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寒食節和清明一起出遊的地方(節令之美清明4月5日3時20分)
2023-08-02 21:26:58 1
適合寒食節和清明一起出遊的地方?新華社天津4月4日電(記者周潤健)「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北京時間4月5日3時20分將迎來「清明」節氣此時節,陽光明媚,新綠蔥蔥,嬌蕊爭芳,春和景明,入眼皆是春意盎然,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於適合寒食節和清明一起出遊的地方?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適合寒食節和清明一起出遊的地方
新華社天津4月4日電(記者周潤健)「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北京時間4月5日3時20分將迎來「清明」節氣。此時節,陽光明媚,新綠蔥蔥,嬌蕊爭芳,春和景明,入眼皆是春意盎然。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五個節氣,也是春季第五個節氣。每年公曆4月4日、5日或6日,太陽運行至黃經15度時進入「清明」節氣,天地萬物,清明潔淨,清澈明朗,清新悅目。
陽春四月,人們忍不住走到戶外、田野、山邊,踏青遊春,感受旖旎春光,擁抱明媚春天。民國才女林徽因將「清明」開啟的四月之美,抒發得淋漓盡致:「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清明」既是節氣,又與春節、端午、中秋並稱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羅澍偉說,「清明」祭掃,緬懷先人,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認同感。隨著時代的進步,家庭追思、網絡祭掃、陵園共祭等文明低碳祭掃方式更值得提倡。
「清明」時處仲春、暮春之交,公眾該如何養生?羅澍偉結合養生保健專家給出的建議提醒說,此時節陽氣旺盛,陰氣衰退,為適應自然法則,宜護衛體內陽氣,使之不斷充沛和旺盛;適時晚睡早起,舒緩形體,讓神志怡然暢達。
飲食方面,宜用清補之品,食甘減酸,溫潤陽氣,益肝和中。春季肝氣旺盛,食酸易致肝氣更旺,影響消化功能。脾胃虛弱者少吃性寒食物,以防陽氣生發受阻。菊花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代茶飲,不但可以養肝利膽、疏通經脈,還可將冬季體內積存的寒邪散發。
「清明」時節,天氣轉暖,細菌、病毒極易滋生,是呼吸道傳染病和腸胃病多發季節。起居、外出,應注意添減衣物,「勿極寒,勿過熱」,養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社交距離,不扎堆、不聚集等良好習慣,防止「病從口入」。如遇不適,應及時就醫。(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