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級以上的獎狀是什麼意思(獎狀上寫以資鼓勵)
2023-07-24 16:03:15 1
人們獲取獎勵榮譽,如何才能被「保存記住」呢?那就是「獎狀」。一張紙上記載了你所取得的成績。上面書寫你的姓名、單位集體及獎項,最後是八個落款語——特發此狀,以資鼓勵。那麼你知道這個「資」什麼意思嗎?為何要寫這樣的話呢?這個字用在這裡又有什麼來歷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
頒發獎狀·網絡供圖
所謂「資」,一般意義上就是指「資產」。從這個字的構成上來看,一個貝,一個次。我們知道,最早用來物品結算的貨幣就是「貝幣」;因為那時候的人們多生活在中原黃河流域,加之交通工具及社會環境的局限性,古人很難去往海邊;所以在當時,貝類是比較珍貴的東西,人們就稱當時的貨幣為「貝幣」。可見「資」的本意就是「財物」。
古代貝幣·網絡供圖
資的本意為「財物」,再引申而去就是資產資本,而當做「資本」來說的時候,就不單是財物一方面了;比如個人能力、資源等都算「資」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人們之間的交往,每次幫助都會帶來價值,這也叫「資助」;到了這時候就變成了「動詞」使用了。而所謂的「資助」意思就是指「提供幫助」,可以是錢財,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
獎狀圖片
講到了這裡,「以資鼓勵」的語意就好理解了。這個資,肯定不是指「財物資產」,因為很多時候就是給了這一張獎狀而已。這個「資」在書面上的使用,還有「可資借鑑、以資參考」,這些詞語的運用,意思可以說是一樣的,那就是「提供」。可用在獎狀上「以資鼓勵」就未「用來提供鼓勵」的意思,似乎和這張獎狀的語境還有些不同。我認為這裡的「資」,不是「提供」的本身,而應該是提供獎勵後「增加」;即「用來增加鼓勵」。
越王勾踐·影視圖片
那麼這個用法的來歷出自春秋戰國時期的《國語》一書,也叫《春秋外傳》或《左氏外傳》。裡面記載了「越王勾踐」的故事,有段文字是「旱則資舟,水則資車」,意思就是「積累、增加」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