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事十部知青催淚電視劇(焦點訪談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2023-08-04 01:13:07 3
這段時間,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中流擊水》正在央視一套熱播。《中流擊水》主要講述了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到1928年井岡山勝利會師這十年間波瀾壯闊的歷史,展現了一大批無產階級革命者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堅守初心、努力奮鬥、無私奉獻的革命歷程。主旋律影視作品如何能夠創新突破?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部劇的臺前幕後。
《中流擊水》全景式地再現了1919年到1928年這十年間,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發展壯大的歷史進程,再次將觀眾帶入到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情境中。導演宋業明曾執導過《外交風雲》《彭德懷元帥》《衝出亞馬遜》等多部影視劇,當他接到這個任務時,給他的拍攝周期只有三個月。
儘管主創團隊都是國內頂尖班底,但宋業明坦言,如果還按過去的思維去拍主旋律作品,無疑會被觀眾淘汰。因此要創新,要跟別人不一樣。跟別人不一樣,首先在演員的選擇上。這部劇在籌備之初就決定在主要角色上都啟用新鮮面孔。《中流擊水》是以毛澤東的視角展開故事,因此,毛澤東這個人物的成敗成了本片的關鍵。
宋業明說:「這個戲成敗最多考慮在毛澤東上,尤其是選擇誰來演。不光我覺得壓力大,整個製片方、臺領導都壓力非常大。要考慮怎樣有新鮮度,到底選誰?先後試了很多演員,沒有誰讓人覺得眼前一亮。」
在臨開拍只剩一個星期時,導演面試了青年演員王仁君,沒有經過試戲,僅僅聊了一個小時,宋業明確定他找到了扮演毛澤東的最佳人選。
王仁君此前在電影《古田軍號》裡扮演過毛澤東,但在電視劇裡出演毛澤東還是首次,這對他來說是一次全新的挑戰。
王仁君說:「我是山東人,山東人其實對主席的情感是非常深厚的,我家正廳裡就放著主席的畫像,大年初一家裡盛出來的第一碗餃子,先要供給主席,主席吃完了我們才能吃,所以從小對毛澤東主席的情感是不一樣的。要去扮演他,這個壓力我覺得最直接的來源就是家裡人,會很叮囑,拿放大鏡去要求。」
為了創新,還要在細節上下功夫。在本劇中,「中國到底該走什麼路」這個主題貫穿始終,為了展現尋路這個主題,有很多巧妙的細節設計,比如,「鞋」這個道具就在劇中多次出現。
演員董勇這次在劇中扮演李大釗,在此之前,他跟《覺醒年代》的李大釗失之交臂,這次面對導演的邀約,他毫不猶豫就來了。
天津覺悟社那場演講是場重頭戲,如何讓青年學生理解馬克思主義,接受馬克思主義,是李大釗面對的難題,而要讓觀眾接受這場戲,則是董勇面臨的挑戰。
董勇說:「我最用心的就是這一段,臨拍前一天,我去跟導演商量這段臺詞,導演說你要把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和精髓加進去。我一晚上去找這個精髓,然後把《共產黨宣言》這些東西組織成演講的話,是費了點腦子。要像那個時候人說話,說給現在人聽,要聽得懂,最重要的是這個話你要自己信,我把自己說相信了,說出來別人就會相信。」
在《中流擊水》中,眾多風雲人物紛紛登場,這些人有怎樣的經歷?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關係?為什麼他們一同出現在那個時間節點上,為什麼有人做出了不同的選擇?與以往的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不同,《中流擊水》沒有著重展現大場面大事件,而更著重於塑造人物。
宋業明說:「比如在歷史過程演繹上,我們點到為止,比較大的精力和筆墨放在在人物塑造上。人物鮮明了,塑造得有血有肉了,通過人物關係的演繹,有愛情、有親情、有同志之情、還有師生情,兩代人的關係。這些是我這次比較側重演繹的,恰恰是這些東西,跟別的戲不一樣。」
演員丁柳元在《中流擊水》中扮演陳獨秀的夫人高君曼,雖然只是一個配角,但她依然希望在有限的空間裡做到最好。
丁柳元說:「高君曼歷史上留給她文字記載不是很多,我極盡所能,把我能搜羅到的全部都看了。我甚至還給黃亞洲老師(編劇)打電話,你想像中的角色是怎樣的呈現?我特別想知道更多的東西。」
從去年12月25日開機到今年3月27日殺青再到5月15日播出,這樣的製作速度並不多見,而演員們在創作的過程中也被深深地打動。
在以往的影視作品中,對於黨初創和成長的那十年,大多粗略而過,《中流擊水》對那段歷史的細緻呈現填補了許多空白。在建黨百年推出這樣一部劇,無疑有它的現實意義。
讓主創感到欣慰的是,《中流擊水》播出後,受到了各方好評,其中不少是年輕觀眾,每天按時追劇成了這段時間的日常。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一批講述歷史、致敬時代的主旋律影視作品湧現。從年初的《跨過鴨綠江》《覺醒年代》到《中流擊水》,一部部劇成了爆款。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不忘來路,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從中國實際出發,百年來的每一次探索、每一步進程、每一個創舉,都值得我們銘記。
(編輯 王洪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