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秋後能吃西瓜嗎(即將立秋建議中老年)
2023-08-04 05:51:01 1
俗話說:「公伏兇,母伏爽」,今年是母伏,按理說應該會比較涼爽,但是「雨淋母伏頭,炕頭起蘑菇」,所以降雨增多,潮溼的地方容易長蘑菇,而現在就連乾燥的屋內都能長蘑菇,這也就解釋了今年雨水多,導致我們難以熬過難熬的蒸煮模式。
俗話說:「千寒易去,一溼難除」,溼氣是百病之源!夏天吃冷飲開空調只會加重溼氣,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大家要做好體內祛溼。中伏陽氣最旺,是祛溼的最佳時節。
中伏天溼氣重,建議多吃4樣「除溼菜」,健脾祛溼,消火降暑正當時,輕輕鬆鬆過夏,為入秋做準備。
第一道:【紅豆薏米湯】紅豆和赤小豆並不是一種食材,赤小豆多用於藥材;紅豆多用於日常食用。紅豆一樣有赤小豆的祛溼效果,且搭配薏米食用的話祛溼效果最佳。
1.紅豆100克用清水浸泡6小時左右;薏米50克清洗乾淨備用;冰糖適量。
2.將鍋燒熱,無需要加油,加入薏米小火慢炒,炒幹薏米表面的水分,薏米發黃即可盛出。薏米買回來後最好炒至發黃後再食用,可以去除寒氣不傷脾。
3.鍋內加入紅豆、炒好的薏米、清水800克、適量冰糖燉煮,第一次水開之後關火,在鍋內悶30分鐘左右,然後再開火水開煮一會兒後再關火,過30分鐘後薏米紅豆粥就煮好了。
冬瓜的熱量低,具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的功效。夏季食用冬瓜正當季,中伏多吃點素菜可以清清體內的油脂,清炒冬瓜綿軟入味、清甜爽口。
1.冬瓜去皮去瓤,切成片備用;兩個彩椒去籽切成寬條;再切一點青椒片。
2.燒半鍋開水,倒入冬瓜焯水20秒鐘,再倒入彩椒片燙一下,撈出來備用。
3.鍋內加入清油,放入蔥花爆香,倒入冬瓜和彩椒片大火炒勻,加入食鹽、白糖、雞粉翻炒化開調料,沿鍋邊淋入一點清水,加入少許水澱粉和香油翻勻後就可以出鍋裝盤了。
馬齒莧是十分常見的一種野菜,具有清熱解毒、利水去溼、散血消腫的作用。可以涼拌也可以做成餡,但馬齒莧的草酸含量很高,食用時需要先焯水。
1.曬乾的馬齒莧用常溫水泡軟,泡好的馬齒莧擠幹水分切成1釐米左右的小段;盆中加入500克的普通麵粉、3克的酵母用溫水和面,先揉成面絮,揉成麵團,蓋上鍋蓋發酵1個小時。
2.生薑切成小塊;大蔥白切成段;裝入料理機中加入適量的清水打成蔥薑汁;五花肉一塊剁成碎粒,加入食鹽、雞粉、適量的老抽、生抽、三分之一蔥薑汁抓勻。
3.再次加入三分之一的蔥姜水,順著一個方向攪打3分鐘;然後加入最後三分之一的蔥姜水,繼續次攪拌3分鐘,使肉餡逐漸成團,最後加入馬齒莧和肉餡攪拌在一起即可。
4.取出麵團搓揉排氣,然後搓成長條再切成大小相同的面劑,擀成中間厚四周薄的圓麵皮,左手託著麵皮放入調好的肉餡,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往一起捏。
5.取出蒸籠刷上植物油,將包子放在蒸籠中,包子間要留有空隙,然後涼水下鍋,水開以後計時蒸15分鐘即可關火,燜2分鐘後掀開鍋蓋美味即成。
鯽魚含有齊全且優質的蛋白,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具有健脾開胃、益氣利水、通乳除溼的作用。夏天脾胃虛弱或者食欲不振的朋友,平時可以適當喝一些鯽魚湯。
1.處理好的鯉魚,去除腹部的黑膜,然後在魚身兩面都打上一字連刀方便入味;嫩豆腐切成豆腐塊;大蔥切成蔥花;生薑切片;再把枸杞用清水泡發。
2.熱鍋涼油,撒上食鹽將瀝乾水分的鯉魚放入鍋中,小火慢煎一面定型後翻面,煎至兩面金黃倒出備用。
3.鍋中加一些豬油炒化,放入蔥花和薑片爆香,然後放入煎好的鯽魚沿鍋邊淋入適量的清水沒過魚身,蓋上鍋蓋開大火燉煮15分鐘,撇乾淨浮沫放入豆腐,蓋上鍋蓋再燉3分鐘,再加入食鹽和胡椒粉,最後撒入枸杞稍微燙一下美味即成。
(第一美食編輯:曹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