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建築文化,白族照壁文化
2023-07-09 13:44:25 1
照壁以前大多出現在四合院中,在明朝時候非常的流行,幾乎每個大門大戶都要修建一座照壁。而現在在一些寺院中也能看到。在風水學中,修建一座照壁是有著阻擋煞氣的作用。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白族文化吧!
大理和洱源一帶,白族農家的民居以三坊一照壁最為常見。照壁的繪飾在民居中處於最重要、最突出的中心地位。照壁位於主房的正前方,正對著堂屋,成對稱的中間高兩邊低的「凸」字形。壁頂以青瓦覆蓋,四角微翹。整座照壁以石灰抿刷成的白色為基色,壁簷下方和壁的左右兩邊,多用深色薄磚框成矩形、圓形或扇形的畫框,畫框交替相連。框中用彩墨或淡墨繪上祥禽瑞獸、花鳥蟲魚、山水人物和松竹蘭梅,寫上唐詩宋詞中的名言名句,遠看就像給照壁鑲了個花邊。照壁正中,或鑲上一塊圓形的彩花或黑白花大理石,或寫上個鬥大的「福」字,有的則題上四個黑色大字,黑白分明,神採飛揚,使庭院大為增色。
四個大字的內容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類是表達心願,如「福壽康寧」、「人壽年豐」等;
二類為描繪景色,點出民居周邊的景象,如:「玉洱銀蒼」、「彩雲南現」、「廉泉讓水」和「河清海晏」等;
再一類是引述典故,這是最為講究的。典故要與屋主人的姓氏相關,典故中的事要為人們所稱道,並且為該姓人引為榮耀的。如姓李的題「紫氣東來」,姓馬的題上「絳帳家聲」,周家題寫「濂溪世第」,王家題寫「三槐流芳」,張家題寫「百忍家聲」,趙姓題寫「價值連城」或「琴鶴家聲」,楊姓有的題「關西世第」,有的題「清白傳家」。所謂「世第」是說世代祖居的宅第,所謂「家聲」是指族姓的威望名聲。
「紫氣東來」說的是老子李耳。傳說周朝末年,老子騎青牛西出函谷關,守關將領尹喜見老子周圍有紫氣環繞,猜想此非凡人,於是熱情接待。由於尹喜服務周到,態度恭謙,老子認為此子可教,於是把自己所著的五千言《道德經》傳授給他。
「絳帳家聲」中的「絳帳」是東漢大儒馬融講學場所的布置設施。馬融,字季長,東漢扶風茂陵人。《後漢書》說他「才高博洽,為世通儒,教養諸生,常有千數」。馬融為人「達生任性,不拘儒者之節,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後列女樂。」
「濂溪世第」中的「濂溪」,指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周敦頤,北宋道州人,世居濂溪之上,因此自號濂溪,世稱「濂溪先生」,宋朝理學的創導者,世人稱道的《愛蓮說》即為周先生所著。
您可能還喜歡:
歷史悠久的蒙古族喪葬文化
源遠流長的滿族的建築文化
獨具民族特色的朝鮮族老人節
瑤族文化中的經典「瑤族婚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