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級奇幻怪獸電影(春天就應該看點荷爾蒙爆棚的電影)
2023-07-10 14:19:03 3
春天就應該看點荷爾蒙爆棚的電影。
看電影之前,我瘋狂攛掇周圍的朋友:「一起去看呀,《哥斯拉大戰金剛》,世紀之戰呢!」而對於不了解怪獸宇宙的朋友來說:「怎麼會有這麼直白的電影呢,名字聽起來就像《桃花俠大戰菊花怪》。」
但對於怪獸宇宙系列電影的影迷來說,金剛和哥斯拉一戰早在2017年《金剛:骷髏島》上映時就有過暗示,哥斯拉作為彩蛋出現,成為怪獸宇宙版圖中的一員。且官方也承認:哥總和靚仔這一戰是必然的,只是時間問題。
這次的《哥斯拉大戰金剛》雖然名字直白,但也終於兌現了官方給影迷的承諾。比起經典的古早片中,金剛抄起一棵樹給哥總核酸檢測式的打鬥,這次的世紀之戰顯然更有看頭。
我坐在影院裡,透過3D眼鏡,眼睜睜看到金剛的口水絲淌在IMAX的熒幕上,莫名有種久違的爽感。地心泰坦巨獸、機械智力危機、人類超級核能,再加上香港賽博朋克式的城市環境,可以說,很久沒有看過這樣的大爽片!
相較《哥斯拉》和《哥斯拉2》過多地把戲份給人類——那些看似高知、行為卻匪夷所思的人類主角帶領整個劇情,把觀眾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而真正屬於哥斯拉的鏡頭卻遠遠不能滿足觀眾;如今這部《哥斯拉大戰金剛》不僅給足了鏡頭,而且讓人類角色適當地退居二線,實打實地讓兩頭人氣怪獸給足超級大場面,可以說非常良心了。
自從怪獸宇宙正式提出地心空心學說後,在這部影片中,地心世界被切實出現,且運用科幻理論塑造了一個具有科學依據的怪獸家園。重力和反重力的設定,也讓地心世界多了一份超現實的玄幻,真正將怪獸宇宙版圖的擴大落實在大銀幕上,確實滿足了觀眾的胃口。
影片採用的是雙線模式,一邊是想利用金剛進入地心世界的浩蕩團隊,一邊是探秘APEX公司的三人行。雖然帝王組織只是純看戲卻毫不插足,連新出現的APEX組織和三人行小分隊也只是為機械哥斯拉的出現起到串聯故事情節的作用。
這一切,顯然都是為了真正地把鏡頭都還給怪獸。共分為三個部分的怪獸打鬥戲,足足佔了三四十分鐘。雖說人與怪獸之間的故事情節處理仍然存在不合理,但是不過度搶鏡的人類角色能做到這點,相較於前兩部已經有了巨大的進步。
影片中,小女孩作為人類與金剛溝通的媒介,是一個集聚溫情和使命的角色。女孩形象的塑造給予人類得以融入怪獸線的窗口,也是全片重要的情感線。
相比《哥斯拉2》中反轉劇情、瘋狂抒情又不討喜的一家三口來說,小女孩的形象則與泰坦巨獸形成了強烈反差。在人類過多掠奪自然的大背景下,從小生活在骷髏島被金剛一手救下的小女孩,更能自然而然地與金剛產生聯繫。畢竟誰能拒絕一個睫毛長長、心思細膩的單純小姑娘呢?
在場景上,相比前兩部《哥斯拉》中亮度極低的夜間打鬥場景,本片中的夜間打鬥場景則設定在中國香港,高樓大廈上的霓虹燈牌自然提高了整個打鬥場面的亮度,而明亮的城市背景更強化了泰坦巨獸的破壞力和體積上的大。
刺激眼球的色彩搭配、夜間環境超強的對比度,與怪獸打鬥特效混合在一起,使更多的細節和場面得以看得更清楚,進一步解決了前作中打鬥場面不清晰的問題,讓觀眾大飽眼福。
哥斯拉與金剛一戰雖極具看點,但想要完美開展這一戰,又能讓打鬥結果令人滿意,著實很不容易。官方既然把雙獸對決作為片名,那麼如何處理哥總和靚仔的對決關係、怎樣讓他們彼此抗衡、怎樣定輸贏,無疑都是劇情方面的關鍵問題。
從怪獸能力上來看,金剛和哥斯拉一戰在最初的設定上,其勝負幾乎不用多想。「連重機槍都舉不起來的靚仔VS一個連核彈都炸不死的哥總」,你說究竟誰會贏。更何況哥斯拉的致命遠程攻擊——原子吐息,遠遠比金剛僅靠皮糙肉厚力量大不知道要強上多少倍。
按照《金剛:骷髏島》中的設定,哥斯拉身高120米,而金剛只有30米,哥斯拉在身高上就是金剛的四倍;再者,在《哥斯拉2》中,哥斯拉雖然不是完全憑藉一己之力打敗基多拉,但紅蓮模式就已經證明了哥斯拉最強狀態。這樣的背景下,金剛根本不可能、也根本毫無機會與哥斯拉抗衡。
2017《金剛:骷髏島》
2019《哥斯拉2:怪獸之王》
而從兩者的身份設定看,與哥斯拉大戰基多拉不同——基多拉是作為哥斯拉領地的侵略者同哥斯拉展開大戰;而金剛和哥斯拉,在某種程度上都是地球守護者,海洋巨獸與陸地巨猿,無論任何一個IP就地臣服,都不能完全滿足影迷的需求,更不是影迷真正想要看到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僅僅是雙怪對戰難免會有風險,但無形中也給觀眾一種莫名的期待。而「削弱強者,強化弱者」,是讓兩者能在同一水平抗衡且有看頭的好辦法。
因此我們看到,哥斯拉在面對機械哥斯拉時終究略顯吃力,也沒有像上一部那樣開啟紅蓮模式;而金剛則不再是最原始的肉搏,而是拿到了貌似是用哥斯拉背鰭製成的戰斧,充分發揮靈長動物使用工具的獨特優勢。比起單純地靠手撕、狂吼,使用工具無疑極大豐富了打鬥場面。
電影中的確安排了雙獸大戰的精彩場面,但始終沒有拍板定勝負,而是把打鬥和人類計劃彼此穿插,最終把機械哥斯拉作為怪獸和人類共同的敵人,組出了一對雙怪CP,讓兩大巨獸相愛相殺,聯合對外。
機械哥斯拉的出現雖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怪獸宇宙的背景本就是人類對自然的過度掠奪,而機械哥斯拉的出現正好呼應了這種設定,將貪慾過度、企圖取代哥斯拉,帶領著人類走上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野心具象化。
這不僅解決了兩者誰輸誰贏的問題,科幻機械、高智威脅的出現,更使這部怪獸片多了一份科幻色彩。看似不是一個次元的機器人和怪獸同臺對打,倘若你能忽略機械哥斯拉死因簡單粗暴的問題,還是挺過癮的。
但我們縱觀全片,雖然編劇把主角光環更多地都扣在了金剛的頭上,但金剛在人類的控制下歷盡各種折騰,與哥斯拉的來去自如相對比,不禁讓我門懷疑:他們不都是泰坦巨獸嗎,怎麼金剛卻多了一份007打工人的苦澀?
影片中,金剛的形象與哥斯拉的明顯不同就在於,他能通過手語跟人類溝通。雖然他的溝通對象只限於小女孩一個人,但手語的出現其實讓金剛不再僅僅只是一個怪獸形象,而是與人類有著莫名的靈性互通。
從最開始金剛被關在骷髏島的人為結界中;到被人類輕鬆套上枷鎖用航母運往南極;到輕易相信地心世界有同伴,便縱身躍起,完成了人類對他的利用;再到明明好不容易回家,卻被哥斯拉的一聲吐息打到家門口,而不得不迎戰。
雖同為怪獸,跟哥斯拉比起來好像被人類坑了又坑。甚至在金剛呼吸微弱、倒地不起時,人類還駕駛飛機衝上他的胸膛,粗暴地用炸彈心肺復甦震醒金剛,好像都在說:「打工人,今天也要加油哦!」
對怪獸的理解能力、行動目的和智力行為的設定,一直是個很棘手的問題。被迫營業的金剛長著官方給出的、能和怪獸之王抗衡的100多米的身高,卻在最終回到家鄉地心世界後還要被人類研究和圍觀。
那聲「注意,他要出來晨練了」,配以莫名歡快悠揚的背景音樂,恍惚間,我真的有種在看人類研究靈長動物紀錄片的既視感。金剛上一秒手還在舉戰斧幫助擊殺機械哥斯拉,卻突然又變成了雜技團裡聽人施命的人猿。
能懂手語、被人使喚的情節,莫名地把金剛往人格化和低智化的方向推動,這與最開始的設定明顯有些背離,怪獸人格化顯然大大減弱了人們最開始看怪獸片的目的和爽感。怪獸打鬥之所以吸引人,主要源於人類對怪獸的未知,因為未知所以不可控制,所以恐懼、好奇、崇拜。
在人類的恐懼和敬畏中,這些怪獸用不可思議的能力互相打架對決,同時還有著難以估計的破壞力。這才是怪獸電影讓人直呼好爽的真正原因。不然,誰會願意看兩個巨型馬戲團動物互毆呢?人類與怪獸之間的溝通,不應該等同於人類與大型低智動物的交流。
在《哥斯拉2》中,明明已經打敗基多拉的「怪獸之王」哥斯拉已經強到被人神化的地步,卻還要跟007打工人金剛決一死戰。人類,未免有點太能了。或者說,導演背離了怪獸IP最開始敲定的「怪獸不可知」的宗旨。
當然,作為怪獸電影,劇情的簡單終究是很難避免的。整部影片在邏輯上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設定,例如:伯尼對APEX組織的懷疑敢不敢再正大光明一點?他對陌生人的戒備心就只停留在對方報上姓名這一步嗎?那想威脅他也太容易了吧。還有三人小隊在APEX組織裡進出自如,恍惚間我真的以為他們就是天選之子。
而且,最終打敗機械哥斯拉的方法也未免有些俗套。既然機械哥斯拉有了自己的意識,眼看高智威脅就要上演,這樣的龐然大物竟然靠人類拿一杯小酒毀壞機器就輕鬆解決。那APEX在製造它、企圖讓它帶領人類走上食物鏈頂端的時候,難道就沒有想過這機器就這麼不扛打?
在我看來,這固然是一部爆米花大爽片,特效和打鬥場景確實挺值回票價;但如果你非要深究影片中的各種邏輯關係,那你還是省省吧。
作者| 鵪鶉蛋;公號| 看電影看到死
編輯| 騎屋頂少年;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