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的意義中學生說明文
2023-07-25 20:29:49 1
臧克家曾經有言道:「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此話何解呢?在我看來,一個人若存在卻早已處於「蕭條之境」,那麼這個人便與死人無異了;而反過來,一個人雖已逝去,卻還處於「繁盛之境」,那麼,這個人的離去只是肉體上的消逝罷了。我們要好好理解何謂「蕭條之境」與「繁盛之境」,以便更好的遠離蕭條,走向繁盛,得以「永生」。
認識「蕭條之境」與「繁盛之境」主要由「思想」和「行為」的關係進行判定。
思想是一個人行為的嚮導,你的思想是好是壞,就決定了的為人處事的是好是壞,也就決定了你即將處於的境地如何。有些人,肚子裡一腔壞水,思想齷蹉,只會想方設法的損人利己,無疑,在這樣的思想的指引下,做出的事只能是於他人而言的壞事。試想一下,有誰會擁護一個做盡壞事來傷害他人的人呢?誠然,答案是沒有一個人。此時,這樣的人就會處於「蕭條之境」。我們所說的蕭條之境是指一個思想與世人格格不入,被他人厭倦抨擊,行為被他人斥責的境遇。這種蕭條不單單是思想上的,還是行為上的,而當一個人長期處於「蕭條之境」時,他於社會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就變成渣滓,變成不可回收的垃圾。故而處於「蕭條之境」的人,活著也與死亡無異。
而與其相對的是,有些人因為做好事,因為為他人服務,而不幸地離開了人世。這些偉大的人仍舊是「活著的」。他們都處於「繁盛之境」,他們將自己的偉大精神與寶貴行為廣為推廣。在不可計數的人身上、在世界各個角落中,我們都能見到他們的身影,感覺到他們的存在。雷鋒,英年早逝,離開我們數年,卻仍舊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中。因此,他們雖然逝去卻仍舊活著。
你是想背負黑名的苟且生活而使自己處於「蕭條之境」,還是勇於奉獻,法官發熱,使自己千古不逝,處於「繁盛之境」呢?選擇於你,這就是你要思考的活著的意義的關鍵問題。
活著不是為了用他人的死亡而換取的,活著不是用金錢來堆砌暗黑的城池的;活著往往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活著,儘管一己死去,也要救起更多的人,活著往往是為了給予,而不是索取。
活著的意義,你想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