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茶排名前十強(安徽2大倒黴茶)
2023-08-03 13:43:10 2
安徽2大「倒黴」茶,曾位列十大名茶,為何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
說到安徽茶,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當地的「三大王牌」,分別是世界三大高香之一的祁門紅茶、有著「金黃片」美稱的黃山毛峰、以及外形如「葵花籽」的六安瓜片,可謂佔據中國茶葉的半壁江山。
自古以來,中國茶葉就流傳著「中國茶看安徽」的說法,這便是指安徽茶名茶不勝枚舉,除了已經金榜掛名的3大名茶,安徽還有大大小小的歷史名茶,如桐城小花、舒城小蘭花等。此外,安徽還有2大「倒黴茶」,曾位居十大名茶之列,只可惜後來走了下坡路,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
▶1、太平猴魁
說到太平猴魁,很多懂茶的茶友一定不陌生,主要產地在黃山猴坑一帶,是我國極品名茶之一,早在1955年時,太平猴魁就因為品質優異被評選為我國十大名茶之一,領尖茶之冠。有人曾經這樣評論:綠茶至尊,當屬猴魁。這便是對猴魁無上的讚譽。
它的外形不同於其他類型的綠茶,不追求「早」和「嫩」,選用的是一芽兩葉魁偉壯實的大葉片製作而成,成茶挺直扁平,衝泡之後有獨特的「猴韻」,佇立挺直,俗稱「兩刀一槍」。
但是最近幾年,網絡上又流傳出這樣的說法「安徽最好的茶是太平猴魁,最差的茶也是太平猴魁」。而網友們之所以這麼說,反應出來的是猴魁質量差異太大,正品猴魁口感自不必說,而次品猴魁品質又一言難盡。
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市場監管不嚴,不良商家投機取巧,只顧眼前蠅頭小利所致。有的商家採用其他老葉片拼接,或者用膠水粘合製成「仿製品」售賣。這些「仿製品」的外形雖然與「猴魁」非常相似,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但品質風格卻大相逕庭,從而拉低了太平猴魁的口碑。
▶2、湧溪火青
它是安徽省的一款歷史名優綠茶,主要產於安徽涇縣榔橋鎮一帶,曾經在1982年舉行的全國名茶評比會上湧溪火青被評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
這款茶起源於明朝,清代被列入貢茶,歷史上有著極高的評價,當時只有達官貴人才可以飲用到品質上佳的湧溪火青茶。
那麼,為何曾經聲名遠揚的湧溪火青,為什麼如今志敏度不高呢?
湧溪火青茶的規模小,市場風起雲湧,競爭優勢不明顯,早在民國之後,湧溪火青茶其實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加上制茶工藝複雜,技術未能傳承,建國前夕,幾乎瀕臨絕跡,直到1955年才重新恢復生產。另外,缺少品牌定位,未曾擴大產量,這也是導致湧溪火青茶火不起來的一個原因。
其幹茶外形如髮髻,捲縮在一起,衝泡之後,芽葉舒展,如蘭花般的美妙姿態,極具觀賞價值。雖然是一代好茶,但是現在市面上真正優質的湧溪火青已經很少能見到了。
之所以說安徽省的這2款茶「倒黴」,是因為它們均拿捏了一手好牌,原本可以走得更遠,但最後都是因為故步自封,落得個名氣大跌的結局。縱觀全國,這種倒黴茶只有安徽嗎?其實不然。同樣作為產茶大省的四川也免不了有這樣的茶,雖然品質毫不遜色,奈何未能走出當地,十分遺憾。
▶仙霧鳳茗
這是一款高由紅茶泰鬥——文勝全所創製的紅茶,他曾專門製作國禮紅茶獻禮國家,而它精湛的制茶工藝也被傳承下來,並在原有的基礎上改進後用在仙霧鳳茗上面。在原有的基礎上祛除了松煙香,完美保留了花果香,且營養價值高,茶香水儼,耐衝泡,七泡後幽香猶存,而且還是一款大眾都能喝得起的口糧茶。
它的幹茶圓潤挺秀,細直顯毫,衝泡之後的茶湯呈橘黃色,清澈透亮,看著就讓人垂涎三尺,忍不住地想喝上一口。湊近杯口,茶香氤氳,一股花果香撲面而來,沁人心脾。入口之後,香氣濃鬱,清甜爽口,喝完之後整個人都充滿活力,回味無窮。
▶蒙頂甘露
這款茶是蒙山茶的代表之一,也是我國捲曲形綠茶的代表,曾知名度一度碾壓碧螺春,絲毫不輸國內現有的十大名茶,曾被尊為茶中故舊,名茶先驅。
它的幹茶緊卷,白毫豐富,淺綠油潤,芽葉完整;衝泡後的茶湯滋味鮮爽,飽滿度高,葉底嫩綠鮮亮。可惜的是,不良商家經常將其貼牌成其他類型的茶葉售出,以至於蒙頂甘露始終是不溫不火的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