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周末適合帶孩子玩的地方(暑期帶娃去哪兒玩)
2023-06-19 13:10:42 1
夏日「高溫模式」開啟,旅遊市場也逐漸升溫,到哪裡可以在玩樂的同時避暑納涼,成為很多家長暑期帶娃遊玩的首要考慮因素。有人選擇前往海濱島嶼、森林公園清爽消夏,也有人選擇就近市內的水世界,來一次樂趣滿滿的「親水遊」,還有人選擇前往博物館、展覽館來一場研學之旅,在場館內吹著空調學習豐富的文化知識。
2022夏日已經全面來襲,一起來看看東莞市內有哪些暑期好去處。
「避暑遊」 青山碧水間尋覓夏日清涼
夏日炎炎,清涼的水上樂園是避暑遊玩的好去處。在東莞,就有隱賢山莊、龍鳳山莊、松山湖陽光海灘、金竹灣等多個景區擁有大型主題水上樂園項目,這其中,也有不少精彩愜意的遊樂活動,吸引著不少市民前來尋覓夏日清涼。
「中考結束後,我就跟同學來到虎英水上樂園玩了。這裡空氣清新、綠草如茵,擁有眾多水上玩樂設施,可享受到刺激又有趣的水上活動。」東莞南城中學趙同學說。在東城的虎英水上樂園,有超級大喇叭、超級衝浪池、螺旋滑道等多個精彩勁爆的遊樂項目,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這裡一起享受歡樂時光。虎英公園水上樂園在一條青山碧水的峽谷中綿延而建,糅合了獨特的天然環境地勢以及巧妙的設計構思,內設多個遊泳區域,在「海浪池」旁還提供了沙灘區域,棕櫚樹下擺放有沙灘椅,可以盡享陽光浴,而環流河也擁有百餘米長的環繞衝浪道,提供了有趣而刺激的娛樂環境。
「進入7月份以來,學生開始放暑假,伴隨著高溫天氣,我們這裡迎來了遊客入園高峰,在做好防疫基礎的情況下,平均日接待量能達到上千人次左右。」虎英公園水上樂園工作人員介紹,隨著氣溫的攀升,前來遊玩消暑的市民比平時增加不少,小年齡段的兒童、學生及家長是來遊玩的「主力軍」。與此同時,筆者走訪發現,諸如虎英水上樂園、南城樂民水上樂園等也提供了遊泳培訓的課程。這些水上樂園、室內遊泳館每天午後人氣火爆,前來消暑的市民很多,也有不少是家長帶著小孩報名學習遊泳的。「讓孩子學遊泳,不但可以強身健體,也可以培養一項必備技能。」市民王女士如是表示。
「研學遊」 邊走邊學中收穫別樣樂趣
隨著暑假來臨,孩子們短暫告別學校,親子遊、研學遊成為旅遊市場的「主力軍」。東莞市內研學方面,無論是景區、旅行社,還是文博機構,都在進一步整合各類特色資源融入研學課程中,迎來了暑期親子研學遊團隊。筆者在採訪過程中發現,親子家庭往往更青睞於主題樂園、博物館以及親近自然的文化體驗,在親子遊玩互動之餘也能讓孩子增長不少知識。
莞香,是東莞本土的一項國家級非遺項目,是東莞歷史元素的沉澱。7月16日,位於東莞東城街道烏石崗工業路4號的莞香文化博物館開啟了暑假親子活動——莞香非遺文化研學。其中設置了包括參觀莞香博物館、觀賞香道表演、體驗傳統手工制香以及品嘗莞香茶等環節。據了解,莞香博物館由廣東尚正堂集團建設,而尚正堂的傳統香製作技藝(莞香製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通過莞香非遺文化研學,家長和孩子們可以一同了解莞香歷史文化以及學習手工莞香製作工藝等知識。
「在博物館講解員的帶領下,家長和孩子們焚香品茗,在這段尋香之旅中,享受獨具韻味的暑期體驗,在領略莞香魅力的同時,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與熱愛。」莞香文化博物館負責人介紹,通過莞香非遺文化研學這一活動,將中華自古傳承的香道文化以及東莞本土的莞香底蘊充分展示,有利於推動莞香產品和莞香文化「走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莞香。
此外,位於東莞麻湧鎮的創客坊—古梅園也早早推出了暑期古梅研學遊,讓孩子們在戶外課堂中體驗農事勞作,學習傳統農耕文化。經過三個月的培育管理,原本種植在古梅農業園裡綠油油的秧苗已經結滿了金燦燦的稻穗。7月10日,古梅園舉辦了水稻豐收節,在這裡,家長和孩子們不僅能夠體驗水稻收割的樂趣,還能夠扎稻草人、打穀、抓魚、乘坐觀光小火車,探索不一樣的田園樂趣。據了解,古梅園近期還推出了葡萄自助採摘,入園摘葡萄即可贈送小火車觀光券。
據了解,2017年至今,全國各省市相繼出臺相關文件以推動研學旅行的開展,2022年《東莞市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工作指引(施行)》的推出進一步規範了市內研學實踐,可以看出,目前「研學旅行」逐漸成為傳統教育界、素質教育界、旅遊界共同矚目的話題,成為新的風口市場。
「展覽遊」 文化視角下探訪城市魅力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氣質所在,訴說著城市歷程,賦予了城市獨特的個性。正值暑假,東莞市內嶺南美術館、東莞圖書館、莞城美術館、洪梅美術館、可園博物館等各大展館「新展」不斷,家長也可帶上孩子一同前去,在樂學樂遊中沉浸式感受東莞的文化底蘊,以及感受歷史寶藏的深厚魅力。
「以美為媒,以畫言說」,位於莞城的嶺南美術館在暑期期間舉辦了《嶺南藝象——2022新時代美術創作作品展》。作為該館今年的美術大展,此次共計展出300多件作品,並通過建設新時代、美好新生活、秀美新河山等部分進行呈現,可謂主題豐富、內容多樣、風格鮮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全省美術的創作水平。筆者了解到,「東莞題材」作品是本次創作展覽的亮點之一,無論是過往還是現階段的東莞城市建設和人民生活,在美術家的筆下都得到了不同層面的廣泛反映。例如《莞邑非遺》《旗峰過雨》《建設中的東莞南站》等作品接近東莞市民的生活,觀者不難感受到和作者以及與東莞這座城市之間的情感串聯。
除了「打卡」美術館得到情操陶冶外,還可以去往市內的大型博物館參觀,既可開闊眼界,又可增長知識。其中,不得不推薦的就是東莞市博物館舉辦的《大唐寶藏——法門寺地宮文物精粹特展》主題展覽。「地宮一開,便是半個盛唐」,筆者走訪獲悉,此次展覽截至8月21日結束,這既是一次空前的唐代宮廷國寶精粹展,更是「東莞品質文化之都·大美中華文明」系列特展的重頭戲。系列展覽共計展出法門寺博物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精美展品60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29件,並以沉浸式的手法全景展現唐朝發達的物質文明和燦爛文化,讓觀眾以第一視角深度感受大唐的繁盛與輝煌,置身其中,猶如穿梭時空,重溫盛世榮光。(胡蝶)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秦小傑
校對 | 李紅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