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公益電影(小九月故事搬上銀幕)
2023-08-03 18:31:24 2
昨天上午,由青島廣播電視臺、青島演藝集團、青島廣電傳媒集團和青島早報聯合策劃的公益微電影《九月》在位於福寧園公墓的紅十字生命奉獻林開機,這部公益電影以今年6月份發生在青島,感動全國網友的4歲半女孩「九月」捐獻器官挽救他人生命的感人故事為原型創作劇本,選取專業演員和拍攝團隊,計劃本月底完成後期剪輯。
現場 《九月》開機致敬捐獻者
2日上午,飾演「九月」的5歲小朋友董子暄、飾演九月媽媽的演員王璐、飾演九月姥姥的演員張佳誼以及拍攝團隊共30多人,在紅十字生命奉獻林舉行了簡單的開機儀式。
「是開機儀式,也是我們所有參與人員向九月及她的家人致敬。」開機儀式上,《九月》的導演王文彥說,九月的故事值得傳播給更多人看,這部公益電影希望能傳達給觀眾一種溫度,弘揚青島市民的大愛,傳播正能量。
開機儀式上,全體演員和劇組工作人員向紅十字生命奉獻林內紀念牆上依然掛著的九月的照片鞠躬,表達對九月和她家人的敬意,也向紅十字生命奉獻林內上千名青島市的遺體、器官和角膜捐獻者致敬。
「九月雖然是青島市上千名捐獻者中的一員,但她除了直接挽救了5個陷入絕望的家庭,更是推動了器官捐獻這項造福人類、延續生命的事業。」青島市紅十字會負責捐獻工作的張少芹處長介紹,九月的故事經過青島早報等媒體報導後,感動了全國億萬網友,更是讓大家知道並了解器官捐獻。前不久,市紅十字和衛計委、青島報業傳媒集團等單位,聯合在青島市4家大醫院設置了首批「九月器官捐獻愛心崗」,讓小九月「代言」,宣傳器官捐獻,收集市民捐獻意願。
高溫中拍攝傳遞「溫度」
開機儀式後,《九月》微電影開始了正式拍攝,在紅十字生命奉獻林內首先拍攝了第14場景的多個鏡頭,這個場景是講述九月完成捐獻,家人以及社會上關心九月的人來這裡為九月送上一束花。
開機拍攝後,演員們和拍攝團隊馬上進入了狀態,九月的媽媽和姥姥來到奉獻林紀念碑前,身後是許多手拿了糖果、點心、芭比娃娃等各種禮物的市民,他們聞訊從四面八方專程趕來,想要為九月送上禮物與祝福,大家默默地站在那裡,為九月祈福。這一幕也真實還原了6月27日,市紅十字、青島早報、福寧園公墓聯合為九月舉辦追思會的場景。
當天,青島市區的最高氣溫到了31.4℃,拍攝現場的實際體感溫度在40℃以上,很快大家都汗流浹背。每個要拍攝的鏡頭都要嚴謹仔細,有很多分鏡頭需要多次拍攝完成,特別是這個鏡頭需要20多名群眾演員參與,但每當「開機」喊聲響起的時候,大家都嚴肅起來,非常認真對待拍攝,其中很多鏡頭一次就拍攝完成。
「這也是向大家傳遞這種溫度,一種愛的溫度。」一名參演的群眾演員說,因為大家都是本著同一個目標,將九月的故事最完美、最真實地呈現出來,將她和家人無私與奉獻的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影響更多的人。
幕後
數十次修改劇本確定方案
公益電影《九月》的策劃是在7月9日開始啟動的,青島廣電傳媒集團、青島演藝集團的導演和編劇們當天聯繫到青島早報記者,收集了九月感人故事的全部素材,開始了劇本的創作和修改。
「期間改了數十次稿,最後確定了盡多遵照故事原型,但不是單純敘事,多添加話外音為線的形式。」導演王文彥告訴記者,這個素材是我們身邊真實發生的事,是一個可以娓娓道來的感人故事。濃縮到一部10分鐘以內的微電影中難度較大,需要太多的取捨,他們將選擇最精華的內容來表現整個故事,從編劇到主創團隊,多次開會研究並且深入推敲,最後在7月下旬定稿。希望給大家呈現最真實最感人的一個故事。
「我們劇組30多人的團隊也都是受到九月故事的感動,做起工作特別認真,工作熱情高,效率也很高。並且大家都是公益參與,希望能將這個感人的故事講好。」王文彥告訴早報記者,這次拍攝選取了九月家、五四廣場、幼兒園、醫院、車站、奉獻林等10多個場景,預計要拍攝上百個鏡頭。目前所有場景都已經確定好,演員也都已經就位,計劃用一周左右時間完成主要拍攝,8月底完成影片的剪輯。
「老戲骨」演員公益出演
「我們的很多演員也都是公益出演,在選擇演員上也費了一番功夫,3名主演都是選擇了有豐富表演經驗的『老戲骨』專業演員。」王文彥介紹,其中飾演九月姥姥的張佳誼,是青島市話劇院的退休演員,曾獲得過中國話劇金獅獎,出演過各種影視劇,並在許多大戲中有精彩的表演,比如《延安頌》中的陳璧君、《八路軍》中的宋美齡,在諜戰大戲《夜隼》中飾演當紅小生黃覺的媽媽。
飾演九月媽媽的演員王璐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表演專業,目前在濟南兒童藝術劇院工作,她也是咱青島人。王璐曾經參演《歡樂頌2》等多部影視劇,以及《雷雨》、《原野》等多部話劇,獲得過多個表演藝術獎項。記者注意到,王璐在長相和氣質上也有很多和九月媽媽原型的形似之處。
「小九月演員的選擇最難,我們發出招募公告後,來了上百個小朋友試戲,幾乎所有孩子的媽媽都知道九月的感人故事,沒看劇本就知道怎麼演,很多小朋友也知道九月做了什麼事情。最後我們在3名小朋友中研究了很久。」王文彥說,其中有2名4歲的小朋友,形象氣質和演出感覺也都特別好,經過綜合評定,因為年齡稍微小一點,可能對導演要求的接受能力稍差一點,最終很可惜的放棄了。
最後劇組選定了這名5歲的董子暄小朋友,她也有豐富的演出經驗,小小年紀已經參加過院線電影《泡芙小姐》、青島電視臺《少兒春晚》等20多部電影、話劇、廣告片的拍攝。
九月天使愛留人間
今年6月21日,青島4歲半女孩「九月」因病離世,她留下了兩隻腎臟、肝臟和一對眼角膜共5份「生命禮物」,讓5個家庭迎來了重生的希望;她的故事感動了千萬人,她用無私奉獻的大愛義舉,弘揚了器官捐獻這項造福人類、延續生命的事業。
而今年六一兒童節那天,九月在幼兒園跳了一段她最喜歡的舞蹈,就像小天使那樣,揮動著翅膀翩翩起舞。誰也想不到,這是她在人間的最後一次舞蹈。6月5日,九月在北京被確診為腦部佔位性病變,已經無法手術醫治。「帶孩子回家吧,讓她好好過完最後這段時光。」幾家醫院的多名專家一致給出類似建議,讓九月媽媽陷入了絕望。
「既然對孩子的病情束手無策,那就讓她快樂過完最後的日子,不留遺憾。」抱著九月回青島的路上,媽媽的腦海中忽然閃出了「器官捐獻」這個念頭,讓九月身體的部分器官繼續活在這個世界上……想到能讓孩子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給更多家庭帶來幸福,給人間帶來溫暖,九月媽媽的心裡添了一份坦然。
6月21日下午,九月去世後幾個小時,青島早報官方微信公眾號就首發推送了《記住這個天使!今天,一位青島4歲女童因病離世,她捐獻器官救5人》,將九月感人的故事講述給讀者,文中還有早報記者前期採訪中記錄九月的視頻畫面。這篇文章的閱讀量很快就超過100萬次,並且有2萬多名讀者留言,表達自己的感動。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全國40多家主流媒體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紛紛轉發、編發了青島早報全媒體平臺對九月感人故事的報導,青島這個愛心小天使和她家人的事跡迅速傳遍全國、傳向世界,讓無數網民為之感動淚奔。
九月的感人故事已經「代言」青島市器官捐獻工作,7月11日,青島市紅十字會、青島市衛計委、青島報業傳媒集團聯合在青島市多家醫院設置了「九月器官捐獻愛心崗」,用於宣傳捐獻知識,收集市民捐獻意願;青島市文明辦7月31日公布的「文明市民」名單中,九月和家人在列;青島市紅十字會等單位也在籌辦「九月天使愛心基金」,計劃用於救助器官捐獻相關的貧困及特殊家庭。(早報記者 孫啟孟 實習生 王若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