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家》裡最動人愛情語錄(小敏家大結局網友熱議)
2023-06-19 21:26:13 2
熱播劇《小敏家》終於迎來了大結局。
這部改編自伊北同名小說的都市情感劇,聚焦中年婚姻這個主題,一上線便引發熱議,直到現在還一直頻頻登上熱搜榜。
在小敏一家的感情故事中,似乎每一個中年人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乾脆利落的劉小敏,無法忘懷失敗婚姻的創傷,她渴望愛情,又害怕婚姻。
爭強好勝的李萍,拒絕平庸渴望絢爛,積極努力生活卻仍未能如願。
率性天真的劉小捷,愛得熱烈,恨得果敢,走過沉沉浮浮,才發現原來平平淡淡才是真。
離開與複合,低谷與勇敢,劇中每個人的遭遇,無一不是我們成人感情世界的縮影。
而其中暗藏的4個婚姻真相,更是把中年人的情感現實剖析得淋漓盡致。
沒有完美的感情
走下去全靠堅持
年少不知愁滋味,中年方知萬事艱。
人到中年,生活難免有熨不平的褶皺,婚姻也會遇到橫流險灘。
能不能跨過坎坷,趟平崎嶇,全靠當事人是否願意硬撐。
作為整個劇的靈魂人物,劉小敏和陳卓的婚姻一波三折,牽動了很多人的神經。
領完證的那一天,小敏哼著小歌翻看著兩人的結婚證,陳卓在旁打趣道:
「你掐我一下,我看看是不是在做夢?」
別看兩人現在甜甜蜜蜜,可在這之前也經歷了許多坎坷。
因為大多數的中年人的身上都背著沉重的行囊,負重前行。
和所有的中年夫妻一樣,再婚的小敏和陳卓同樣也是面對著生活中的諸多壓力。
孩子即將高考,為了不影響孩子,他們只能收起自己的感情,做「地下工作」。
而劉小敏雖單身多年,卻從未走出原來的失敗的感情陰影。
她害怕婚姻,更不願與過去的人有絲毫瓜葛。
陳卓中年創業異常艱辛,忙到沒時間吃頓正經飯,只能用方便麵湊合。
加之彼此社交圈的重合,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讓他們的感情更是蒙上了一地雞毛的刺痛。
慶幸的是,陳卓沒有因困難重重而放棄,而是想盡辦法消除矛盾、化解衝突。
在小敏沒有做好準備時,他能用隱忍和耐心去等待、去堅守。
也能夠在大半夜到小敏家樓下直接表明心意。
而劉小敏也足夠勇敢,聽到陳卓的事業上有需要她主動提出幫忙。
一路相互的支持和陪伴,也讓兩個人的感情日益深厚,成為了彼此的「戰友」。
正如塗磊說的:
「婚姻不是建立在輕鬆的談天說地上,而是建立在長期的行為和付出裡。」
真正長久的婚姻,靠的不僅僅是愛,更是堅持不懈的信念。
當然,婚姻裡的堅持不是死磕,而是不給自己留遺憾。
恰當的堅持,是感情的助燃劑,更是婚姻的粘合劑。
維繫婚姻的關鍵
從來不是孩子
網上曾有一個熱議話題:
「你會為了孩子維繫不幸福的婚姻嗎?」
評論區有一個答案,讓我印象深刻:
「明明知道婚姻是墳墓,難道還要把孩子拉進來陪葬嗎?」
的確,孩子或許是感情的橋梁,但絕不是婚姻的枷鎖。
劇中被罵得最狠的,是金波。
他曾是人人稱羨的「九江小王子」,但父親的工廠倒閉後,金波的事業一落千丈。
投資失敗欠下40萬元債務後,他以給兒子送東西的名義,投奔前妻劉小敏。
見劉小敏職業安定,收入不錯,還有一套不小的房子時,金波起了小心思。
他想藉助兒子,緊緊地拴住劉小敏,達到復婚還債的目的。
於是,金波哄騙兒子,死皮賴臉地住進了劉小敏家,口口聲聲說,找到工作就搬出去。
但他卻從來都沒有認真找工作,而是不斷地遊說兒子,撮合他們復婚,甚至教唆兒子:
「你媽自尊心強,你得由遠到近、慢慢地、有層次……」
可惜兒子很清醒,一口回絕:「你們早已不在一條路上。」
劉小敏也不糊塗,不管金波如何討好、獻媚、賣慘,她始終冷眼相對。
成年人的世界,除了孩子,還有愛和責任。
想起楊瀾說的一句話:
「婚姻最堅韌的紐帶,不是孩子,不是金錢,而是精神的共同成長。」
當你無助軟弱時,給你愛的力量和溫暖的抱抱。
當你沮喪落魄時,陪你共擔風雨守望幸福。
而這,才是婚姻的真正要義。
婚姻裡沒有完美的伴侶
只有相互理解的伴侶
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曾說:
「我們總是很執著找一個完美伴侶,開始一段稱心如意的感情。
在結婚時,沒有做好忍受差異的準備。」
是啊,愛情可以挑剔,但婚姻需要理解接納。
如果一味地追求完美,最終受傷的只能是自己。
李萍從小爭強好勝,愛慕虛榮,總想找一個有錢人,過光鮮亮麗的闊太太生活。
前夫陳卓原本是學霸,能力出眾,可他嚮往簡單平凡的日子。
不甘願平庸的李萍果斷離婚,與同樣有野心、敢拼敢闖的生意人洪衛結為夫妻,她也成了幾大公司的董事。
洪衛滿足了她對婚姻所有美好的設想,地位、身份、金錢、浪漫,李萍全都擁有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們沒有孩子,可洪衛卻說:
「咱這輩子都不要孩子,我見不得你受那罪。」
李萍感動了,全身心地愛著洪衛,不遺餘力地幫他打拼事業。
可再華美的袍子,也免不了爬上蝨子,沾染灰塵。
洪衛因偷稅入獄後,李萍才被告知,他在國外有一個5歲的私生子,生於他們婚後沒多久。
一時間,李萍事業坍塌,婚姻破裂,親友眾叛親離,唯有前夫陳卓對她伸出援手。
此時,她才真正明白,不是前任不完美,而是她自己太苛求。
正如傅雷說的:
「世界上究竟有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呢?
撫躬自問,自己又完美到什麼程度呢?」
人到中年,誰的婚姻沒有幾個情緒垃圾。
真正讓人難受的,不是情緒垃圾本身,而是內心的不接受。
學會理解,才能執子之手,與之偕老。
懂得接納,才能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生活看上去平淡沒有波瀾
但誰也離不了誰
年少時,總以為怦然心動的愛,才是幸福婚姻的起點。
人到中年,經過歲月滄桑方知,細水長流的愛才是最打人心的那抹甜:
「別吃涼的慄子,拿暖風吹一吹,吃涼的胃不舒服。」
「心情不好,來抱一抱,我帶你去一個地方。」
「別急著下樓,今天風大,你別凍著」
「再生氣也不能不吃,吃飽了就更暖和了。」
……
陳卓和劉小敏相處的點滴,簡簡單單,沒有太多的驚喜,卻莫名地讓人舒服暖心。
沒有年輕人戀愛的青澀熱情,更多的是日常的朝夕陪伴。
中年的感情,難免有磕絆,陳卓和劉小敏的感情也不例外地曾擱置過一段時間。
在分開之時兩人的眼眶紅了又紅。
兩個人早已成為對方的精神支柱,誰也離不開誰。
雖然生活看上去是日復一日地更迭,但彼此牽掛惦念,互相關注,讓每天都變得不一樣。
正如彈幕裡一位網友說的:
「雖然生活就像左手握右手,但誰又能說這不是另一種浪漫呢。」
因為,塵世的屋簷下,心動只能維持一剎那,心定卻能相守一輩子。
我們終其一生追求的,不過是心安神定的婚姻:
不求跌宕起伏的轟轟烈烈,只求左手摸右手的踏實相守。
不求感天動地的山盟海誓,只求柴米油鹽醋的平平常常。
不求激情四溢的耳熱心悸,只求流年似水般的長相廝守。
▽
看過一個故事。
禪師問弟子,怎樣才能除掉空地裡的雜草。
有人用鏟子,有人撒石灰,有人用火燒,還有人乾脆連根拔除。
禪師笑而不語。
待到秋天時,弟子發現自己的地裡依然雜草叢生,而禪師的那塊地,則是一片金燦燦的莊稼。
原來,最好的辦法,是讓內心不荒蕪,雜草才無處生根。
其實,土地如此,婚姻亦然。
每段婚姻的起點,都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曠野。
但經過歲月流轉,總會遭遇雜草侵擾,風雨浸染。
尤其人到中年,肩挑事業,背負生活,或許紛爭不斷,或許暗流湧動。
但只要心中有堅持的信守,有妥協的信念,有理解的信任,有不離不棄的信心,婚姻生活的曠野終將永無雜草,收穫滿滿的愛。
就像《小敏家》推薦語寫的:
「婚姻遠不能定義我們的生活,但愛可以。」
人生沒有圓滿的結局,婚姻也沒有完美的選擇。
重要的是,認清真相,依然熱愛;經歷風雨,依然勇敢。
縱然婚姻未來不可知,至少可以無憾地說:
當下,我珍惜;將來,不後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