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護車輪胎爆了的動畫(口碑榜亡命救護車)
2023-07-09 16:19:22 2
中國觀眾因《變形金剛》系列而熟悉麥可·貝的風格,高速剪輯節奏、晃動的運鏡,以及頻繁的特效、槍戰、爆炸以及被撞飛的車,疊加在一起,就是「爆炸貝」。目前,麥可·貝導演的新作《亡命救護車》正在熱映,口碑一般,豆瓣僅5.6,上映12天的票房才1400萬。
中國影迷暱稱麥可·貝為「賣拷貝」或者「爆炸貝」,基本上總結了他作為導演的特性——高票房和大場面,不過,近年來,麥可·貝「高票房」的特性越來越名不副實,但在「大場面」上,麥可·貝倒是一如以往地不遺餘力。
1995年,年僅29歲的麥可·貝拍出了長片首作《絕地戰警》,一鳴驚人,斬獲1.4億美元票房。接下來,《勇闖奪命島》《絕世天劫》《絕地戰警2》《珍珠港》,每一部都能引起轟動,票房和口碑也都接連豐收。
其中,2001年在國內上映的《珍珠港》,還拿下了當年內地市場的票房冠軍。除此之外,從2007到2018年這11年間,麥可·貝共執導了五部《變形金剛》正傳,還有一部外傳《大黃蜂》是由他擔任製片人。這六部影片中有三部曾拿下過內地影市的票房年冠,這點連漫威都沒有做到。麥可·貝憑藉五部《變形金剛》系列,在內地累計創下了超過53億的票房。
然而,這次《亡命救護車》在中國內地上映後並沒有引發什麼水花,口碑與票房均與其知名度不匹配。
不少影迷網友表示,導致《亡命救護車》不再賣座的原因是「賣拷貝」數十年如一日不變的電影手法,觀眾們早已看膩了。其次,在疫情之下,觀眾走進影院的心理成本變得越來越高,對影片質量的評判標準也水漲船高。
常聽人評價,「這種片子誰看劇情啊,無腦看視覺效果就完事了」,這句話用在《亡命救護車》上,再合適不過了。攝影花哨、節奏快、動作戲炫目,追車刺激,連過場戲都沒有,更別說劇情了。有網友說,「全片136分鐘,看了兩個多小時的汽車廣告 城市宣傳片 音樂MV。」
有網友笑說,麥可·貝1980年代以執導廣告和MV出道,也為他的電影風格奠定了基礎。光鮮的畫面、快速的剪輯,這都是廣告片的套路,所以麥可·貝的短板就是很難捋順現實邏輯。這部《亡命救護車》在很多細節上就經不起推敲,麥可•貝跳不出套路,將劇情拋之腦後。而劇情漏洞一多,觀眾是不會輕易買帳的。比如,《亡命救護車》中,劫匪作案時居然不戴面罩,在警方包圍之下,劫匪們更不可能短時間內將救護車變換顏色;更別說在重重包圍的槍戰中毫髮無損地突出重圍了。
拿麥可•貝的拿手絕活「爆炸大場面」來說,這幾乎就是他電影的名片,從《勇闖奪命島》到《變形金剛》系列,麥可·貝的爆炸場面次次都能讓觀眾感到全新的震撼,但在《亡命救護車》中,主角畢竟身處一輛救護車,能夠用到炸彈的場面實在有限。僅有的幾場爆炸戲也非常短促,因此影片還需依靠槍戰場面來提升火爆程度。但是劫匪人數不多,槍戰場面也無法營造出震耳欲聾的效果。導演只好狂加飛車戲,影片呈現出「《絕地戰警》 《速度與激情》」的即視感。影片中的飛車場景驚險有餘、驚喜不足。畢竟是一輛救護車在飛馳,視覺效果上肯定不如《速度與激情》中的跑車那麼風馳電掣。
其實過於頻繁的爆炸,已經讓觀眾覺得乏味了。有網友說,從第一部《絕地戰警》到現在也有快30年了,麥可·貝的爆炸是無休止的,「毒販殺警察也爆炸,複製人逃命也爆炸,美國軍隊的叛亂份子也爆炸,外星人也爆炸,大家卯足勁抓緊一切時間爆炸,然後頭戴無敵光環的主角們,用優雅的慢動作從爆炸中逃生。」
另外,麥可·貝的電影向來畫面明亮,喜歡用廣角鏡頭,配合快節奏的剪輯手法,讓他的電影語言呈現出酷炫風格。不過成也炫技,敗也炫技。炫目的運動鏡頭,凌厲的剪輯風格,火爆的特效場面,在最新的《亡命救護車》中都有展現,但綜合來看,故事敷衍,人物角色臉譜化,邏輯漏洞一堆,所有這些讓「愛炫技」變得平庸。
實習生 王易新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
校對 王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