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史問廉》紀錄片觀後感系列六《律令之矩》
2023-07-24 20:34:53
任何一個朝代對於貪官汙吏都無法容忍,因為人民無法接受,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民的心聲是最大的服務對象,縱觀歷史長河,一個朝代的開始都會政治清明,因為會總結前一個朝代的教訓,就如宋太祖趙匡胤就會命人將《戒石銘》(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移民虐上天難欺)刻在全國的府衙門外,讓每天從這裡經過的官員明白:貪贓枉法是天理和國法都難以容忍的行為,而宋朝滅亡的時候呢?誠然被外族入侵並滅亡和自身政治體制國力發展有一定關係,但當時的一些奸臣迫害忠良,則更加促進了這種滅亡。
而運用法律手段懲治貪汙腐敗則成為歷朝歷代不容忽視的一個沿用制度,貫穿在中國封建社會兩千多年的歷史之中,見證著一個個封建王朝的興衰成敗。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在懲治貪汙腐敗方面都出現過科學規範的廉政立法,制定過行之有效的廉政法令,出現過許多典型的人物和事例。從秦漢到明清,法律對貪汙腐敗的懲處越來越嚴厲;而越來越嚴密系統的法律,也成為懲治貪腐的有力武器。不斷地繼承和發揚不僅在於警醒世人,也更加有利於建立一個更加政治清明的社會。《律令之矩》以歷史朝代為序,從懲治貪汙賄賂等相關的法律制度入手,形象、生動地梳理出中國古代廉政法制建設的主要內容,挖掘其中的經驗教訓。正應了那句「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們當前不也正在以嚴厲的懲治手段打擊貪汙腐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