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成年人的9條社交恐懼(當代年輕人社交恐懼的成因與紓解)

2023-07-31 04:21:13 3

成年人的9條社交恐懼?來源:人民論壇網原標題:當代年輕人社交恐懼的成因與紓解,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成年人的9條社交恐懼?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成年人的9條社交恐懼

來源:人民論壇網

原標題:當代年輕人社交恐懼的成因與紓解

當今時代,網際網路對社會交往形態的擴展,催生出許多不同於傳統線下交往的互動模式與互動體驗。在欣然接納網際網路帶來的改變的同時,我們也需要警惕其對社會交往的分割效應,需要注意緊隨而來的年輕人「社恐」困局。

「線下獨處、線上熱鬧」成為「社恐」族的日常

「社恐」是「社交恐懼症」的簡稱,主要指的是行為主體不敢進行面對面的社會交往,或者說,在人前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時都感覺到有壓力、不自在,不能以正常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或者態度。「社恐」也可以說是一種社會退縮的心理狀態,涉及對人際面對面交往的迴避問題。種種證據表明,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隨著信息傳播的便捷化,人們越來越多地使用通訊工具來傳送和表達自己的態度和意見,呈現相關的信息。這導致的結果就是,人們對於身體共同在場的物理空間構成的場景,投入的注意力越來越少,甚至越來越不大傾向於與人進行面對面的互動。這似乎是個自然而然的過程:既然信息技術如此便捷,又何必勞神於線下互動?

但是,越來越多伴隨著新技術成長的90後、00後認為自己有「社恐」,他們更喜歡獨居獨處,傾向於讓自己現實的物理空間帶有封閉性,而不受身體周遭的外界打擾。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他們與外界沒有任何的聯繫,而是說他們的心思更多地放在網際網路世界之中:依靠手機、電腦等智能終端,通過網際網路來建構和維護自己的社交網絡。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他們在虛擬世界中的交往,無論是在對象、形式和內容上,都一定程度有別於在現實生活中面對面的社會交往。比如聊天不一定會涉及現實問題,多以虛擬世界中的內容為主,或者長時間投入網路遊戲。

總而言之,一些年輕人的社交出現問題,他們生活在虛擬世界中且越陷越深,「線下獨處、線上熱鬧」成為他們的日常。面對面交往中原來的溫情維度,似乎越來越多地被網絡虛擬世界挪走。至於挪到何處,實在是耐人尋味。問題的關鍵在於,過去面對面的社會交往,往往包含除了達成功利性目的之外的某些社會功能,比如人們在身體上相互靠近乃至碰觸、在情感上相互慰藉,有利於排解行為者靈魂深處的孤獨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促進他們對社會的信任感和歸屬感,等等。這樣的功能是簡單的線上交往所不具備的。此外,面對面社交對於身姿、衣著以及面部表情有一定的社會要求,行為主體為了避免交往對象及相關人員的不適,就需要對自我形象、時空節奏進行一些必要的控制和管理。這會給行為主體帶來特定的外在要求和行為約束,讓其生活更具規律性和節制感。這樣的功能,一旦年輕人不再進行面對面交往,往往就很難發揮出來。

最後,面對面的交往能夠挖掘和傳遞出許多潛藏著的知識。一些讚許、認同、鼓勵乃至逼問的意思,會通過身姿、眼神及其他面部的細微動作等傳達出來,互動對象感受到這一切,就可能受到激勵,進而更積極地調用知識儲備,甚至是實現知識上的深挖乃至創新。如果沒有面對面交往,人們可能與這種深挖和創新得來的知識失之交臂。

「社恐」困局不僅指向個人,而且具有社會層面的意義

顯然,不能忽視年輕人的「社恐」。有著「社恐」心理的人自然會受到「社恐」的困擾,這樣的人達到一定的數量,也能在群體性層面上導致隱患;更進一步,往往可能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乃至社會危機。這便是我們所謂的「社恐」困局。概而言之,「社交恐懼症」指涉的是個人,但是「社恐」困局,卻不僅僅指向個人,而是有社群乃至社會層面的意義。

就個人層面而言,「社恐」困局往往意味著相關的當事人不敢走出自己的生活舒適區,甚至因為其受到打擾,而將原來的生活舒適區進一步縮小,乃至封閉自己。這當然是對自己不自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表現,也可以說是對生活缺乏勇氣。

就社會層面而言,「社恐」的年輕人線下身體接觸的困難可能造成一系列社會問題,展現出一種社會性困局的形態。首先,可能導致社會知識創新的實用性方向難以獲得真切的把握。因為「社恐」困局意味著,人們對他人的指向現實問題的所思所想不是太感興趣,而是更多地沉浸在自己或者他人比較玄幻的、脫離於現實的虛擬景象中。與現實生活的這種脫節,雖然不至於讓人們停止知識創新,但卻可能導致人們知識創新的實用性方向難以獲得必要保證。其次,可能導致社會風氣整體上變得頹廢。由於陷入「社恐」之中的年輕人不需要與外界做太多的接觸,所以他們的生活比較容易變得散漫。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生活變得散漫,外部環境對他們社會生活、作息時間的約束力也就越弱,散漫乃至頹廢的生活方式也就越來越能夠獲得年輕人的認同。這種認同會形成一種群體壓力,反過來,讓那些意欲振奮精神、積極投身較快節奏生活的年輕人倍感壓力。最後,可能導致人口及社會再生產方面的困難。由於戀愛結婚過家庭生活是人口及社會再生產的主流形式,如果年輕人大量地存在「社恐」心理,我們就不可能指望他們能夠愉快地戀愛、結婚,過相對安穩的家庭生活。於是,也就不大可能指望他們能比較好地撫育孩子,讓孩子在比較好的關愛之下茁壯成長。這樣一來人類社會的延續,就會面臨比較嚴峻的問題。

特別重要的是,儘管有這樣那樣的危害,「社恐」在「獨立生活」的包裝之下,似乎成了年輕人的一種比較流行的生存狀態,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也是這樣一種社會困局需要引起重視的原因之所在。

「社恐」困局的成因至少包括個體心理、成長經歷、社會生活三個層面

從個體心理層面來看,年輕人「社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成因在於,成本收益的錯誤考量。的確,避免面對面的社會交往,通過通訊工具達成功利性的社交目的,或部分地實現一般性社交,能夠極大地給自己的社會生活帶來便利。但是這樣一種規避帶來的舒適只是表面的、一時的,可能讓年輕人養成不敢走出生活舒適區的習慣,讓他們更不傾向於外出與人進行面對面的互動。雖然在一時之間這樣的生活可能是比較確定的、舒適的,但是從長遠來看,其實也隱藏著巨大的危險。行為者看到了近在眼前的收益,卻忽視了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到來的巨大成本。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成因在於,年輕人不希望別人看到自己的窘境,也不喜歡強迫自己在別人面前裝模作樣。年輕人的眼界通常來說都是比較高的,志向也比較遠大。但是,畢竟他們為學業和事業奮鬥的年頭有限,缺乏在現代社會獲得成功的積累。在這樣一種情況之下,自我感覺一般的年輕人,自我評價也不高,他們通常把自己的近況看作是一種窘境,不願意在別人面前展現出來,也不願意在面對面的互動中遭受別人哪怕是真正關心意味的詢問。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於,不少的年輕人形成了「佛系」心態。他們把一些事情看得比較淡,也不希望在別人面前形成比較,更傾向於去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不可比性。但是周圍的環境特別是剛性的社會要求、評價標準卻不一定會採取這樣一種方式來對待他們,於是他們對線下的交往傾向於採取迴避的態度,轉而熱衷於線上的帶有很強虛擬性質的社會交往。

從成長經歷層面來看,當今時代的年輕人在受教育和社交活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義務教育幾乎是人人都要經歷的一個成長階段。因為存在學業成績這樣一個相對客觀的比較標準,他們在少年乃至兒童階段,就面臨不斷被拿來與其他同齡人進行比較這樣一種境遇,而且往往貫穿整個成長過程。由於比較的維度相對單一,所以能夠順利通過、獲得體系獎賞的人,自然是鳳毛麟角。於是他們中的大多數,自然就不希望自己被比較。而迴避這種比較的自然而然的方式,就是對線下的面對面互動採取抗拒的態度。

從社會生活層面來看,首先,隨著商業化力量對文化娛樂活動、休閒養生活動的介入,年輕人利用假期節日外出甚至是出境旅遊的越來越多,特別是獨自外出旅遊的更不在少數,如此一來,節假日被佔用,他們也就較少有時間顧及到家人團聚、親友聚會之類的活動了。其次,現在習慣了核心家庭生活的孩子,相對容易形成自我中心主義並視之為理所當然,不大擅長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第三,「贏家通吃」的工作生活環境,導致年輕人一旦投入到面對面的線下社交活動中時,更多感受到的是競爭的壓力,而不是情緒上的愉悅和感官上的舒適。第四,當年輕人把注意力投注於帶有一定休閒性質的遊戲時,現代社會遊戲的電子化、商業化也進一步將年輕人的社會交往活動帶向了虛擬世界,進而遠離線下的現實社交。

幫助年輕人紓解「社恐」困局的重要舉措

強化真實世界的「情感能量賦予」功能,讓真實世界的社會交往活動發揮其情感性功能。只有這樣,才能給予投身其中的人們以「情感能量」,讓真實世界帶給年輕人積極的情感體驗,而不是消極的情緒壓力。這也就意味著,需要改造我們的社會文化,讓其變得更為多樣化,更加寬容。社會文化中所包含的對於人的評價體系,要真正尊重人之為人的特點,強調每一個人都有其獨特才能,而每一種獨特的人類才能,社會都能給予其恰當的發展和發揮空間,進而贏得一定範圍內他人的尊重。社會文化所包含的評價體系變得真正多元化後,每一個特別是在兒童和青少年階段找到「更好的自己」作為目標的人,都能做自己真正擅長和有熱情去做的事情。

警惕線上線下的分割,促進年輕人形成正確社交觀。社會交往一旦在形式上可以區分為線下見面和線上溝通,其功能就會分化,進而形成對社會交往的「分割效應」。而習慣於通過線上血拼滿足各種需求的年輕人,當需要好友面對面談心以熨平情緒波動時,當身心俱疲需要肩膀依靠時,往往面臨沒有人駐足聆聽其心聲的窘境。「非有要事,不必相見」的社交觀,可能沒有注意到,情緒壓力的疏導,是見面和陪伴才能達成和實現。「非有要事,不必相見」的社交觀,隱約間包含著傾向自我封閉,不願麻煩他人的意思。其實只有共事共責、相處陪伴才能完成情感交流,有時候麻煩他人,只要是正當的、在合理限度之內,就不需要有太多的忌諱,而他人來麻煩你,可能也正是實現你綜合價值、拓展社交的好機會。

壯大心智、胸懷「大我」,幫助年輕人克服孤獨感。年輕人要從自身出發,在精神上逐步健全,在意志上日漸頑強,修煉和養成比較高尚的情操和志趣,勇於走出自己生活的舒適區。年輕人要深切地理解,無論人類在身體上如何分割,無論個體肉身如何被封閉在一個相對較小的空間裡,人類作為整體在心智上、精神上,總是或多或少連接在一起的。通過研讀經典著作,修學思想精華,可以讓一個單獨的個體壯大心智,克服現實生活中的孤獨感,釋放個體的最大能量,從而做到胸懷「大我」,形成一種時代的使命感、一種群體的責任感,將自己微薄的力量納入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洪流中。

(王水雄,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王鉉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