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和江西的關係(為啥沒有江東省)
2023-08-04 23:04:41 4
中國的地名都很有意思,類似韻律一樣,講究的是對仗工整,比如三山五嶽,比如有山東,就有山西;有廣東,就有廣西;有湖南,就有湖北,但是奇怪的是到了江西這裡,就沒有江東呢?這到底是是怎麼回事呢?是不存在江東省,還是江東省在歷史的沿革中被更名了呢?下面就和明明一起帶你走進歷史,尋覓江東省的過往歷史!
秦末的江東指的是哪裡?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中,既有江東,也有江西出現:江東雖小,地方千裡,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時也。
顯然,這二者是成對出現的,江西與江東以江水,也就是長江為界。
而「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時也。」這裡提到了江西一帶有人造反,指的是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大澤鄉在哪裡?今安徽境內。由此可知,當時背景下人們所說的江西,指的是安徽一帶。
在大比例尺地圖上,江西湖口縣以下即長江下遊河段,是呈西南—東北走向,它可以將兩岸分成江東和江西。長江以東,大體包括今江蘇南部、上海至浙江北部一帶,並包括江西東北部一小部分——項羽起兵的吳中,恰好就位於江東腹地。
唐代杜牧的《題烏江亭》中寫過這樣一句詩詞: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在當時年代,江是長江的專稱。因此作為方位,「江東子弟」裡的江東,就是「長江以東」之意,而項羽後來殺會稽(治所在今蘇州,漢代會稽遷到今紹興)太守,又發動吳中之兵造反——這一帶就是當時人所說的「江東」。
不過需要明確的是,這個時期的江東,並不是行政區,而是一個大概的方位。當時的江西所指也是一個方位,跟今天的江西省命名並沒太大關係。
東漢末年的江東指的是哪裡?在西漢時期,江東和江南兩個詞非常常用,其中江東所指區域比較小。江南所指長江中下遊以南、南嶺以北廣大地區的泛稱,該區域還被命名為江南道。江南所指範圍包括了江東,且比後者大得多。
東漢末年,孫氏勢力崛起的根據地也被稱為江東基業,主要在吳郡、會稽,即今蘇南到紹興,這時的江東跟秦漢之際的江東,範圍大致相同。
歷史上的江東
到了孫策執政時期,其勢力範圍擴大到揚州刺史部區域,這時候就有了「江東六郡」,即吳郡(郡治江蘇蘇州)、會稽郡(郡治浙江紹興)、丹陽郡(郡治初在宛陵,後移至今江蘇南京)、豫章郡(郡治江西南昌)、廬陵郡(郡治江西省泰和縣西北)、廬江郡(郡治安徽省廬江縣西)。
這個時候的今江西省,大體被豫章、廬陵二郡覆蓋。也就是說,今江西,當時屬於「江東」。
需要明確的是,從三國到南北朝,江東所指的範圍均大體是按照以上的區域來劃分的。不過此時的江東,仍然只是對某個區域的泛稱。
唐代的江東指的是哪裡?對於江南的稱呼,從漢到唐一直延續。到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從漢代沿襲下來的江南道被拆分為黔中道、江南西道和江南東道。
其中江南西道管轄今江西、湖南的大部分區域,以及安徽、貴州、重慶、廣西的小部分區域。應該說現在的行政區江西省正式得名不出自秦漢時期,而是源自唐玄宗時期的江南西道。
江南東道
而江南東道為唐代臨時監察區,共存在25年,臨時治所在蘇州,其地轄為今江蘇省蘇南、上海、浙江全境、福建全境及安徽徽州。
宋朝的江東指的是哪裡?宋朝又將江南西道和江南東道改為江南西路和江南東路。兩宋時期,江西與江東,如果不是懷古抒情的話,一般指的是江南西路和江南東路。
無論是江南西路還是江南東路,比唐朝時候大大縮小了——江南西路分出了江南西道原來所轄的今湖南地區,基本管轄著今江西省大部分地區;江南東路分出了江南東道原來所轄的今江蘇南部、浙江大部及福建省區域,僅管轄今安徽省長江以南及江西省北部一小部分區域。
而此時的浙江及蘇南區域,分出後被稱為兩浙路;福建區域分出後,稱福建路。這個江南東路簡稱「江東」,面積範圍達到了歷史最小值。
元明清時期江東指的是哪裡?元代實行行省制度,將全國分為13個行政區,包括一個中書省、一個宣政院、十個行中書省,其中包括江西行省和江浙行省。江西行省主要包括今江西、廣東大部分區域,江浙行省則包括了宋代的兩浙路和福建路。
從元代開始,作為行政區的「江東」消失了,「江西」得到保留。
明清時期,江西省基本上就是今江西的版圖範圍。曾經的江南東道演變為江蘇南部、上海、浙江、福建。
在清朝的時候東被稱為左,西被稱為右,所以江東也可以叫做江左,江西叫做江右。江東(即江左),是在長江自江西九江到南京走向發生改變之後所產生的稱謂,泛指長江下遊的江南一帶。
「江東」之所以被拆分,因為宋代以來,江東成為朝廷出產稻米最豐饒、人口密度最大、財稅地位最重的區域。如果還要讓江南東道繼續以一個政區存在,那麼它在經濟、人口上勢必成為朝廷心腹大患。
看來從江東起源到最後被拆分,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政治原因,怪就怪它太富庶了。
你還知道關於中國江東省的事情嗎?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請點讚、關注、分享!你有什麼觀點和想法,歡迎在下面踴躍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