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結晶 九大鎮國之寶
2023-07-09 06:29:39 1
話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國之重器更是數不勝數,在數多的國寶中怎麼才能稱為「鎮國之寶」呢?能稱為國寶的那必然是個個絕世孤品,價值自然是無法估量的。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商周太陽神鳥金飾
商周太陽神鳥金飾為商周時期的金器。2001年出土於金沙村,現收藏於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商周太陽神鳥金飾整體為圓形薄片,外徑12.5釐米,內徑5.29釐米,厚度0.02釐米,重20克。
西周利簋
西周利簋,又名「武王徵商簋」、「周代天滅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銅器,1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縣零口鎮,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利簋通高28釐米,口徑22釐米,重7.95千克。
石鼓文
石鼓文,先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發現於唐初,共計十枚,高約三尺,徑約二尺,分別刻有大篆四言詩一首,共十首,計七百一十八字。內容最早被認為是記敘秦王出獵的場面,故又稱「獵碣」。
《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早於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約2300年,被譽為「兵學聖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
《平復帖》
《平復帖》是晉代文學家、書法家陸機創作的草隸書法作品,牙色麻紙本墨跡,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平復帖》共九行、八十四字,是陸機寫給一個身體多病、難以痊癒的友人的一個信札,因其中有「恐難平復」字樣,故名。它是作者用禿筆寫於麻紙之上,其筆意婉轉,風格平淡質樸。
《五牛圖》
《五牛圖》是唐朝韓滉創作的黃麻紙本設色畫,又名《唐韓滉五牛圖》,該作品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五牛圖》中的五頭牛從左至右一字排開,各具狀貌,姿態互異。一俯首吃草,一翹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緩步前行,一在荊棵蹭癢。整幅畫面除最後右側有一小樹除外,沒有其他的背景,因此每頭牛可獨立成章。
真珠舍利寶幢
真珠舍利寶幢是北宋大中祥符六年製作的一件珍貴的佛教藝術品,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用珍珠等七寶連綴起來的一個存放舍利的容器。寶幢通高122.6釐米,發現之初被放置於兩層木函之中。主體部分由楠木製成,自下而上共分為三個部分——須彌座、佛宮、以及塔剎。
瀆山大玉海
瀆山大玉海是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二年(1265年)下令製作的,由大都皇家玉作完成。其製作意圖是為了反映元代國勢的強盛。它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的特大型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