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觀後感作文
2023-07-31 05:10:53 2
「說實話,在看人類狂轟亂炸靈魂樹的時候,我滿腦子想的都是植物大戰殭屍。」這就是在看完阿凡達之後,我對著我們這一眾男男女女所說的話。
別誤會,這絕不是對卡梅隆大叔的不敬和對阿凡達的調侃,而是覺得這正是卡梅隆大叔的成功之處。能把一個看似很俗而且都讓人覺得俗不可耐的故事拍得這麼有創意估計也就卡叔能做到了。
很多人都在狂批這故事實在是俗。我也承認。但好萊塢經過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高度統一的流水線,商業電影的模式限定了他的故事結構只能按照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發展,否則人們就不買帳。對於商業電影,這就是災難。況且,生活在這個網絡信息普及的時代什麼樣的故事才會讓大家拍案驚奇,連呼不俗、不俗、不俗呢?
在對待商業電影創新性的態度上,我覺得卡叔真的是牛到了讓大家膜拜的地步。想想今年賣座的幾部電影,麥可曼只會利用我們對童年的美好回憶,讓一群會變身的機器人在古代奇觀上打打殺殺;艾默裡奇也就用用特技對地球毀滅做個模擬;而像哈利波特和暮光之城也只能算是小兒科了,但就是這些都讓我們嘆為觀止。估計卡叔只是撇撇嘴,然後想愚蠢的地球人,地球留給你們打打殺殺去吧。然後自己又造了一個如夢如幻的潘多拉星球。這就是創意!這是那些天天喊著阿凡達庸俗、騙錢的所謂的資深影評們戳穿了腦子也想不出的創意。不說納威人及潘多拉星球上各種動植物的造型圖是卡叔親手繪製,單就用神經元傳遞思想交流感情這種交流方式,我就願意在這個經濟危機的年頭花上近百塊到電影院去為美國人增加票房。清朝人的辮子在我們眼裡是古董,但在卡叔和他的製作團隊面前便成了交流工具。某些愚蠢的中國導演別在天天想著潛規則誰了,電影的最高境界是用一個看似很俗的故事拍出脫俗的效果。
最後說說所謂的觀影效果吧。雖然觀影的位置並不好,很熱,眼鏡很重(順便給領導們提個建議,現在不是鬧寒潮限電麼,那就讓影院多放幾場阿凡達,這集中供暖的效果真的很不錯~~)。但仍然覺得這是一次難得的視聽享受。當聖樹的種子從屏幕上方緩緩飄下時,我的第一反應不是看清它是什麼樣子,而是下意識的動了動手—想去摸摸它是什麼感覺。這也許就是傳說中的3D效果吧!
阿凡達,一部很成功反映出人的貪慾的電影。
早在廣告裡,就知道了《阿凡達》這部電影,在廣告裡,這電影裡的環境很壯美,很奇幻,並且聽說很好看,於是便迫不及待的去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講的是未來的某一天,我們賴以生存的的地球已經難以生存,於是便來到了一顆明叫」潘多拉」的星球,那是一顆樹木茂盛的星球,上面有著各種各樣的生物,還住著類似人類的智能生物,人們把他叫做」納威人」,他們比人高大,骨骼精奇,而」阿凡達」就是人類利用他們的基因創造出來的。「納威人」世世代代圍繞一顆叫世界樹的參天大樹居住,十分和睦,可人類的到來打破了這裡的寧靜,因為人類發現他們的世界樹底下,埋藏著豐富的資源,出於利益的驅使,人類就派出軍隊去與納威人」協商」,而」阿凡達」就是用來協商的工具,電影中的主角驅使著自己的阿凡達,深入當地人的部落打探消息,不久就深得當地人的信任,可後來人類的軍隊等不及了,派軍隊攻擊當地人,於是主角就帶領當地部落,同人類展開戰鬥……。.
這部電影,有著震撼的視覺效果,可是當我們在享受視覺震撼的同時,你是否在想,這部片在反映什麼?自然?人類?資源?太空?未知世界?這些或許都有,但我認為實在反映人的本性。
首先,人的貪慾。
人類為了一種優質的礦產資源,和談不成,就不惜動用軍隊,不惜以士兵們的鮮血來換取所謂的利益,這種把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真應該唾棄。
其次,人的佔有欲。
人類自己的家園地球已經被破壞,難以生存,就要去強佔他人的家園,不惜弄得他人家破人亡,完全無視其他生物生存的權力,好像自己就是上帝,可以主載一切,所有的好東西,都要裝進自己的腰包。
再有,我還感覺得到他們的破壞欲,當戰機將無數飛彈對著世界樹發射,當世界樹的枝幹被炸的粉碎,當世界樹轟燃倒塌時,那些士兵軍官竟毫不惋惜,而是歡呼雀躍,那棵樹要是在地球上,定是一棵萬年大樹啊!為破壞一棵這樣的樹而高興,我真無語
影片中的納威人,發展程度遠不及人類,只能用些冷兵器攻擊,於是人類便不把他們放在眼裡,肆意破壞他門的家園,這正反映了人們喜歡欺負弱小的心理
看完了這部影片,我開始深思……
[《阿凡達》觀後感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