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2023-08-04 10:12:11 2
《開學第一課》是教育部與中央電視臺合作的大型公益節目。自2008年起,於每年新學年開學之際推出,開播至今已成功舉辦了10期。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開學第一課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_第1篇
為什麼要創新呢?創新不但是社會進步的原因,更是人類自身的需求。愛迪生發明了留聲機,人類可以錄下各種聲音;諾貝爾發明了炸藥,人類可以用來開採礦石;溫特研究生長素的作用,人類可以促進植物生長發育;範霍夫提出了碳價四面體學說,人類對化學的研究更加深入;德布羅意發現了德布羅意波,是人類所用的顯微鏡更加精準。只有創新才能是人類的生活水平提高。人類有了創新就像是鳥兒擁有了翅膀;就像是在漫步目的的度日中找到了目標;就像是在未來的道路上點亮了火把;使得人類的發展更加迅速,有了創新人類才能解除自身的疑惑,沒有疑慮。
創新會使得社會進步。大禹治水創新的使用了「改堵為疏」的方法,使得黃河流域的經濟得以發展;諾貝爾獲獎者黑格、白川英數、馬克迪爾米德發明了導電高分子、有機半導體。使得人類看上了彩色電視機;貝爾發明了電話,使得人類從此可以遠程通話。方便了人類之間的交流使生活更加美好。只有創新才會使得社會進步,縱觀歷史,那一次重大的變革能沒有創新呢?那一次進步能沒有創新呢?
總的來說,創新會給人類美好的生活,推動社會的進步,歷史的發展……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_第2篇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無論是「京劇小達人」王泓翔和虛擬歌手「犀」共同演唱的《墨梅》,還是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民用大飛機C919,亦或是神秘「嘉賓」無殼孵化小雞「小茶缸」,都在像我們展示創造的魅力。在「創造精神」指引下,我們大膽想像,勇於探索,堅持奮鬥,不斷實現個人的目標和國家的進步。
生活中,人們總是嚮往著一種美好的生活,朝著遠方去旅行,去看那美麗的風景,去看那悠久的歷史,更多的是一種夢想,一種夢想的歸宿,一種看不見的靈魂裡湧動的嚮往。
在今年開學第一課節目中,成龍大哥寄語學子:未來需要夢想我們生活在一個每天都發生奇蹟的時代,創造精神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夢想,往往是促進人們向前的新動力,因為有了夢想,我們就要為之奮鬥,向前努力;有了夢想,就有了去「遠方」的單程車票,去進一步實現人生的目標,所以說夢想創造未來。往往有夢想的人才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夢想是指路的明燈,沒有夢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所以說夢想創造未來。著名作家海倫凱勒,是一個殘疾人,在她的生活中幾乎沒有一點光明,但是她克服了種種困難,看不見任何東西的她用手摸書本來獲取知識,雖然生活如此艱辛,但是她卻活得有滋有味,殘疾帶給她的有什麼呢?她還不是生活得一樣甜美,甚至比正常人做得更好,這就是因為夢想,因為夢想她走得更遠、更好,是夢想創造了她未來的生活,所以她可以走得更好,因為這一切都是她努力去爭取的。
夢想使現實透明,美好的憧憬使生命充實,而人類也就有所寄託,使歷史歲月延續於無窮。著名歌手叢飛,賑災義演,扶貧救難,他是一百多個孩子的爸爸,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不願花更多的錢來醫治自己的病,他將全部的精力放在自己所救助的一百多個孩子身上。叢飛走了,帶著對孩子的希望與自己的夢想走了,但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因為他的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展示在我們面前,就是那一張張天真爛漫的笑臉。因為叢飛,他們的世界變得多彩,夢想讓他做出這麼一件偉大的事情。夢想,總是在創造未來的奇蹟。如果說生命是一曲經久不衰的歌,那麼夢想就是蘊涵其中動人心弦的情感。
如果說生命是一盞晝夜不滅的長明燈,那麼夢想就是支持它盡情燃燒的燈油。夢想,創造人生的奇蹟,創造美好的未來。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_第3篇
伴隨著綠蔭道上的蟬鳴,腳下踏著朝陽,在同學們的期待與歡呼中,迎來了新的學期,新的氣氛。陪伴了我們十一年的《開學第一課》也如約和我們相見了。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創造向未來」為主題,鼓勵我們勇於實踐,熱愛科學,善於發現。在我強烈的好奇心下,《開學第一課》也漸漸拉開了帷幕。
開篇熟悉的音樂《開學第一課》又在我們耳邊歡快地響起了,由新「F4」演唱出了科技感、未來感的主題基調。
第一堂課演說的是「夢想」。主持人何炅老師和撒貝寧老師邀請到了成龍為我們來講述他自己的經歷。大家都知道,成龍是一名對自己的演藝事業全身心投入的人,他把滿身傷痛化作枚枚勳章,他說:「每一次受傷,每一次冒險,都是在向夢想靠近。」這又何嘗不是呢?哪怕是一個很渺小的目標,我們也要努力拼搏著去實現。雖然隔著屏幕,但我也被深深地震撼,成龍伯伯那種對夢想的堅持和執著讓我深受感動。
還有以「我要上學」系列照片震撼全國的紀實攝影家解海龍伯伯,每一張照片都飽含著一個動人的故事,不禁讓觀眾臺上的人和屏幕前的我們潸然淚下。
我想,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為自己的小夢想去努力,我們的中國夢就一定會實現!
第二堂課的內容是「奮鬥」。說到奮鬥,那我們就應該從小做起,像王晶桐姐姐一樣,從小的積累與練習,才能成就她現在的世界珠心算冠軍。如果我們想擁有更好的未來,就不能放棄對自身大腦的開發,要勇於挑戰自己,激活自己的大腦潛能,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創造力、有毅力的人。
也正如俞敏洪老師說的「知識改變命運」,經常聽大人們說「失敗乃成功之母」,只有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失敗,才能從中汲取經驗,才能成就更優秀的自己。
遊戲「非牛頓液體」也讓我體會到了團隊協作、不懈奮鬥的重要性。
第三堂課的主題是「探索」。20xx年5月5日,中國第一架國產大飛機C919試飛成功。在前行的道路上,需要我們敢於嘗試,不斷試錯,才能創造出新的奇蹟。
第四堂課就是「暢想未來」。我們見證了中國首隻「無殼蛋生雞」——小茶缸21天生長記錄。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想像活躍,以夢為馬,以新為劍,少年遠行,不畏將來。
迎接未來,我們要勇於擔當;迎接未來,我們要永不言棄。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志則國志!我們要做海闊天空的逐夢者,也要當腳踏實地的圓夢人。讓我們一起迎接新學期,一起「創造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