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啼蝶舞爭春色(十鳴圖)
2023-08-03 05:08:58 1
1.《百雁圖》
▲馬賁《百雁圖》
《百雁圖》描繪了情態各異的大雁百餘只,精彩紛呈。卷首以刻畫靜態為主,大雁聚散休憩,悠閒自得;卷中注重繪寫大雁動態,飛落起降,各有不同;卷末則動靜結合,描繪雁群集聚梳理羽毛之狀。全卷以輕鬆的筆致寫出大雁之千姿百態,實屬群雁畫作中的經典之作。
2.《竹禽圖》
▲趙佶《竹禽圖》
《竹禽圖》是宋徽宗繪製的花鳥畫作。畫中崖石錯落有致,鳳尾草低垂披拂,兩支翠竹自石縫中斜出,其上各有一隻山雀佇立,一昂首,一回頭,彼此呼應,顧盼生動。全圖正如卷後趙孟頫跋評:「不用描墨,粉彩自然,宜為世寶。」
3.《桂菊山禽圖》
▲呂紀《桂菊山禽圖》
《桂菊山禽圖》是明代院體花鳥畫之翹楚,乃「國寶」級作品。圖中「桂」諧音「貴」,寓意富貴多福;「綬帶鳥」又名「壽帶鳥」,取長壽康樂之意;菊花為「四君子」之一,有高潔不屈之態;八哥既具有世俗意味,又給畫面增添了歡快的氣氛。全圖敷色明豔,法度規整,別具一格,其作者不愧「明代花鳥畫第一家」之美譽。
4.《疏荷沙鳥圖》
▲佚名《疏荷沙鳥圖》
此圖均繪鶺鴒鳥於枯荷之上棲止尋覓之態,構圖居中,蓮蓬平展,鶺鴒側首仰望。憑藉豐富的細節而落筆成趣,筆法各有特色,氣韻別具風神,展現出了尋常景致中的雋永意趣,其美學價值令人嘆服。
5.《桃竹錦雞圖》
▲王淵《桃竹錦雞圖》
《桃竹錦雞圖》被專家定為「國寶」級作品。畫中居中架設巨石,石下醒目處立一錦雞,四周雜卉繽紛,花竹掩映,乃王淵水墨花鳥畫的典型風貌。全圖純用墨色而如兼五彩,野逸之中不乏富貴氣象,筆墨、寓意皆佳,昔日何以「石闌日暖午風和,豪門爭邀王若水」,或可於此圖中找到答案。
6.《楊柳八哥圖》
▲虛谷《楊柳八哥圖》
《楊柳八哥圖》是虛谷七十二歲筆墨功力臻於極致期的作品。畫作以啼鳴不止、下視畫外的八哥展現出「言有盡而意無窮」之妙,以多直線、多戰筆、多松靈的用筆,營造出意趣橫生之態,全圖構思奇巧,筆墨蒼勁,呈現出強烈的個性風貌,正可謂「一拳打破去來今」。
7.《臘梅雙禽圖》
▲趙佶《臘梅雙禽圖》
《臘梅雙禽圖》乃「國家一級文物」。圖中雌雄雙雀棲於花枝之上,神採奕奕,宛然有欲活之態。該圖現身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文物徵集潮中,並經專家鑑定為宋徽宗趙佶手筆。1963年,此作之真偽曾為鑑定家啟功質疑,1989年5月經國家文物局文物鑑定小組鑑定後,確認為宋徽宗真跡無疑。
8.《枇杷山鳥圖》
▲林椿《枇杷山鳥圖》
圖雖皆僅繪一枝,然其筆致細膩,設色鮮活,觀之而枇杷碧玉堆積、金丸累疊之態宛在目前,鳥雀騰躍飛鳴、喧鬧不止之聲依稀在耳,從中足以體會宋人筆端參造化的精妙技法與體物入神、師法自然的美學觀念。
9.《秋水鳧鷖圖》
▲任仁發《秋水鳧鷖圖》
《秋水鳧鷖圖》繪秋日海棠花開,花間鳥雀止憩、尋覓,花下野鴨戲水、理羽之景。海棠花期本在春日,遇氣候異常等原因則有秋日開花、花果同枝的可能。此作或是將這種較為罕見的現象視作了祥瑞,寄寓了美好的希冀。任仁發作畫筆墨精妙,於水利領域更是成就斐然。此圖作為其餘暇遣興,卻能準確精到,顯現出其作畫亦如治水般的「科學」縝密之態度。
10.《紫藤雙鳩圖》
《紫藤雙鳩圖》繪坡石嶙峋、古松盤踞、紫藤盛放、斑鳩啼鳴之景,諸種意象皆有生機永葆、長壽祥和之意。在創作此圖的前後數年間,任頤還繪製了多幅類似題材之作。作為一位鬻畫為生的畫家,此舉或說明該題材在當時頗受市場歡迎。正是這種筆墨傳統又能貼近時代趣味的雅俗共賞之作,奠定了任頤在花鳥畫壇的不朽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