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洛書哪裡出土的(考古揭秘河圖洛書並非天書)
2023-08-03 14:28:28 2
黃河流域
河圖洛書是華夏文明的源頭。《易·繫辭傳》云:「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楊雄《核靈賦》釋為:「大《易》之始,河序龍馬,洛貢龜書。」《漢書·五行志》引劉歆之說:「伏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則而畫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賜洛書,法而陳之,《洪範》是也,」河圖洛書逐漸演變成這樣一個故事:在伏羲時代,有龍馬從黃河躍出,身上的旋毛變成一塊玉版獻給伏羲,玉版上的數字,「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這就是河圖。
伏羲據此而畫八卦,今洛陽北負圖寺,據說是龍馬負圖的地方,到大禹時代,有個神龜從洛河爬出。背上的數字排列成「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央」的圖形,這就是洛書。大禹據此而作《尚書》中的《洪範篇》。今河南洛寧縣洛河岸邊有「洛出書處」古碑兩通,相傳是「神龜貢書」的地方。這樣,「河出圖,洛出書」就長期被理解為黃河、洛河賜給先王的天書。
河圖.洛書
筆者認為,「河出圖、洛出書」,這句話中的「河」並不指黃河,而是上古活動於黃河流域的有河氏,「洛」也並不指洛河,而是上古活動於洛河流域的有洛氏,河圖洛書是活動於河洛地區的上古方國有河氏、有洛氏所寫的兩部傑作,並不是什麼天書。
其一、從訓詁學來看,歷來《易經》的研究者們,往往把「河出圖,洛出書」這句話的「河」、「洛」二字訓為黃河、洛河,把「出」訓為出來,這樣就產生了諸多的附會。按《說文解字》:「出」,進也。何謂「進」《禮·曲禮上》:「侍飲於長者,酒進則起,」宋玉《高唐賦》:「進純牲,禱璇室」可見,「進」的本義是上、進獻,這樣,「河出圖、洛出書」的「出」只能訓為進獻。
伏羲
楊雄所謂「河序龍馬,洛貢龜書」,「序」在《三禮》注中多訓為次第,在這裡與「貢」同義,都是對「出」的訓解,既然「出」是進獻、供奉的意思,那麼作為這句話主語的「河」、「洛」二字只能是具有能動性的人。如果不考慮「出」的本義,僅訓「河」、「洛」二字,它也應該有兩種解釋,一曰黃河(古稱河水),洛河,一日有河氏、有洛氏。因為兩者都可省稱河、洛。
參照「出」的本義,把該句訓為:有河氏(首領為河伯)進貢圖,有洛氏(首領為洛伯)進書,符合古漢語邏輯。若訓為:黃河貢獻圖,洛河貢獻書,顯然是說不通的。由於錯誤地把「河」、「洛」訓為黃河、洛河,「出」必然誤訓為出現,由於解釋不通,就必定演繹出不少神話了。
河伯
其二、從有河氏、有洛氏的歷史看,有河氏有洛氏是以河水(黃河)和洛水而得名的兩個很古老的方國。《離騷》云:「吾令豐隆乘雲兮,求宓妃之所在。」《文選.洛神賦》李善註:「宓妃,伏羲氏之女。《楚辭·天問》王逸註:「雒妃,水神,謂宓妃也。」說明伏羲氏之女,嫁洛伯為妻,故稱「雒嬪」,亦名宓妃。據不少文獻記載,宓妃後又為河伯霸佔。這反映了有河氏和有洛氏是與伏羲氏世代通婚的兩大部族,他們把河圖、洛書獻給「繼天而王」的伏羲氏,符合歷史實際。
這兩個部族術數文化很發達,重視佔卜《竹書紀年》載:「(夏)帝芬十六年,洛伯用與河伯馮夷鬥。」箋按:「《歸藏》曰:『昔有河伯筮與洛戰而枚卜,昆吾佔之,不吉,當即為是時也。」河伯曾幫助商先王上甲微滅有易氏。洛伯為商湯所滅,《竹書紀年》載,帝桀「二十一年,商師徵有洛,克之」。商代末年,有河氏西遷,在西周穆王時仍存,《天子傳》曰:穆天子西行,「至於陽紆之山,河伯無夷之所都居,是惟河宗氏,河宗伯夭逆天子燕然之山」。後來有河氏不知所終。
洛伯
其三、從考古上看,有河氏、有洛氏是河圖洛書的始作俑者,其活動的中原地區河圖洛書的雛形不斷被發現,早在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崗文化賈湖遺址,出土的許多龜甲中就有不同數量的石子,有的甲上還有刻畫符號,這應該是「洛貢龜書」的早實物。在陝西華縣元君廟仰韶墓地出土上距今六千年左右的陶器上,有用刺成55個小圓圈組成的三角形圖案,與清朝胡煦《周易函書約存》所載《河洛未分未變之三角圖》及李光地《啟蒙陽論》中的《點數應河圖十位圖》都極為相似,這可能是原始的河圖。
1987年,安徽含山凌家灘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距今五千年的長方形玉版上刻有象徵北辰、四維、八方、八節、八卦和天圓地方的圖案,玉版四周分別鑽有四、五、九、五個小圓孔,這與《易緯·乾鑿度》所說「太下行八卦九宮,每四宮乃還中央的洛書數理相合;這塊玉版出土時,夾在玉龜的背甲、腹甲之間,這與「洛貢龜書相符合。
含山玉板
值得注意的是:從舞陽賈湖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龜甲刻畫符號到安徽含山玉版圖之間二千年間的諸多文化遺存中,有大量的龜甲和玉龜隨葬品出土,特別提到的是距今6400年的濮陽西水坡45號墓(一般認為是伏羲陵)出土與墓主骨架相鄰的蚌塑龍虎圖案及北鬥七星圖案,構成了完整的星象圖,把整個圖案與朱熹《周易本義》卷首所列的河圖、洛書圖案相對照,會發現後者正是前者的簡化。
簡而言之,河圖洛書不是什麼神秘的天書,它最先由有河氏、有洛氏兩個古方國獻給伏羲而傳播開來,河圖洛書是河洛先民的偉大創造。當然了,這僅僅是筆者自己看法,歡迎各位讀者和方家斧正、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