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後感500字
2023-08-04 16:59:28 3
《開學第一課》講述的紅軍長徵的故事是多麼激動人心!下面網為大家精心整理了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範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第1篇】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後感500字
9月1日同學們開學了,在這特殊的日子裡中央電視臺在晚八點播出了《開學第一課》這一節目,該節目形式新穎,深入淺出,讓同學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薰陶。今年《開學第一課》主題為「先輩的旗幟」,圍繞「長徵精神」,選取青少年的獨特視角,帶領大家一起重溫紅色記憶,傳承長徵精神,接過先輩的旗幟,「初心永不改,加油向未來」。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在振奮人心的詩詞中拉開了此節目的序幕。三位近百歲老人講述自己在長徵中的故事,讓我深刻認識到長徵的艱辛與犧牲,為了革命的勝利,他們爬雪山,過草地,那兩萬五千裡的路程是多麼遙不可及,世界人們把長徵當作中國人的奇蹟。這漫漫長路上的故事肯定很多很多,三位老人所講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這足以讓我們體會到了他們的奉獻,也足以讓我們領悟到他們的大無畏,也足以讓我們理解到現在幸福生活的不易。
吃水不忘挖井人,沒有老一輩的犧牲,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沒有紅軍的革命,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和平。現在先輩們已把旗幟交過了我們,這面旗幟的份量很重,這份沉甸甸的旗幟我們該如何接好,如何把旗幟的精神發揚光大,這才是我們現在最需要做的,也是今後我們一直需要做的。每個人在社會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其實無需過多的言語表達,只要自己把自己本身的角色演好就是對旗幟的一種繼承,一種發揚,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演好自己的角色。同學們努力投入學習的海洋,教師們教好每一堂課,軍人叔叔們站好自己的哨崗,工人叔叔阿姨認真完成自己的工作,農民叔叔種好田地······,讓我們都一起來用實際行動來作為報答,做好對先輩旗幟的傳承與接力。
我們看到了老一輩的堅強,也看到了老一輩的勇敢,遇到任何困難都難不倒他們,沒有鞋子穿就編草鞋,沒有槍就用刀打擊敵人,沒有什麼他們就創造什麼,在困難面前永不退縮,才成就了長徵的偉大業績。他們作為我們的榜樣,還有什麼困難能難倒我們呢?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懈怠自己呢?努力吧,同學們,前行吧,同學們,我們不會被困難打倒了,也不會再退縮了,接過先輩的旗幟,我們奮勇前行吧。
【第2篇】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後感500字
今天是9月1日,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天,晚上八點鐘準時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中央一臺《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
伴隨著TFBOYS的歌聲,撒貝寧、董卿和何炅三位主持人登上《開學第一課》的舞臺。他們告訴我們今年是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課堂上邀請了幾位經歷過長徵的老紅軍,他們平均年齡已超過百歲。在革命歲月裡,他們用自己的雙腳踏出了長徵路,用自己的意志譜寫了長徵精神。在今天的和平年代,他們給我們講述長徵中的動人故事,弘揚「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的長徵精神。
「艱苦卓絕的長徵稱為人間奇蹟,它跨越了中國14個省份,翻越了20多座大山,其中5座位於世界屋脊上,跨過了30多條河流,走過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廣袤溼地,溼地的面積幾乎與法國國土的面積相等。紅軍共進行戰役戰鬥600餘次,官兵日行軍50公裡以上,一開始參加長徵的紅軍有近30萬人,長徵結束只剩下3萬人」當聽完何勇念完這一串數字時,讓人熱血沸騰的同時也心疼不已。
《開學第一課》——第一節「信念不移」
撒老師請出了已99歲高齡的胡正先老先生,他講述的是長徵途中「紅軍的千裡眼和順風耳」——通信兵的故事,每天背著通訊箱聯繫部隊、聯繫戰友,保證打勝仗,當年在沒有汽油、柴油維持電臺發電的條件下,採用提煉的豬油和牛油等土方法讓發電機工作。有一次遭遇敵人襲擊不幸摔下山溝,脖子上掛著的兩節電池不翼而飛,他對山溝裡的糧食和金條毫不動心,專心致志找電池,因為電池是他的武器和生命。他一生就堅定兩個信念,一個是「跟著紅軍走」,一個是「為國家盡個人的力量」。聽了胡爺爺的講述,我明白無論幹什麼事情只有認準目標,信念不移,才能取得成功。才能取得成功。
接下來舉行了一個特別儀式:兩個紅領巾捧著一個紅五星上臺,請胡爺爺在紅星上簽名,並親手升起閃閃的紅星。這個紅星代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代表世代相傳的精神永不磨滅。
《開學第一課》——第二節「勇往直前」
嘉賓賀陵生講述了父親賀炳炎將軍的故事。賀炳炎被毛澤東稱為「唯一一個不用敬軍禮的將軍」,他被子彈打碎右臂後,被綁在木板上,嘴裡咬著毛巾,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忍痛兩小時,用木工鋸子完成了手術。賀龍元帥舉著他鋸下的骨片對戰士們說:「這是賀炳炎的骨頭,這是紅軍的硬骨頭!」看到這兒,我的眼淚奪眶而出,這是多麼堅強的意志啊,平時打針都感覺疼,兩個小時的疼……無法想像。
賀龍元帥的女兒賀捷生被稱為「長徵中最小的紅軍」,出生18天後就躺在馬背的搖籃中踏上長徵路。她曾差點被受驚嚇的小馬顛出馬背,曾被父親在戰鬥時無意甩掉到草地,曾差點被戰士留在後方,但賀龍將軍卻說:連自己的家人都保護不了,還怎麼打仗保衛國家呢!就這樣她一直陪伴在父親身旁,勇往直前。
《開學第一課》——第三節「百折不撓」
104歲的老紅軍秦華禮爺爺講述了在長徵中,他們克服各種困難堅持學習無線電技術的故事。沒有紙張、沒有教具,就在土地上用樹枝畫電路圖,讓同伴背上寫著單詞的小木板,邊走邊學英語,學習信息知識,完成了黨和領導交給的任務。解放後由周恩來總理親自任命為南京郵電大學校長,為中國的郵電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紅軍將領耿飈的女兒耿瑩為我們講述了父親和戰士們爬雪山、過草地的事跡。在現場,她展示了紅軍長徵時穿的簡陋草鞋,一天最遠行軍達240裡,相當於繞體育場400米跑道跑300圈。最困難的時候一個人每天的口糧就一顆黃豆。但他們沒有被困難打倒,不放棄,不退縮,百折不撓,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開學第一課》——第四節「堅持不懈」
女航天員王亞平首先講述了「長徵」火箭的寓意:長徵代表火箭飛過的長長軌跡,也代表著中國航天事業光榮而又艱辛的徵程。接著告訴我們航天員意味著艱苦、艱辛和危險。在長達三年多的訓練中,經受很多難以想像的考驗,特別是在做超重耐力(自身重量八倍壓力)訓練時,痛苦的眼淚直流、面目移位,也從來沒有摁下身邊的暫停按鈕,勇敢的堅持了下來。因為堅持,因為不放棄,為我們國家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展示了航天人不忘初心、為祖國奉獻一切的新長徵精神。
最後,在課堂上舉行了一次特別的升旗儀式,由國旗班戰士護旗,104歲的老紅軍秦華禮作為先輩的代表升旗,在莊嚴肅穆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愛國之情在胸中激蕩。主持人號召同學們接過先輩的旗幟繼續前行,不忘初心、珍惜當下、開創未來;接過老兵的旗幟,傳承長徵的精神,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徵路。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感受到紅軍長徵的艱辛困苦、饑寒交迫,他們為了新中國的解放「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現在的幸福生活。我作為一名初中生,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並向革命前輩學習,用長徵精神去徵服學習、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一條條大河,每學期定下前進目標,信念不移,面對困難勇往直前、百折不撓,發奮讀書、努力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優秀,為祖國的繁榮貢獻力量!為祖國的強大努力奮鬥!
【第3篇】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後感500字
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克服雪山草地等惡劣自然環境和擁有武器精良的敵人的重重包圍,奇蹟般完成二萬五千裡長徵,書寫了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
今年是長徵勝利80年,如何結合時代要求,傳承好、弘揚好長徵精神,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長徵,成為一個熱門話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徵路。筆者以為,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徵路,要做好長徵精神的「代際傳承」,讓下一代從上一代手中,順利地接過長徵精神這支熊熊火炬,照亮前行的道路,艱苦奮鬥,攻堅克難,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繼續前進。
所謂代際傳承,即通過上一代對下一代的言傳身教,大手牽小手,老人帶新人,讓下一代浸染於、受益於以「革命理想高於天,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為主要內涵的長徵精神,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走好新的長徵路。
通過代際傳承,比通過歷史知識、文學作品和影視劇等間接的形式傳承長徵精神,要來得更直接、更自然、更有感染力。
做好長徵精神的代際傳承,要充分發揮老紅軍、老戰士言傳身教的作用。老紅軍、老戰士親身經過炮火的洗禮,有的本來就參加過二萬五千裡長徵,擁有對革命事業的無比忠誠和對黨能夠領導革命勝利的堅定信念。在隨後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和當今和平年代,他們的言行舉止中,依然閃耀著長徵精神的光輝。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要通過組織青年一代聆聽老紅軍、老戰士講紅色故事以及慰問老紅軍、老戰士等活動,讓他們親身感受老一輩革命家身上的長徵精神,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長徵精神的合格傳承人。
做好長徵精神的代際傳承,要充分發揮各類先進人物言傳身教的作用。在勞動模範、中國好人、時代楷模、優秀共產黨員等各類先進人物身上,同樣閃耀著長徵精神的光輝。各級各部門要善用這些榜樣的力量,充分發揮他們在工作崗位、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的示範帶動作用,讓青年一代耳濡目染老一輩艱苦奮鬥、敢於擔當、攻堅克難的崇高品質,順利接過長徵精神的熊熊火炬,義無反顧走好新的長徵路。