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標採購與公共資源交易 迎接新巨變
2023-12-10 17:24:41 3
2016年11月5日,一年一度的「採購鏈生態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著名經濟學家賈康、張立群,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勝軍、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教授薛克鵬等到會並發表主旨演講。會議吸引到了來自學界、政府、國有集團型企業、金融、物流等領域的300多名專業人士踴躍參與,為推進「網下無交易、網上全公開」全線上時代到來,為構建網際網路+產業環境下的新生態貢獻智慧與力量。本次會議由上海匯招信息系技術有限公司(易招標)主辦,中國招投標協會公共資源交易分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公共採購分會指導,《新華社》、《人民日報》、《第一財經》、《商業評論》、《中國經營報》、《經濟觀察報》以及《今日頭條》、《B2B行業資訊》等多家媒體對論壇進行了全程的關注與報導。
招標投標與公共資源交易是我國國民經濟與企業經營活動當中十分重要的一環,信息化的程度直接關係到產業鏈的綜合效率與成本控制,也是繼消費領域經歷了電商革命後,對資源及產業領域全面升級與重構最直接的切入點。伴隨著網際網路+產業、供給側改革、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等國家戰略的不斷深化,公共資源交易與招標採購全流程的電子化受到政策層面的持續關注。
2011年11月《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出臺,2013年2月《電子招標投標辦法》頒布,為招標採購領域的電子化制定了依據與標準。這推動「網際網路+招標投標」的新時代。2015年7月李克強總理提出《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同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方案》明確指出:要在2017年底6月底前在全國範圍內形成規則統一、公開透明、服務高效、監督規範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基本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全過程電子化。
這一舉措為我國「網際網路+公共資源交易」確立了時間表,意味著全社會B2B、G2B交易全線上時代正在加速到來。這是一個總額高達數十萬億元之巨的市場,交易全線上的實現必將極大地改變這個領域的面貌。
全線上時代具備「網際網路+產業」業態的全部基本特徵。上海匯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我國招標採購領域的知名專家張利江對其總結如下:
第一,各方是基於自願的平等交易,各類業務的賣方公平競爭;
第二,政府開放市場,買方開放信息,不僅是物理空間的開放,更是思維空間的開放;
第三,包括政府及其部門和下屬交易中心在內的各方高度協同;
第四,實現了招標採購人員的技能分享、場所等設施的分享。
「全線上」已經成為整個招標採購鏈發展的必然,但它不會一蹴而就,實現的路徑也尚未清晰,其中仍然面臨著幾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第一,巨大的交易機會與市場主體間能力的不匹配。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我國公開招標採購的交易金額超過25萬億元,而線上交易的比例不足10%。更要緊的是,既具備法律諮詢能力,又精通招投標實務的IT供應商少之又少,真正合格的第三方交易平臺也為數不多,這極大限制了交易全線上化的進程。
第二,政府與市場主體之間的功能布局尚不明確。儘管國家在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和招標投標電子化的過程中,特別強調要鼓勵交易系統的市場化競爭,要求政府不得限制和排斥市場主體建設電子交易平臺,但真正得到政府認可和接納的第三方平臺很少。如何真正落實簡政放權,實現政府職能轉變,成為交易全線上發展的一大制約。
第三,如何讓第三方交易平臺真正合乎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發揮在專業領域的引領性作用,避免在招標採購和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形成新的壟斷和信息孤島,對於實現交易的全線上化至關重要。
網際網路對生產與生活帶來的改變與重構極富顛覆性,快速推進網際網路+招標採購全線上的實現,無法忽略這個最大的時代背景。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網際網路精神,將在當下商業的每一個環節留下最深刻的烙印。招標採購與公共資源交易自然也不例外。鼓勵各方融入共建第三方平臺,最大程度實現信息的對稱、提高參與各方的效率,促進相關基礎設施的共享,並在此基礎上整合物流、法律、諮詢、金融等周邊服務,快速形成基於交易全線上的完整的資源配置與產業生態,是B2B、G2B實現轉型升級,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降低成本的必經之路。
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洞見、思變、創新、融合是我們最好也是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