹,成了一個麥路人。他熱心地幫助身邊人,為他們找工作,與他們分享自己的經驗,最後甚至為了幫助「媽媽」捐出了自己的救命錢。
從人生巔峰到窮困潦倒,郭富城演出了角色的落差,哪怕細微的表情都滲透著宿命的無力感、滄桑感。
博哥與楊千嬅飾演的歌女有一段真摯的感情,認識十年,沒有太多的交流,最後她卻陪他度過了一生中最沒落的一段時光,讓博哥沒有孤獨離開,楊千嬅的演技一直在線。
同樣出色的還有張達明,在影片中,張達明的表現讓人眼前一亮。瘦削的臉,亂糟糟的頭髮與鬍子,只有一雙眼睛還算精神,一看就是一個落魄人。
這是張達明息影很多年之後接拍的角色,在此之前,他患病了,他自己曾說,就是不化妝也能出演這個角色,這個角色的病態與虛弱,與他現在的身體狀況很契合,一舉一動都看不出演的痕跡,他與角色合二為一,所以,他拿了金像獎的最佳男配。
還有萬梓良飾演的等伯,不看演員表,你絲毫看不出那個人是萬梓良。在筆者的印象裡,萬梓良還是電視劇《流氓大亨》裡的方謹昌,《胭脂扣》裡的袁永定,果然是歲月不饒人哦,萬梓良老了,老了的萬梓良讓曾經喜歡他的觀眾不認識他了,也許,因為蒼老,他的演技也到了一定的境界,在影片中,他就是等伯,而不是演員萬梓良。
劉雅瑟在影片中飾演苦命的女人「媽媽」,一個連名字都沒有角色。她嫁給了她老公,有了女兒,老公卻意外去世,婆婆把她和女兒趕了出來,認為是她剋死了自己的兒子。婆婆嗜賭如命,賭債卻讓「媽媽」去還,最後她還清了婆婆的債務,卻因為連夜做工,猝死……
影片中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不幸,但他們卻心地善良,大家之間互幫互助,在人情冷漠的城市裡,大家相擁取暖,有了家人般的照顧與關懷,這是屬於他們的小幸運。影片曾被譽為「中國版的小偷家族」,卻多了一些溫情與傳統元素。
《麥路人》或許不是最典型的港片,在觀眾們心裡港片幾乎是武俠片、警匪片的代名詞,但卻是很有特點的港式文藝片,新穎的題材,演員們精湛的演技,打動了許多專業人士的認可,否則不會獲得金像獎10項提名。
現在影視作品多的是豪宅華車、俊男美女的都市題材,而忽略了對底層民眾生活的揭示,《麥路人》卻能獨闢新徑,描繪了一群掙扎在貧困線上的人的邊緣人生,對這個時代,對於觀眾們而言,影片也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從這一點來說,《麥路人》的價值不是票房多少能衡量的,它的意義被低估了。文/惜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