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有哪些航天項目(校園裡看火箭擁有)
2023-08-03 14:43:24 1
4月24日是第六個「中國航天日」,今年的主題是「揚帆起航 逐夢九天」,在追尋航天夢的道路上,自然少不了哈工大人的足跡。漫步在哈工大校園,時刻能感受到逐夢航天的初心。
2020年9月,A03學生公寓前和科學園基礎科研樓前,兩枚"大火箭"吸引師生駐足,成為打卡的校園新地標。一枚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1:5模型,廣場被命名為「神舟攬月」,碑石背面鐫刻著「中國載人航天精神」;另一枚是長徵一號運載火箭實物,廣場被命名為「臥震蒼穹」。
譜寫多個傳奇,中國第一顆高校牽頭自主研製小衛星
從「東方紅」首巡太空,到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在這一個個讓人驕傲的成績中,哈工大譜寫了一個又一個傳奇:中國高校第一個航天學院——哈工大航天學院;中國第一顆高校牽頭自主研製小衛星;中國第一顆學生自主設計研製;與管控的納衛星;世界首次星地直接探測高速雷射鏈路試驗;國際首創星箭一體化設計的「快舟一號」;國際首次人機協同在軌維修技術試驗;新一代磁聚焦霍爾電推進器;國際首次空間應用;國際首次高軌衛星對地高速;雷射雙向通信試驗;全球首個將微小型太空飛行器;送入月球軌道的高校 ……
對「神舟」號系列飛船多項技術難題的攻破功不可沒
在我國的載人航天歷史上,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研製過程中,哈工大均參與了相關工作。到目前為止,已經有數百項科研成果應用到航天領域中。可以說,哈工大對"神舟"號系列飛船多項技術難題的攻破功不可沒。
KM6 工程:為神舟籤發「通行證」
地面失重訓練用模擬失重訓練水槽:人工造就水中天
返回艙焊接變形矯形:為返回艙「整容」
三軸仿真實驗轉臺:為神舟鋪個「軌道」
容錯數管計算機:為神舟安裝「大腦」
故障診斷系統:為神舟配個「醫生」
太空衣智能測試系統:為太空人保駕護航
海上應急浮囊系統:為神舟返回護航
太陽帆板堵轉研究:為神舟「排難」
座椅支撐系統:為太空人「解憂」
航天員出艙用反光鏡體:讓出艙英雄具「慧眼」
水升華器:打造安全航天服
內高壓成形:讓航天服更輕更靈活
CCD光學成像敏感器:為「天宮」安裝眼睛
飛船交會對接技術:為「天神」搭建「橋梁」
……
為「長徵」系列火箭的不斷升級改進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支持
系列運載火箭就扮演著探索太空的重要角色。一直以來,哈工大為「長徵」系列火箭的不斷升級改進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支持。
助推級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
渦輪氣動設計:助推長徵總推力破千噸
新一代磁聚焦型霍爾電推力器:國際首次空間應用
發動機氣瓶熱防護:為長五穿「熱防護服」
銅鋼電子束焊接技術:保護長徵「心臟」
整體結構五通件:保護長徵「血管」
金屬橡膠阻尼環技術:解決減振難題
設計logo與全箭塗裝:為長五扮靚「妝容」
……
完成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
十幾年來,哈工大瞄準月球探測二期、三期工程,配合總體單位承擔了月塵環境效應模擬器月塵補給系統、試驗臺系統研製、巡視器結構與機構研製、低重力模擬試驗系統研製等項目,支撐了探月工程的順利實施,一批科研成果鼎力支撐嫦娥五號完成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
哈工大航天館內展出的神舟五號模型
首創可升降電梯:讓「玉兔」平穩落月
創建移動系統構型理論:做月球車懸架設計師
率先研製篩網車輪:讓月球車「閒庭信步」
攻克月面機械臂難關:為「玉兔」安裝「手臂」
突破月球重力模擬技術:真實復現「玉兔」月面移動
自主研製永磁無刷電機技術:為機械臂「自由舒展」提供強動力
金屬橡膠技術:為「玉兔」軟著陸提供支持
攻克月面採樣與封裝技術:創造國際首例
研製取芯軟袋產品:圓滿完成樣品封裝任務
構建驗證支持平臺:保障鑽取採樣全流程地面演練
研製高性能結構件:為機械臂複雜操作提供技術支撐
……
哈工大航天館內展出的長徵系列火箭模型 未標註圖片均由哈工大提供
中國航天已經走過了65載,哈工大始終與中國航天,為中國航天譜寫了一段又一段佳話。
龍頭新聞·生活報 記者 呂曉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