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瑩和慈禧太后(慈禧義女周瑩清朝首富)
2023-07-10 17:25:51 1
歷史上的周瑩是慈禧太后的乾女兒,同時她也是一個商業奇才。
她的前半生命運多舛,而後半生波瀾壯闊。
雖然只活了40多歲,但她憑藉自身極高的商業智慧,在二十多年的打拼中,將自己推向了全國首富的寶座。
她在商業中的戰略手段至今被人津津樂道,大家都有一種「難道她是穿越到百年前的現代奇才」的感覺。
這個全國女首富的商業手段到底是什麼?還有她是如何和慈禧撇上關係,又如何成為慈禧乾女兒的,這一切要從她的經歷說起。
周瑩是陝西三原縣魯橋鎮孟店村人,1869年出生。
周瑩家境原本很富裕,從小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奈何父母相繼去世,沒有了父母的精心經營,周家的產業逐漸沒落,最後只剩下周瑩和哥哥嫂子在周家留下的最後一座老宅裡一起生活。
在她17歲時,就被許配給了吳蔚文的兒子吳聘。說起來周吳兩家原本就是世交,吳家是鹽商,吳蔚文還有官職在身,家業十分龐大。
雙方父母也早在吳聘和周瑩年紀尚小時,就為兩人定了娃娃親。
原本是打算等兩人稍大一點時再成親的,奈何周家父母早已離世,而吳蔚文的兒子吳聘又身患重病,藥石無醫,吳蔚文想以結婚衝喜的方式給兒子治病,所以便早早的將周瑩迎娶過了門。
而周瑩直到洞房花燭夜才發現和她成親的男人竟病得如此厲害,她沒有哭鬧,也沒有埋怨公公婆婆,而是接受了命運的安排,每天都盡心盡力的照顧丈夫,孝敬公婆,久而久之,吳家上下都對這個少奶奶稱讚有加,吳蔚文也因此十分感動。
婚後不久,周瑩就懷孕了,並且生下了一個女嬰,為此,整個家族都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中,但很可惜的是,孩子在一年後就不幸夭折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幾個月後,公公吳蔚文意外去世,而吳聘也在兩年後撒手人寰了。
吳家的男丁都沒了,給這個家族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吳家的整個家業也在主人去世後開始衰落。
這時,周瑩站出來,扛起了家族重擔,接管了吳家所有的產業。
她十分聰慧,又極具商業頭腦。憑藉她過人的商業頭腦和為人處世之風,在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吳家的商鋪遍及全國,在全國設立了七個總號,產業多元化,業務擴展到鹽,棉花,蠶絲,藥材,棉布,茶葉等都有涉及。
她是如何構建起她的商業帝國呢?
沉著冷靜,軟硬兼施在吳蔚文過世後,旗下有兩個商號的主事人企圖吞併自己所管理的商號,仗著吳家無男人主事,絲毫沒有將周瑩放在眼裡,到處散播信息,稱吳蔚文老爺在去世前曾許諾過將此商號送與自己,導致有不少人都相信他說的話。
而這個時候,周瑩並沒有找對方當面對峙,而是在私底下秘密調查,搜集證據。掌握了大量證據後,周瑩將收集到的證據再展示出來,使得對方啞口無言。最終辭職退出吳家產業。
股權激勵所有吳家的員工都有資格入股,願意入股的員工,到了年終時,再按比例分紅。這種方式使公司和員工的利益直接掛鈎,不僅讓員工工作更有幹勁,更盡心盡力,也使吳家的資金有了擴充。
陽俸陰俸老員工在吳家工作多年退休後,每月依然可以領取養老金,倘若老員工不幸離世,他的子女依然可以繼續領取公司發放的補助金。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大大增加了員工和公司的粘度,使得員工心甘情願地為其工作。
還田於佃當時有不少富商喜歡收購大量土地,再將土地租給佃戶,從中獲取利益。
而周瑩並沒有選擇這麼做,她將大部分田地的租金減低或免除,交由佃戶來耕種,期限為20年。
吳家的1600多畝田地,周瑩將此一分為二,其中的1000餘畝分給了當地的佃戶,每年僅象徵性地收取少量租金,幾乎等於白送;
而剩下的600畝田地,周瑩則僱傭人員來種植,生產出來的糧食作為自家的供給。此舉不僅利人也利己。
不僅如此,周瑩還給所有租住吳家房屋的佃戶終身免除了租賃費用,並且對那些破舊了的房屋還進行了免費修繕。她的種種舉措,都讓她的聲望越來越大。
做慈善興修水利,修路鋪橋,辦教育,打深井,開放糧倉,設粥廠,建文廟,助軍餉等等,只要是對百姓有益的,周瑩都上趕著去做。
因為做了太多好事,當地百姓都很感激她,敬仰她,甚至在周瑩去世後,百姓還自發地修建了一座廟來供奉她。稱她為水娘娘。
可見其深得人心。她的這些義善之舉也已被寫入了《修涇陽縣誌》和《修三原縣誌》等史冊。
那些聽說過周瑩事跡的商人們,也都非常願意和她合作。經過周瑩二十多年的精心經營,吳家的生意在陝西,山西,四川,湖北,江浙,雲貴,西藏,新疆等地都有分號。
當時還流傳一句話:吳家的夥計走州過縣,不吃別家的飯,不住別家的店。這形容毫不誇張。
1900年9月4日,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后逃到陝西西安,由於走得匆忙,經費不足,導致生活過的窘迫。
陝西巡撫心領神會地向當地富商大賈「勸捐募銀」,周瑩作為陝西首富,聽聞太后深陷如此窘境後,當即拿出10萬兩白銀捐獻。
慈禧太后得知此事後,對周瑩大加讚賞,寫下了「護國夫人」匾額送給她,還收她作義女。同時準她今後出入宮廷時,不需要通報,見到聖面時,也可免除跪拜大禮。
《辛丑條約》籤訂後,周瑩又捐出30萬兩白銀給朝廷,並表示願意共赴國難,慈禧太后又封周瑩為「一品誥命夫人」。
1908年,周瑩因操勞過度,染病去世,而她去世時年僅40歲。
然而,對吳家貢獻最大的她,在死後卻不能入吳家的祖墳「柏樹墳」,理由是,吳家祖訓中,沒有子嗣的媳婦不能入祠堂。更加諷刺的是,「柏樹墳」是周瑩在生前修建的。
一個德才兼備且聰慧的女子就此落幕。
據說,周瑩在丈夫去世不久後曾收養過一個兩歲男孩,此男孩是吳家家族裡的人,名叫吳玉成,過繼給周瑩後改名為吳懷先。
在周瑩去世後,吳懷先繼承了吳家的家業,也繼承了周瑩那樂善好施,德才兼備的良好品質。不僅變賣家產支持革命,還將名下其中一座老宅交給中共中央青年部來開辦學校。吳懷先最後於1972年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