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預測:無限風光在險峰
2023-07-09 07:41:32 1
高考將至,小編整理了相關的作文預測,歡迎欣賞與借鑑。也許對你有幫助噢。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60分)(期中考試優秀作文)
遊客們來到山腳下,這裡流水潺潺,鳥語花香。遊客問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嗎?有人答沒有,有人答有。於是有人留在山腳賞景,有人繼續爬山。來到山腰,這裡古木參天,林靜山幽。問下山的人:上面好看嗎?有人答沒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於是有人在山腰流連,有人繼續攀登,來到山頂,只見雲海茫茫,群山隱約。
請根據你對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選一個角度,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自定,標題自擬。要求:立意明確,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無限風光在險峰作文
古人云:「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只有登山極頂,才能飽覽無限風光,這便是嘗試。沒有嘗試,那就沒有「一覽眾山小」的視野;沒有嘗試,那就沒有「賴有青山豁我懷」的豁達;沒有嘗試,那就更不會有「調素琴,閱金經」積極樂觀的心態,迎接新的美好的一天。嘗試攀登高峰,才能飽覽無限風光,因它是快樂之源泉,幸福之根本,成功之基石。
嘗試,是快樂之源泉。小時候,媽媽總是帶我去遊樂場,每次都玩好多好多項目,可是過山車和跳樓機我卻不曾玩過,不曾敢玩。直到有一次,當我路過過山車時,竟發現有一個比我還小的小妹妹毅然決然的上去了。我愣住了幾秒,也思考了幾秒:比我小的都敢上去,而我又有什麼理由不敢呢?所以,我鼓足了勇氣,買了票,上去了。開始了,我睜開眼睛,尖叫著,跌宕起伏的異常激動。下來時,腿都軟了。可我卻十分激動。我嘗試了它的冒險刺激,它也帶給我無限的快樂。所以我想說敢於嘗試是快樂之源泉。
嘗試,是快樂之根本。剛上初中時,我性格內向,不願與別人說話。陌生的同學、陌生的學校使我感到格外冷清。正如「悽神寒骨,悄愴幽邃」的境遇,雖然沒有如此悽清,但本質卻是一樣的。看著一個個新同學,結交成很好的朋友,而我卻獨自一人,內心是無可奈何的,我不知道該怎麼做,又該怎麼去融入這個集體裡。老師說我應該打開自己心中的千千結,放開情感,開朗互動。我嘗試了這一方法,適應一段時間後新的改變了許多。我有了好多給予我幫助、幫我越過困難,支持我鼓勵我愛護我的好朋友。他們給了我幸福,我也帶給了他們甜蜜。因此我想說:學會嘗試是幸福的根本。
嘗試,是成功的基石。我從2歲開始學舞蹈,一直學到12歲6年級的時候,這十年是使我驕傲的時期,開始學的時候,做什麼都不到位,腿也壓不下去等等。那一段時間,我真的很想放棄,可是我沒有。蹈是我最大的愛好,所以我嘗試了另一種更加艱難的訓練,最終我成功了。這期間,我哭過無數次,很多次訓練完之後,一回家,身上總是帶傷,媽媽十分心疼地對我說讓我放棄吧!可我堅持不放棄。每當我站在舞臺上表演獲得成功時,總會流下眼淚。所有的努力都沒有白費,假如起初,我沒有嘗試各種方法改變自己而放棄,我能獲得今天的成功嗎?所以我說戰勝自己,探索嘗試是成功的基石。
若大樹堅挺茂盛,那嘗試就像滋潤它的春水;若嬰兒健康長大,那嘗試就是父母悉心的呵護;若大廈高聳堅固,那嘗試就是夯實的基石。親愛的朋友,讓我們學會各種嘗試和探索,去追求我們的快樂、幸福和成功吧!
【修改與點評】
一是題目《無限風光在險峰》緊扣材料和文章的中心,起到文章「眼睛」的作用。
二是開頭直接引用詩句和材料,揭示文章中心,然後用排比句「嘗試是快樂之源泉,幸福之根本,成功之基石」,為下文論述做有力的鋪墊。
三是正文部分運用三個分論點圍繞中心,並列式的結構,舉自己的實例,層層展開論述。每段結束都會得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行文嚴謹,層次清晰。
四是結尾部分用排比句式再次論述中心,再用呼告式回扣開頭,深化和升華了文章的中心。
高考寫作技巧:
一、審準話題
審題是作文成敗的第一關,差之毫厘,謬以千裡。應試時應慎重。審題準確,作文就有可能踏上成功之路;審題失誤,寫得再好,最多也只能得一半左右的分數。就近幾年的「話題作文」而言,審準題意就是要對作文試題上展現的「材料、提示語、話題、作文要求」(即通常所說的背景語、啟發語、話題語、強調語)的各個部分仔細審讀揣摩,全面確切地理解文題的所有含意,這是理解話題作文的關鍵。具體方法為:第一步,讀「背景語」和「啟發語」,巧借「啟發語」的提示,弄清「背景語」的隱含意義,弄懂題目要求寫的就是「話題語」。第二步,弄清「強調語」有哪些要求,即弄清立意、文體、擬題、字數等要求。第三步,應圍繞「話題」組材、選材,扣住話題的實質。為確保「符合題意」,在寫作時,儘可能在開頭點,中間提,結尾扣,這樣,寫就平穩的扣題文應該不成問題。
二、選妥文體
「文體自選」,不是多種文體的綜合,而是為考生提供選擇最擅長文體的自由。一旦選擇了某種文體,寫出來的文章就應該具備這種文體的特徵,從而做到「符合文體要求」,而不是「四不像」。那麼怎樣選擇文體呢?這就要根據作文的「提示語」和「要求」來考慮。若需要通過自己憶、記、聞,或涉及寫人物、事件、景物、場面時,一般應選擇記敘文;若需要介紹、說明事物的形狀、性質、成因、關係、功用時,就應選擇說明文;若需要闡述主張、表明觀點,自然選擇議論文。如果有的內容兼用幾種體裁都可以時,就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確定採用的文體。但不管採用什麼樣的文體,都要因文而異、因人而異,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展示自己的才華。比如,擅長形象思維,會編故事,善於記敘、描寫的同學,可選擇記敘文,甚至可以選小說、童話等文學體裁;擅長推理,邏輯思維強的同學,則可選擇議論文。
三、立意創新
古人云:「意高則文勝。」高考作文立意,正確是前提,但要達到我們所說的「成功」,則還要力求「深邃、高遠」。判斷一篇作文的立意是否深邃、高遠、有創新,可從以下幾方面來看:①文章有沒有在深度上有所建樹,在某個方面或某些方面是不是有超越大眾化的見解,甚至創見。②有沒有對自然、社會和人類的關注。③有沒有深遠的歷史感與現實感。④有沒有預見性。⑤有沒有健康的審美情趣與高尚的情操。⑥有沒有哲理性的思考……考生要在考場上寫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確非易事。文章要想出新,立意必須新奇。首先,要有超越一般的眼光,有時代責任感,意志堅定,情趣高尚。其次,要有歷史感和預見性,能透析事理,升華哲理。再次,要從多角度聯想,對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尋求多種答案,從中選擇最新最佳的角度來立意。此外,還要從個人獨特的生活經歷中選取素材,寫別人所未寫,立別人所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