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什麼是使動用法(文言文中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的區別)
2023-07-26 07:49:33 2
一、使動用法
文言使動用法主要有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三種:
1.動詞使動用法
指主語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動作,而是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發出這個動作,表示主語使賓語「怎麼樣」的一種用法。例如:
①項伯殺人,臣活之。(《鴻門宴》)「活」這個行為不是主語「臣」發出,而是主語「臣」使賓語「之(項伯)」發出,是「使……活」意思,全句譯為「項伯殺人,臣救活過他」。
②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陳涉世家》)「忿恚」是主語 「(吳)廣」使賓語「尉」「忿恚」,全句譯為「吳廣故意多次說要逃跑,以此使校尉惱怒。」
③叫聲屈動地驚天。(《竇娥冤》)「動、驚」分別是主語「屈」使賓語「地」「天」發出,分別是「使……震動、使……震驚」意思。
2.形容詞使動用法
就是當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後,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例如:
④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觸龍說趙太后》)「尊」是形容詞,作使動,「使……尊貴」,「尊長安君之位」即主語「媼」使賓語「長安君之位」「尊貴」。
⑤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諫太宗十思疏》)「固」是形容詞,作使動,「使……穩固」,「固其根本」即「使其根本穩固」。
3.名詞使動用法
就是當名詞活用為動詞後,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成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例如:
⑥先破秦入鹹陽者王之。(《鴻門宴》)「王」名詞,作使動,「使……為王」,「王之」即「使他(先破秦入鹹陽者)成為王」。
4.數詞的使動用法
用如使動,表示「使……怎麼樣」,其含義要依據具體語境而定。例如:
⑦「霸主將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長有諸候乎?」(《左傳•成公八年》)「二三」意為「使自己的德行沒有定準。」
那麼,應該怎樣去判斷使動用法呢?賓語與謂語之間是主謂關係,則該謂語就是使動用法。也就是說每個使動用法的詞首先都用作了動詞並且這個動作是由後面的賓語發出的。
二、意動用法
所謂意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以之為何」的意思,即認為賓語怎樣或把賓語當作怎樣。
1.名詞用作意動
主語把它後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⑧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賓客:本為名詞,這裡活用為意動詞。「賓客其父」是動賓結構,意為「以賓客之禮待其父」。
⑨父利其然也。(《傷仲永》) 利:是名詞活用作意動詞。「利其然」即「以其然為利」(把這種情況視為有利可圖)。
⑩侶魚蝦而友麋鹿。(《前赤壁賦》)
2.形容詞用作意動
主語主觀上認為後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代表的性質或狀態。
⑪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
異:原為形容詞,這裡用作意動詞。「異之」,即「以之為異」(認為這件事奇怪)
⑫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奇:原為形容詞,這裡用作意動詞。「奇之」,即「以之為奇」(認為他才能非凡)
⑬且庸人尚羞之,況將相乎?(《廉頗藺相如列傳》)
羞:原為形容詞,這裡用作意動詞。「羞之」,即:「以之為羞」(覺得這件事讓人感到羞恥)
⑭「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這裡的三個「美」,都是意動用法,表示「以我為美」的意思。
三、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的區別
意動用法與使動用法的主要區別是:前者是主觀上認為賓語怎麼樣或是什麼(實際上不一定這樣),而後者是客觀上即事實上使賓語發生了某種變化,或者使賓語將要發生某種變化。
(本文節選自我的原創書《高中生文言精解一本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